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自限位功能的方形垫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818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自限位功能的方形垫圈结构,包括第一垫圈、第二垫圈、限位机构、螺栓孔、推杆、弹簧、卡块、滑槽、压簧、连接柱及限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第一垫圈的底部与第二垫圈的底部贴合,位于第一垫圈底侧的两个卡块被挤压,那么两个连接柱收缩到推杆的内部;将第一垫圈及第二垫圈穿过零件上的螺栓,在螺栓经过第一垫圈、第二垫圈表面的螺栓孔的时候将第一垫圈、第二垫圈内部的两组推杆相背挤压,两组所述推杆分别向两组所述滑槽的内部移动,实现了两个位于第一垫圈底部的两个卡块卡合到第二垫圈表面的限位孔的内部,此时第一垫圈与第二垫圈被限位构成一个整体,避免振动时发生偏移,保证若干垫圈结构的紧凑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自限位功能的方形垫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垫圈结构,具体为一种带有自限位功能的方形垫圈结构,属于方形垫圈

技术介绍
垫圈指垫在被连接件与螺母之间的零件。一般为扁平形的金属环,用来保护被连接件的表面不受螺母擦伤,分散螺母对被连接件的压力;垫圈分为:平垫圈-C级、大垫圈-A和C级、特大垫圈-C级、小垫圈-A级、平垫圈-A级、平垫圈-倒角型-A级、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球面垫圈、锥面垫圈、工字钢用方斜垫圈、槽钢用方斜垫圈、标准型弹簧垫圈、轻型弹簧垫圈、重型弹簧垫圈、内齿锁紧垫圈、内锯齿锁紧垫圈、外齿锁紧垫圈、外锯齿锁紧垫圈、单耳止动垫圈、双耳止动垫圈、外舌止动垫圈、圆螺母用止动垫圈。然而目前一些零部件的螺丝在安装的时候需要配合垫圈进行安装,一些需要方形垫圈的零部件在安装的时候若是需要多个方形垫圈连接在一起时,直接将若干个方形垫圈叠在一起然后通过螺丝连接,若干个方形垫圈之间未设置连接的限位机构,仅通过螺丝的挤压力进行固定,若是安装在一些振动较大的接卸设备上,若干个方形垫圈之间容易发生偏移,影响结构的紧凑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带有自限位功能的方形垫圈结构,能够在安装时对若干个叠在一起的方形垫圈进行限位,避免设备振动过大导致方形垫圈发生偏移,保证结构的紧凑性。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带有自限位功能的方形垫圈结构,包括第一垫圈及第二垫圈,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的所述第一垫圈、所述第二垫圈的内部均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螺栓孔、推杆、弹簧、卡块、滑槽、压簧及连接柱,所述第一垫圈及所述第二垫圈的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所述螺栓孔,所述第一垫圈及所述第二垫圈的内部均关于所述螺栓孔对称开设有截面呈“L”形结构的所述滑槽,两组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截面呈“L”形结构的所述推杆,两组所述推杆的表面均缠绕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垫圈、所述第二垫圈抵触的所述弹簧,两组所述推杆的一端均延伸至两个所述螺栓孔的内部,四个背离所述螺栓孔一端的所述推杆的端部均滑动连接有所述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推杆之间夹持有所述压簧,相对的两个所述连接柱的端部均焊接有所述卡块,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卡块的截面呈“L”形结构,所述第一垫圈及所述第二垫圈的表面关于所述螺栓孔对称开设有截面呈“L”形结构的限位孔,位于所述第一垫圈底部的所述卡块卡合于所述第二垫圈表面的所述限位孔的内部。优选的,为了方便所述卡块卡合到所述限位孔的内部,所述推杆的最大厚度与所述卡块的最大厚度之和等于所述滑槽的最大深度,相对的两个所述卡块的相背侧呈倾斜设置。优选的,为了方便螺丝嵌入到所述螺栓孔的内部将所述推杆抵触,两组位于所述螺栓孔内部的所述推杆的端部呈弧形结构,且位于所述第一垫圈及位于所述第二垫圈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推杆的端部平齐。优选的,为了方便对所述第一垫圈及所述第二垫圈之间进行润滑,所述第一垫圈与所述第二垫圈的两个侧壁均设有注油机构,所述注油机构包括进油孔及漏油道,所述第一垫圈与所述第二垫圈的两个侧壁均相对开设有所述进油孔,且所述第一垫圈与所述第二垫圈的内部均关于所述螺栓孔对称开设有与所述进油孔连通的所述漏油道。优选的,为了实现对所述油孔进行防护,避免杂物进入,所述注油机构还包括滤网,四个所述进油孔处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垫圈、所述第二垫圈焊接的所述滤网。优选的,为了方便润滑油沁入到所述第一垫圈及所述第二垫圈之间,两组所述漏油道呈倒“√”形结构,且所述漏油道的深度大于所述滑槽的深度。优选的,为了方便所述卡块嵌入到所述限位孔的内部,位于所述连接柱处的所述滑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卡块的一端到所述限位孔一端的距离,所述卡块的截面呈直角梯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第一垫圈的底部与第二垫圈的底部贴合,位于第一垫圈底侧的两个卡块被挤压,那么两个连接柱收缩到推杆的内部,进一步的两个位于第一垫圈底部的卡块收缩到滑槽的内部;将第一垫圈及第二垫圈穿过零件上的螺栓,在螺栓经过第一垫圈、第二垫圈表面的螺栓孔的时候将第一垫圈、第二垫圈内部的两组推杆相背挤压,两组所述推杆分别向两组所述滑槽的内部移动,进而当位于第一垫圈内部的两个卡块不与第二垫圈的表面抵触时被压簧扩张到第二垫圈表面的限位孔的内部,进一步的随着螺丝的继续与推杆抵触,实现了两个位于第一垫圈底部的两个卡块卡合到第二垫圈表面的限位孔的内部,此时第一垫圈与第二垫圈被限位构成一个整体,避免振动时发生偏移,保证若干垫圈结构的紧凑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垫圈、第二垫圈、限位机构及限位孔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第一垫圈,2、第二垫圈,3、限位机构,31、螺栓孔,32、推杆,33、弹簧,34、卡块,35、滑槽,36、压簧,37、连接柱,4、限位孔,5、注油机构,51、进油孔,52、滤网,53、漏油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带有自限位功能的方形垫圈结构,包括第一垫圈1及第二垫圈2,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的所述第一垫圈1、所述第二垫圈2的内部均设有限位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螺栓孔31、推杆32、弹簧33、卡块34、滑槽35、压簧36及连接柱37,所述第一垫圈1及所述第二垫圈2的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所述螺栓孔31,所述第一垫圈1及所述第二垫圈2的内部均关于所述螺栓孔31对称开设有截面呈“L”形结构的所述滑槽35,两组所述滑槽3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截面呈“L”形结构的所述推杆32,两组所述推杆32的表面均缠绕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垫圈1、所述第二垫圈2抵触的所述弹簧33,两组所述推杆32的一端均延伸至两个所述螺栓孔31的内部,四个背离所述螺栓孔31一端的所述推杆32的端部均滑动连接有所述连接柱37,所述连接柱37与所述推杆32之间夹持有所述压簧36,相对的两个所述连接柱37的端部均焊接有所述卡块34,所述连接柱37与所述卡块34的截面呈“L”形结构,所述第一垫圈1及所述第二垫圈2的表面关于所述螺栓孔31对称开设有截面呈“L”形结构的限位孔4,位于所述第一垫圈1底部的所述卡块34卡合于所述第二垫圈2表面的所述限位孔4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推杆32的最大厚度与所述卡块34的最大厚度之和等于所述滑槽35的最大深度,相对的两个所述卡块34的相背侧呈倾斜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组位于所述螺栓孔31内部的所述推杆32的端部呈弧形结构,且位于所述第一垫圈1及位于所述第二垫圈2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推杆32的端部平齐。作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自限位功能的方形垫圈结构,包括第一垫圈(1)及第二垫圈(2),其特征在于: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的所述第一垫圈(1)、所述第二垫圈(2)的内部均设有限位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螺栓孔(31)、推杆(32)、弹簧(33)、卡块(34)、滑槽(35)、压簧(36)及连接柱(37),所述第一垫圈(1)及所述第二垫圈(2)的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所述螺栓孔(31),所述第一垫圈(1)及所述第二垫圈(2)的内部均关于所述螺栓孔(31)对称开设有截面呈“L”形结构的所述滑槽(35),两组所述滑槽(3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截面呈“L”形结构的所述推杆(32),两组所述推杆(32)的表面均缠绕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垫圈(1)、所述第二垫圈(2)抵触的所述弹簧(33),两组所述推杆(32)的一端均延伸至两个所述螺栓孔(31)的内部,四个背离所述螺栓孔(31)一端的所述推杆(32)的端部均滑动连接有所述连接柱(37),所述连接柱(37)与所述推杆(32)之间夹持有所述压簧(36),相对的两个所述连接柱(37)的端部均焊接有所述卡块(34),所述连接柱(37)与所述卡块(34)的截面呈“L”形结构,所述第一垫圈(1)及所述第二垫圈(2)的表面关于所述螺栓孔(31)对称开设有截面呈“L”形结构的限位孔(4),位于所述第一垫圈(1)底部的所述卡块(34)卡合于所述第二垫圈(2)表面的所述限位孔(4)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自限位功能的方形垫圈结构,包括第一垫圈(1)及第二垫圈(2),其特征在于: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的所述第一垫圈(1)、所述第二垫圈(2)的内部均设有限位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螺栓孔(31)、推杆(32)、弹簧(33)、卡块(34)、滑槽(35)、压簧(36)及连接柱(37),所述第一垫圈(1)及所述第二垫圈(2)的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所述螺栓孔(31),所述第一垫圈(1)及所述第二垫圈(2)的内部均关于所述螺栓孔(31)对称开设有截面呈“L”形结构的所述滑槽(35),两组所述滑槽(3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截面呈“L”形结构的所述推杆(32),两组所述推杆(32)的表面均缠绕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垫圈(1)、所述第二垫圈(2)抵触的所述弹簧(33),两组所述推杆(32)的一端均延伸至两个所述螺栓孔(31)的内部,四个背离所述螺栓孔(31)一端的所述推杆(32)的端部均滑动连接有所述连接柱(37),所述连接柱(37)与所述推杆(32)之间夹持有所述压簧(36),相对的两个所述连接柱(37)的端部均焊接有所述卡块(34),所述连接柱(37)与所述卡块(34)的截面呈“L”形结构,所述第一垫圈(1)及所述第二垫圈(2)的表面关于所述螺栓孔(31)对称开设有截面呈“L”形结构的限位孔(4),位于所述第一垫圈(1)底部的所述卡块(34)卡合于所述第二垫圈(2)表面的所述限位孔(4)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限位功能的方形垫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32)的最大厚度与所述卡块(34)的最大厚度之和等于所述滑槽(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维维陆风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南柯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