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网印刷返工片的清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811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丝网印刷返工片的清洗方法,所述清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无水乙醇浸泡擦拭后的丝网印刷返工片;(2)无水乙醇浸泡后的丝网印刷返工片浸泡于第一混合酸液中进行酸浸,酸浸结束后进行第一水洗;(3)第一水洗后使用第二混合酸液进行酸洗,酸洗结束后依次进行第二水洗与醇洗;(4)干燥后完成对丝网印刷返工片的清洗;步骤(2)所述第一混合酸液为体积比(2.8‑3.2):1的盐酸与硝酸的混合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地混合酸液选择,提高了丝网印刷返工片表面浆料的去除效果,有效避免了Ag颗粒的残留,降低了返工片重新利用时表面烧穿现象的比例,也能够避免重新利用时Ag颗粒对前序工段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网印刷返工片的清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
,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丝网印刷返工片的清洗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片的正极片、背电场以及背电极通常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进行。典型的,正电极和背电极的材料为银浆,背电场的材料为铝浆。在进行丝网印刷的实际过程中,由于机械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存在,经常会出现丝网印刷不合格的情况,从而产生丝网印刷不良片。而这些丝网印刷不良片最终会影响太阳能电池片产线的产率及效率。若将丝网印刷不良片全部降级处理或者报废,则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常见的做法是收集丝网印刷不良片并对其进行返工处理,常规的返工方法包括:利用有机溶剂将丝网印刷不良片表面银浆手工擦拭,然后重新印刷;或手工擦拭掉以后对死亡印刷不良片进行洗膜,然后经两次制绒扩散后按照常规流程进行生产。上述方法可以对丝网印刷返工片进行处理,但步骤繁琐、费时费力,还存在不能将银颗粒完全去除的风险,而Ag颗粒在硅片表面残留则会导致漏电比例提高,造成资源与时间的浪费。CN102306683A公开了一种经丝网印刷后返工硅片的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先采用酒精加松油醇将硅片清洗干净,然后将硅片放在质量百分比浓度在3-8%的盐酸中浸泡1-3h,之后,使用去离子水将硅片表面残留的盐酸去除,最后,将带水的硅片放入酒精中浸泡脱水。CN111628048A公开了一种晶硅电池丝网印刷返工片清洗方法,首先使用工业酒精擦除固化于返工片上的银铝浆料,然后将返工片浸泡于盐酸和双氧水混合液中,最后在等离子水中浸泡冲洗干净后烘干。上述两种方法能够去除丝网印刷返工片表面95wt%左右的金属物质,但不能去除残留的Ag颗粒。CN109755352A公开了一种丝网印刷不良片的表面处理方法,该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对丝网印刷不良片的表面进行擦拭或利用超声波清洗机对丝网印刷不良片进行清洗,然后进行第一水洗;利用第一盐酸对丝网印刷不良片进行第一酸洗,然后进行第二水洗;利用硝酸对所述丝网印刷不良片进行第二酸洗,第二酸洗后进行第三水洗;利用第二盐酸对丝网印刷不良片进行第三酸洗,然后进行第四水洗,随后进行烘干。岁数表面处理方法不仅工艺繁琐,而且不能将丝网印刷不良片表面的银颗粒完全去除,影响丝网印刷不良片再次利用的成功率。CN104009122A公开了一种丝网印刷返工硅片的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采用如下步骤:(1)用有机溶剂对硅片表面印刷的金属浆料进行均匀的擦拭;(2)将擦拭后的硅片放入混酸溶液中进行清洗;(3)将清洗过的硅片放入超纯水中进行冲洗;(4)将冲洗后的硅片放入超纯水中进行喷淋水洗;(5)将喷淋水洗后的硅片烘干,然后重新进行丝网印刷。但该处理方法仍然耗时较长,且混酸溶液只能去除表面的铝颗粒,无法对银颗粒进行有效去除。对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丝网印刷返工片的清洗方法,使所述清洗方法操作简单,且能够去除丝网印刷返工片表面的银颗粒,提高其再次利用后的电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网印刷返工片的清洗方法,所述清洗方法操作简单,且能够有效去除丝网印刷返工片表面的Ag颗粒,经过本专利技术所述清洗方法处理后的丝网印刷返工片回用于常规的丝网印刷步骤后,能够避免表面烧穿现象,有效降低EL发黑比例;还能够降低Ag颗粒对前序工段的污染。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丝网印刷返工片的清洗方法,所述清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无水乙醇浸泡擦拭后的丝网印刷返工片;(2)无水乙醇浸泡后的丝网印刷返工片浸泡于第一混合酸液中进行酸浸,酸浸结束后进行第一水洗;(3)第一水洗后使用第二混合酸液进行酸洗,酸洗结束后依次进行第二水洗与醇洗;(4)干燥后完成对丝网印刷返工片的清洗;步骤(2)所述第一混合酸液为体积比(2.8-3.2):1的盐酸与硝酸的混合液。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混合酸液为盐酸与硝酸的混合液,其中盐酸与硝酸的体积比为(2.8-3.2):1,例如可以是2.8:1、2.9:1、3:1、3.1:1或3.2:1,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第一混合酸液为体积比(2.8-3.2):1的盐酸与硝酸的混合液,提高了酸浸对丝网印刷返工片表面金属的去除效果,当体积比偏离(2.8-3.2):1的范围时,所得第一混合酸液对表面金属的去除效果不佳,难以得到表面Ag颗粒的完全去除。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混合酸液中的盐酸能够有效去除铝浆,硝酸能够用于去除银浆,而后特定比例混合的盐酸与硝酸相互协同,去除电池片表面以及绒面结构内的Ag颗粒,降低了丝网印刷返工片的失效比例,避免表面烧穿现象,有效降低了EL发黑比例。优选地,步骤(2)所述第一混合酸液所用盐酸的浓度为35-38wt%,例如可以是35wt%、35.5wt%、36wt%、36.5wt%、37wt%、37.5wt%或38wt%,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地,步骤(2)所述第一混合酸液所用硝酸的浓度为60-64wt%,例如可以是60wt%、61wt%、62wt%、63wt%或64wt%,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本专利技术步骤(1)所述擦拭为本领域常规的擦拭方法,所述擦拭方法包括但不限于CN105449036A、CN104009122A、CN109755352A、CN102306683A或CN111628048A公开的使用酒精和/或松油醇进行擦拭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合理地选择。优选地,步骤(1)所述浸泡的时间为30-90s,例如可以是30s、40s、50s、60s、70s、80s或90s,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地,步骤(1)所述浸泡时,无水乙醇液面高出丝网印刷返工片3-5cm,例如可以是3cm、3.5cm、4cm、4.5cm或5cm,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地,步骤(1)所述浸泡的温度为10-30℃,例如可以是10℃、15℃、20℃、25℃或30℃,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地,步骤(2)所述酸浸的时间为300-1500s,例如可以是300s、400s、500s、600s、700s、800s、900s、1000s、1100s、1200s、1300s、1400s或1500s,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地,步骤(2)所述酸浸的温度为10-30℃,例如可以是10℃、15℃、20℃、25℃或30℃,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地,步骤(3)所述第二混合酸液为氢氟酸与盐酸的混合酸液,第二混合酸液中氢氟酸与盐酸的总浓度为8-10wt%,例如可以是8wt%、8.5wt%、9wt%、9.5wt%或10wt%,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网印刷返工片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无水乙醇浸泡擦拭后的丝网印刷返工片;/n(2)无水乙醇浸泡后的丝网印刷返工片浸泡于第一混合酸液中进行酸浸,酸浸结束后进行第一水洗;/n(3)第一水洗后使用第二混合酸液进行酸洗,酸洗结束后依次进行第二水洗与醇洗;/n(4)干燥后完成对丝网印刷返工片的清洗;/n步骤(2)所述第一混合酸液为体积比(2.8-3.2):1的盐酸与硝酸的混合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网印刷返工片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无水乙醇浸泡擦拭后的丝网印刷返工片;
(2)无水乙醇浸泡后的丝网印刷返工片浸泡于第一混合酸液中进行酸浸,酸浸结束后进行第一水洗;
(3)第一水洗后使用第二混合酸液进行酸洗,酸洗结束后依次进行第二水洗与醇洗;
(4)干燥后完成对丝网印刷返工片的清洗;
步骤(2)所述第一混合酸液为体积比(2.8-3.2):1的盐酸与硝酸的混合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浸泡的时间为30-90s;
优选地,步骤(1)所述浸泡时,无水乙醇液面高出丝网印刷返工片3-5cm;
优选地,步骤(1)所述浸泡的温度为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第一混合酸液所用盐酸的浓度为35-38wt%;
优选地,步骤(2)所述第一混合酸液所用硝酸的浓度为60-64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酸浸的时间为300-1500s;
优选地,步骤(2)所述酸浸的温度为10-3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第二混合酸液为氢氟酸与盐酸的混合酸液,第二混合酸液中氢氟酸与盐酸的总浓度为8-10wt%。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混合酸液中氢氟酸的浓度为4-6wt%;
优选地,第二混合酸液中盐酸的浓度为4-6w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正明何悦罗国英
申请(专利权)人: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