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施工用具有防倾倒结构的监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833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施工用具有防倾倒结构的监测设备,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监测设备本体,所述监测设备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壳,所述支撑壳的外表面开设有四个通孔,四个所述通孔内壁的相对面均设置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内套接有同一转轴,所述转轴外卡接有半齿轮。该道路施工用具有防倾倒结构的监测设备,通过设置滑块、支撑板、滑杆、齿板和半齿轮,当需要对监测设备本体进行支撑时此时支撑板的一端与地面接触,使得本装置可以增大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对监测设备本体支撑的更加稳固不容易倾倒,避免了监测设备本体倾倒导致的损坏的问题,保障了监测设备本体的使用寿命,从而使得本装置实用性较为理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施工用具有防倾倒结构的监测设备
本技术属于道路施工
,具体为一种道路施工用具有防倾倒结构的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为了有效监管铁路施工期间施工现场的各种污染情况,各级环保部门或监管单位已开始采用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对相关建筑企业、工地的扬尘、道路扬尘、施工噪音的排放情况以及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到监测设备,监测设备需要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进行监测,但是监测设备的支撑底座的面积比较小,在人们不小心碰到或者是受到外力撞击时会倒在地上,可能会导致监测设备损坏,减少监测设备使用寿命,不便于人们使用,使得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施工用具有防倾倒结构的监测设备,解决了监测设备的支撑底座的面积比较小,在人们不小心碰到或者是受到外力撞击时会倒在地上,可能会导致监测设备损坏,减少监测设备使用寿命,不便于人们使用,使得实用性较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施工用具有防倾倒结构的监测设备,包括监测设备本体,所述监测设备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壳,所述支撑壳的外表面开设有四个通孔,四个所述通孔内壁的相对面均设置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内套接有同一转轴。所述转轴外卡接有半齿轮,右侧所述半齿轮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壳的右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左侧面与齿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半齿轮均与齿板啮合。所述滑块的右侧面与连接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左侧面卡接有两个滑套,两个所述滑套内均套接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拉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套的右侧面和拉把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壳的右侧面设置有卡槽,所述滑杆设置在卡槽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块的形状设置为“十”字形,所述滑槽的形状与滑块的形状相适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壳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道路施工用具有防倾倒结构的监测设备,通过设置滑块、支撑板、滑杆、齿板和半齿轮,当需要对监测设备本体进行支撑时,工作人员先外拉动拉把,带动滑杆向右移动脱离卡槽,然后向上拉动拉把,带动齿板向上移动,此时带动四个半齿轮向下转动,半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支撑板转动,当齿板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同时半齿轮停止转动,此时支撑板的一端与地面接触,使得本装置可以增大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对监测设备本体支撑的更加稳固不容易倾倒,避免了监测设备本体倾倒导致损坏的问题,保障了监测设备本体的使用寿命,从而使得本装置实用性较为理想。2、该道路施工用具有防倾倒结构的监测设备,通过设置拉把,工作人员向外拉动拉把,使得滑杆脱离卡槽,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对齿板的移动的过程。3、该道路施工用具有防倾倒结构的监测设备,通过设置转轴和轴承,使得轴承对转轴转动进行支撑,使得半齿轮带动支撑板转动的更加稳定,从而使得对监测设备本体支撑的过程更加顺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右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支撑壳俯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监测设备本体、2支撑壳、3支撑板、4滑块、5弹簧、6拉把、7滑杆、8半齿轮、9转轴、10通孔、11齿板、12底座、13卡槽、14滑槽、15连接板、16轴承、17滑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施工用具有防倾倒结构的监测设备,包括监测设备本体1,监测设备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壳2,支撑壳2的外表面开设有四个通孔10,四个通孔10内壁的相对面均设置有轴承16,两个轴承16内套接有同一转轴9,通过设置转轴9和轴承16,使得轴承16对转轴9转动进行支撑,使得半齿轮8带动支撑板3转动的更加稳定,从而使得对监测设备本体1支撑的过程更加顺利。转轴9外卡接有半齿轮8,右侧半齿轮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壳2的右侧面开设有滑槽14,滑槽14内设置有滑块4,通过设置滑块4,使得滑块4可以带动齿板11移动,使得齿板11的移动为半齿轮8提供一个转动力,滑块4的左侧面与齿板1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四个半齿轮8均与齿板11啮合,通过设置半齿轮8和齿板11,且齿板11移动的同时带动半齿轮8转动,使得为支撑板3提供一个转动力,从保证支撑板3与地面接触的过程更加顺利。滑块4的右侧面与连接板1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连接板15的左侧面卡接有两个滑套17,两个滑套17内均套接有滑杆7,两个滑杆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拉把6,通过设置拉把6,工作人员向外拉动拉把6,使得滑杆7脱离卡槽13,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对齿板11的移动的过程。具体的,如图2所示,支撑壳2的下表面与底座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具体的,如图5所示,滑杆7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5,通过设置弹簧5,使得弹簧5可以利用自身的弹力带动滑杆7向左移动并卡入卡槽13,保证滑杆7与卡槽13之间的稳定接触,使得滑杆7可以对连接板15进行角度固定,防止连接板156出现随意的转动,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滑套17的右侧面和拉把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支撑壳2的右侧面设置有卡槽13,滑杆7设置在卡槽13内,通过设置滑杆7和卡槽13,当齿板11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可以将滑杆7卡入卡槽13内,从而可以对齿板11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滑块4的形状设置为“十”字形,滑槽14的形状与滑块4的形状相适配,通过将滑块4和滑槽14的形状均设置为“十”字形,且两者的大小相适配,从而避免出现滑块4在滑槽14内滑动时滑出滑槽14的情况,保障了滑块4与滑槽14之间的正常配合工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S1、当需要对监测设备本体1进行支撑时,工作人员向外拉动拉把6,此时滑杆7向右移动,同时滑杆7脱离卡槽13,然后工作人员向上拉动拉把6,此时通过滑块4带动齿板11向上移动,齿板11向上移动的同时带动四个半齿轮8向下转动;S2、此时半齿轮8转动的同时带动支撑板3向下转动,当齿板11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同时半齿轮8停止转动,此时四个支撑板3的一端与地面接触,对监测设备本体1进行支撑;S3、然后工作人员松开拉把6,使得弹簧5带动连接板15向左移动至初始位置,同时带动滑杆7向左移动卡入卡槽13内,此时对齿板11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完成对监测设备本体1的支撑。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施工用具有防倾倒结构的监测设备,包括监测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壳(2),所述支撑壳(2)的外表面开设有四个通孔(10),四个所述通孔(10)内壁的相对面均设置有轴承(16),两个所述轴承(16)内套接有同一转轴(9);/n所述转轴(9)外卡接有半齿轮(8),右侧所述半齿轮(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壳(2)的右侧面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内设置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的左侧面与齿板(1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半齿轮(8)与均齿板(11)啮合;/n所述滑块(4)的右侧面与连接板(1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5)的左侧面卡接有两个滑套(17),两个所述滑套(17)内均套接有滑杆(7),两个所述滑杆(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拉把(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施工用具有防倾倒结构的监测设备,包括监测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壳(2),所述支撑壳(2)的外表面开设有四个通孔(10),四个所述通孔(10)内壁的相对面均设置有轴承(16),两个所述轴承(16)内套接有同一转轴(9);
所述转轴(9)外卡接有半齿轮(8),右侧所述半齿轮(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壳(2)的右侧面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内设置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的左侧面与齿板(1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半齿轮(8)与均齿板(11)啮合;
所述滑块(4)的右侧面与连接板(1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5)的左侧面卡接有两个滑套(17),两个所述滑套(17)内均套接有滑杆(7),两个所述滑杆(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娟
申请(专利权)人:赤峰天拓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