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风扇的通用驱动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791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不同风扇的通用驱动方法及装置,在持续性供电的状况下,自连接器的转速控制针脚输入两种不同责任周期的控制信号,其中此转速控制针脚是用以控制特定种类的风扇的转速,并取得于提供转速控制信号当时的转速,以由此比较取得转速的差值百分比与一门坎值来判别所连接的风扇的种类,进而可根据侦测得的风扇的种类而提供适当的运转控制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不同风扇的通用驱动方法及装置,特别是一种不同风扇的判别与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当计算机系统或服务器于执行时,许多装置都会上发出大量的热,因此于计算机系统或服务器中都会利用风扇来进行散热,以免系统过热而无法运作。透过风扇上的电源接头连接至与主机板上的连接器,可使系统供给电力并控制风扇的驱动。目前,风扇上的电源接头的规格有三针(3pins)和四针(4pins)两种,分别匹配主机板上三支针脚或四支针脚的连接器;三针风扇的电源接头具有接地接件、供电接件与转速侦测接件,而四针风扇的电源接头除了前述三个接件之外,还多了一个转速控制接件。除了主机板上配合的连接器不同之外,三针与四针风扇的控制电路及机制亦有所不同。传统上,不论是三针或四针风扇,运转时计算机系统皆透过供电接件进行供电;为了在不同的系统温度下提供不同效率的散热功能,系统需控制风扇以不同转速进行运转。其中,四针风扇具有专属的转速控制接件可供控制转速,而三针风扇是直接使用供电接件控制转速。详言之,系统是直接以脉波频宽调变(Pulse WidthModulation,下称PWM)信号,直接输入四针风扇的转速控制接件进行控制,不会影响到供电针脚的供电状况。而对三针风扇而言,PWM信号是控制一个供电开关的开启(Turn-On)时间长短,以控制对供电接件的电力输入时间长短,达到控制三针风扇转速的效果。然而,相较于四针风扇的正常供电机制,间歇性供电机制已实质影响到三针风扇的运作,使其转速控制并不稳定。除了PWM控制信号的责任周期(DutyCycle)为100%的状态下之外,每一责任周期中都会有一段时间供电开关是关闭的,使得三针风扇缺乏电力将转速信号(Speed signal;Tachometer)由侦测接件经连接器的传输接脚输出,而系统的硬件监视控制器(Hardware MonitorController)也因而无法由转速信号获取正确转速;事实上,硬件监视控制器与三针风扇的真实转速间的误差值甚至可高达一倍。结果三针风扇不易达到对应系统温度的特定转速默认值,或者不易维持在同一转速;如此系统组件不仅容易过热损坏,也会降低三针风扇的使用寿命。不过,基于系统需求、成本考虑等因素,三针风扇目前仍具有相当的使用需求。然而,不同规格的风扇具有不同的转速控制方式,目前系统控制机制尚法辨别两种风扇,亦不能在两种控制方式间切换而在安装两种风扇时都能正确运作。因此如何能让风扇的搭配更为弹性,将是此领域一重要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的通用驱动方法及装置,由此解决先前技术所提出的主机板上的连接器无法通用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不同风扇的通用驱动方法,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的判别结果,驱动安装在计算机系统的连接器上的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此连接器包括有供电针脚、侦测针脚及转速控制针脚,其中第一风扇的转速受转速控制针脚控制,且第二风扇的转速受供电针脚控制。此判别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根据供电控制信号及/或强制控制信号持续性提供驱动电压至连接器的供电针脚;其次,输入具有第一责任周期的转速控制信号至连接器的转速控制针脚;接着,自连接器的侦测针脚取得第一转速;然后,将转速控制信号自第一责任周期改为第二责任周期;继而,自连接器的侦测针脚取得第二转速;最后,比较第一转速和第二转速的差值百分比与门坎值,以判别安装至连接器者为第一风扇或第二风扇。当第一转速和第二转速的差值百分比大于门坎值时,安装至连接器者为第一风扇,当第一转速和第二转速的差值百分比小于门坎值时,安装至连接器者为第二风扇。本专利技术另提出一种风扇的通用驱动装置,其包括有连接器与供电开关。连接器用以连接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其中之一,其包括有供电针脚、侦测针脚及转速控制针脚,其中供电针脚根据供电控制信号及/或强制控制信号,以持续性/间歇性传输驱动电压至第一风扇或第二风扇,并控制第二风扇的转速,侦测针脚提供第一风扇或第二风扇的转速,转速控制针脚则根据转速控制信号控制第一风扇的转速;供电开关连接至供电针脚,用以根据供电控制信号提供驱动电压至供电针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供电控制信号属P型金氧半晶体管(PMOS)开关,转速控制信号受反相器(inverter)反相后,成为供电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开关;而供电开关并可受缓冲驱动器(Buffer Driver)强制开启(Turn-on),以持续提供驱动电压。上述反相器可为N型金氧半晶体管(NMOS)。缓冲驱动器可受来自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的缓冲控制信号控制;当确认第一风扇安装于连接器时,缓冲驱动器拉低电压值以强制供电开关开启;当确认第二风扇安装于连接器时,缓冲驱动器提升电压值而无法控制供电开关。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供电开关属N型金氧半晶体管(NMOS)开关,转速控制信号受一值切换单元(Level-shift Unit)升压(Voltage Raise)后成为供电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开关;而供电开关可受反转驱动器(Inverter Driver)强制开启(Turn-on),以持续提供驱动电压。当确认第一风扇安装于连接器时,反转驱动器提升电压值以强制供电开关开启;当确认第二风扇安装于连接器时,反转驱动器拉低电压值而无法控制供电开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转速控制信号来自硬件监视控制器(HardwareMonitor Controller)。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不同风扇的驱动装置。图2A和2B是为应用于图1实施例的不同风扇的驱动方法。图3A是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图3B是为实现图3A驱动装置的电路图。图4是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图5A和5B分别为习知技术中三针风扇与四针风扇的驱动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举出具体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以图示作为辅助说明。参照图1,是为根据本专利技术该实施例的不同风扇的通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100包含连接器110与供电开关120,均安装于计算机系统的主机板上,用以驱动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图均未示)。连接器110用以连接上述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其中之一,其包括有供电针脚Jp、侦测针脚Jd及转速控制针脚Jc;连接器的针脚排列顺序,对应于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的接件排列顺序,以便能彼此匹配连接,使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正确运作。第一风扇的电源接头包括线性排列的第一供电接件、第一侦测接件及第一转速控制接件(图均未示)。第二风扇的电源接头则包含亦成线性排列的第二供电接件与第二侦测接件(图均未示),并具有与第一风扇相同的排列顺序。第一风扇的第一供电接件与第二风扇的第二供电接件供输入电力,第一风扇的第一侦测接件与第二风扇的第二侦测接件可输出转速信号,第一风扇的第一转速控制接件则供控制转速。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的电源接头具有相近的规格,二者差异除了第二风扇比第一风扇少了第一转速控制接件之外,第二风扇的第二供电接件亦供控制其转速。供电针脚Jp可供连接第一风扇的第一供电接件,或第二风扇的第二供电接件;供电针脚Jp接收来自供电开关120的驱动电压V,并传输至第一风扇的第一供电接件或第二风扇的第二供电接件。除了电力供应之外,由于第二风扇并无转速控制接件及相关的控制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适用于安装在一计算机系统的一连接器上的一第一风扇或一第二风扇,该连接器包括有一供电针脚、一侦测针脚及一转速控制针脚,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风扇的转速受该转速控制针脚控制,且该第二风扇的转速受该供电针脚控制,该判别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根据一供电控制信号及/或一强制控制信号持续性提供一驱动电压至该连接器的该供电针脚;输入具有一第一责任周期的一转速控制信号至该连接器的该转速控制针脚;自该连接器的该侦测针脚取得一第一转速;将该转速控制信号自该第一责任周期改为一第二责任周期;自该连接器的该侦测针脚取得一第二转速;比较该第一转速和该第二转速的差值百分比与一门坎值,以判别安装至该连接器者为该第一风扇或该第二风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适用于安装在一计算机系统的一连接器上的一第一风扇或一第二风扇,该连接器包括有一供电针脚、一侦测针脚及一转速控制针脚,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风扇的转速受该转速控制针脚控制,且该第二风扇的转速受该供电针脚控制,该判别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 根据一供电控制信号及/或一强制控制信号持续性提供一驱动电压至该连接器的该供电针脚;输入具有一第一责任周期的一转速控制信号至该连接器的该转速控制针脚;自该连接器的该侦测针脚取得一第一转速;将该转速控制信号自该第一责任周期改为一第二责任周期;自该连接器的该侦测针脚取得一第二转速;比较该第一转速和该第二转速的差值百分比与一门坎值,以判别安装至该连接器者为该第一风扇或该第二风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转速和该第二转速的差值百分比大于该门坎值时,安装至该连接器者为该第一风扇,当该第一转速和该第二转速的差值百分比小于或等于该门坎值时,安装至该连接器者为该第二风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供电控制信号为该转速控制信号的反相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反相(inverting)该转速控制信号以产生该供电控制信号的步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转换(Translating)一缓冲控制信号的电压电位以产生该强制控制信号的步骤,该缓冲控制信号来自一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或一硬件监视控制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认该第一风扇安装于该连接器时,更包含转换该缓冲控制信号的电压电位使该强制控制信号为低电位,以持续性提供该驱动电压的步骤。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认该第二风扇安装于该连接器时,更包含转换该缓冲控制信号的电压电位使该强制控制信号为高电位,而无法控制该驱动电压的步骤。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供电控制信号为该转速控制信号的同相信号。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提升(Raising)该转速控制信号的电压以产生该供电控制信号的步骤。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转换一反转驱动信号的电压电位以产生该强制控制信号的步骤,该反转驱动信号来自一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或一硬件监视控制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认该第一风扇安装于该连接器时,更包含转换该反转驱动信号的电压电位使该强制控制信号为高电位,以持续性提供该驱动电压的步骤。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认该第二风扇安装于该连接器时,更包含转换该反转驱动信号的电压电位使该强制控制信号为低电位,而无法控制该驱动电压的步骤。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转速控制信号与该供电控制信号皆属脉冲宽度调节信号。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门坎值等于该第二风扇的一第二平均转速误差百分比与一前置百分比之和。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门坎值等于该第二平均转速误差百分比。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责任周期与该第二责任周期的差值小于100%、大于该门坎值。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责任周期与该第二责任周期的差值小于100%、大于该门坎值与该第一风扇的一第一平均转速误差百分比之和。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责任周期与该第二责任周期的差值小于100%、大于该第一平均转速误差百分比与该第二平均转速误差百分比之和。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前置百分比位于0%至80%之间。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责任周期与该第二责任周期之一为100%。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责任周期与该第二责任周期的差值位于5%至99%之间。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风扇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均旭
申请(专利权)人: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