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842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主体组件、电声单元和显示屏组件,主体组件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电声单元固定于主体组件,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别形成电声单元相互隔绝的两个音腔,显示屏组件与主体组件连接,显示屏组件与主体组件之间形成第三腔体,第三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以使第三腔体形成电声单元的扩充音腔通过显示屏组件与主体组件形成封闭的第三腔体,第三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使得显示屏组件与主体组件之间的空间得以利用,扩大了电声单元的音腔,提高了电声单元的发音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申请涉及通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机中的扬声器靠近主板及主板上的电子器件,导致对扬声器的后腔存在局限性,从而降低了扬声器的发音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主体组件、电声单元和显示屏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电声单元固定于所述主体组件,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分别形成所述电声单元相互隔绝的两个音腔,所述显示屏组件与所述主体组件连接,所述显示屏组件与所述主体组件之间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以使所述第三腔体形成所述电声单元的扩充音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设有第一音腔和第二音腔,所述第一音腔和所述第二音腔分别形成所述电子设备的电声单元相互隔绝的两个音腔,所述电子设备还设有中框和显示屏组件,所述中框与所述显示屏组件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中框设有连通所述间隙的通孔,所述通孔和所述间隙形成所述第二音腔扩充的一部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显示屏组件与所述主体组件形成封闭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使得所述显示屏组件与所述主体组件之间的空间得以利用,扩大了所述电声单元的音腔,提高了所述电声单元的发音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局部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2的电子设备的III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7是图6的电子设备沿A-A的截面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1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内部后视图;图1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内部后视图;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内部后视图;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电子设备100、主体组件10、第一腔体11、第一开口端111、第二开口端112、第二腔体12、安装槽13、槽侧面131、槽底面132、中框14、通孔141、中板142、边框143、密封边框144、导音通道1441、台阶面1431、内侧面1432、第一短边1433、第二短边1434、长边1435、固定槽145、凸台146、支撑平台147、支撑凸起148、凹槽149、盖板17、盖板音腔171、盖板边框172、盖板板件173、密封隔板19、过孔191、电声单元20、振膜21、单元壳体22、单元腔体23、显示屏组件30、透光盖板31、显示屏32、密封泡棉320、密封胶321、贴合胶层322、第三腔体40、电路板50、安装孔51、第一面52、第二面53、第一过孔54、第二过孔55、后盖70、收容腔71、电子器件80、第一电子器件81、第二电子器件82、第二扬声器90,第一音腔110,第二音腔1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所列举的实施例之间可以适当的相互结合。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为了简便,本文仅明确地公开了一些数值范围。然而,任意下限可以与任何上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以及任意下限可以与其它下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同样任意上限可以与任意其它上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此外,尽管未明确记载,但是范围端点间的每个点或单个数值都包含在该范围内。因而,每个点或单个数值可以作为自身的下限或上限与任意其它点或单个数值组合或与其它下限或上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在本文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以上”、“以下”为包含本数,“一个或多个”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本专利技术的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并不意欲描述本专利技术中的每个公开的实施方式或每种实现方式。如下描述更具体地举例说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整篇申请中的多处,通过一系列实施例提供了指导,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形式使用。在各个实例中,列举仅作为代表性组,不应解释为穷举。请参照图1,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可以为电话、电视、平板电脑、手机、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音响等具备发音功能的设备。请参照图,本申请中以电子设备100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手段容易想到对于其他的可发音设备进行结构设计,以实现提高发音效率。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主体组件10、电声单元20和显示屏组件30。所述主体组件10具有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所述电声单元20固定于所述主体组件10,所述电声单元20具有将所述第一腔体11和所述第二腔体12隔绝的振膜21。所述振膜21相对两侧的气流流动空间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连通,所述第一腔体11和所述第二腔体12分别形成所述电声单元20相互隔绝的两个音腔。所述显示屏组件30与所述主体组件10连接,以在所述显示屏组件30与所述主体组件10之间形成封闭的第三腔体40,所述第三腔体40与所述第二腔体12连通,以使所述第三腔体40形成所述电声单元20的扩充音腔。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腔体11为所述电声单元20的前腔,所述第二腔体12和第三腔体40可共同构成所述电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主体组件、电声单元和显示屏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电声单元固定于所述主体组件,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分别形成所述电声单元相互隔绝的两个音腔,所述显示屏组件与所述主体组件连接,所述显示屏组件与所述主体组件之间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以使所述第三腔体形成所述电声单元的扩充音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主体组件、电声单元和显示屏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电声单元固定于所述主体组件,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分别形成所述电声单元相互隔绝的两个音腔,所述显示屏组件与所述主体组件连接,所述显示屏组件与所述主体组件之间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以使所述第三腔体形成所述电声单元的扩充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设有中框,所述中框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构成所述第二腔体的一部分,所述显示屏组件位于所述中框一侧,以使所述第三腔体形成于所述中框及所述显示屏组件之间,并且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通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还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密封连接于所述中框背离所述显示屏组件一侧,所述电路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形成所述第二腔体的一部分,所述电声单元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密封连接于所述中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还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封盖所述安装孔,并位于所述电路板背离所述中框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设有封闭的盖板音腔,所述盖板音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盖板音腔构成所述第二腔体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设有固定于所述电路板并收容于所述盖板音腔内的第一电子器件和固定于所述电路板并位于所述盖板音腔外的第二电子器件,所述第一电子器件的抗振性大于所述第二电子器件的抗振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盖合于所述中框,以在所述后盖与所述中框之间形成收容腔,所述盖板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使得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收容腔隔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还设有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鹏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