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项叠合板的装配式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790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项叠合板的装配式连接结构,其包括多个预制混凝土叠合板,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包括成型框、多个横向筋、多个纵向筋和多个桁架筋,多个横向筋和多个纵向筋呈网格状设置在成型框内,横向筋垂直纵向筋,多个桁架筋沿成型框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在成型框内,预制混凝土叠合板连接处设置有多个第一板底筋,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上浇筑有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于现有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有技术中叠合板连接后结合不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项叠合板的装配式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PC预制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项叠合板的装配式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代的住宅建筑中,已经逐步朝着模块化安装的趋势发展。这种模块化安装,顾名思义,就是在工厂内将住宅中各个模块,例如飘窗、立柱、墙面等制作完成,再运送到现场进行组合安装即成,这样就使得建筑的施工时间大大缩短,这些模块所使用的PC即混凝土预制件,也叫预制混凝土。目前的各个模块制作中,需要满足稳固性、保温性和实用性等多种要求。目前叠合板在安装连接时只是进行浇筑混凝土,存在连接不牢固,强度不够高的问题,安全性能差,造成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项叠合板的装配式连接结构,其可以有效地解决有技术中叠合板连接后结合不稳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项叠合板的装配式连接结构,其包括多个预制混凝土叠合板,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包括成型框、多个横向筋、多个纵向筋和多个桁架筋,多个横向筋和多个纵向筋呈网格状设置在成型框内,横向筋垂直纵向筋,多个桁架筋沿成型框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在成型框内,预制混凝土叠合板连接处设置有多个第一板底筋,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上浇筑有混凝土层。进一步地,上述混凝土层内设置有多个第二板底筋,第二板底筋位于桁架筋的上方。进一步地,上述混凝土层内设置有两层平行的附加筋。进一步地,上述附加筋垂直第二板底筋。进一步地,上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端部具有一斜面。进一步地,上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边角处设有凹槽,凹槽位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底面。进一步地,上述凹槽具有圆弧面。进一步地,上述成型框为矩形框。进一步地,上述横向筋的两端延伸出成型框。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项叠合板的装配式连接结构,其主要设置了多个预制混凝土叠合板,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包括成型框、多个横向筋、多个纵向筋和多个桁架筋,多个横向筋和多个纵向筋呈网格状设置在成型框内,横向筋垂直纵向筋,多个桁架筋沿成型框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在成型框内,预制混凝土叠合板连接处设置有多个第一板底筋,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上浇筑有混凝土层,具体为,在矩形成型框内安装多个横向筋和多个纵向筋,多个横向筋和多个纵向筋呈网格状设置在成型框内,可以提高强度,同时在横向筋和纵向筋上设置多个桁架筋,可以方便移动混凝土叠合板,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板连接处设置有多个第一板底筋,可以提高连接处的强度,在进行浇筑混凝土,知道盖住桁架筋,在安装第二板底筋,在进行最后的浇筑,完成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连接。因此,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项叠合板的装配式连接结构,其可以有效地解决有技术中叠合板连接后结合不稳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上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项叠合板的装配式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项叠合板的装配式连接结构中混凝土叠合板的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项叠合板的装配式连接结构中混凝土叠合板的配筋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项叠合板的装配式连接结构中混凝土叠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上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5,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单项叠合板的装配式连接结构,主要设置了包括多个预制混凝土叠合板1,预制混凝土叠合板1包括成型框11、多个横向筋12、多个纵向筋13和多个桁架筋14,多个横向筋12和多个纵向筋13呈网格状设置在成型框11内,横向筋12垂直纵向筋13,多个桁架筋14沿成型框11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在成型框11内,预制混凝土叠合板1连接处设置有多个第一板底筋2,预制混凝土叠合板1上浇筑有混凝土层3。成型框11为矩形框。具体的,参见图2,横向筋12的两端延伸出成型框1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项叠合板的装配式连接结构,其主要设置了多个预制混凝土叠合板,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包括成型框、多个横向筋、多个纵向筋和多个桁架筋,多个横向筋和多个纵向筋呈网格状设置在成型框内,横向筋垂直纵向筋,多个桁架筋沿成型框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在成型框内,预制混凝土叠合板连接处设置有多个第一板底筋,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上浇筑有混凝土层,具体为,在矩形成型框内安装多个横向筋和多个纵向筋,多个横向筋和多个纵向筋呈网格状设置在成型框内,可以提高强度,同时在横向筋和纵向筋上设置多个桁架筋,可以方便移动混凝土叠合板,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板连接处设置有多个第一板底筋,可以提高连接处的强度,在进行浇筑混凝土,知道盖住桁架筋,在安装第二板底筋,在进行最后的浇筑,完成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连接。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项叠合板的装配式连接结构,其可以有效地解决有技术中叠合板连接后结合不稳的问题。实施例二:参见图1至图5,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单项叠合板的装配式连接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上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混凝土层3内设置有多个第二板底筋4,第二板底筋4位于桁架筋14的上方。混凝土层3内设置有两层平行的附加筋31。附加筋31垂直第二板底筋4。这样可以提高混凝土层的强度,从而可以提高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实施例三:参见图1至图5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单项叠合板的装配式连接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上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预制混凝土叠合板1的端部具有一斜面15。可以提供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之间的形变空间,起到保护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作用。实施例四:参见图1至图5,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单项叠合板的装配式连接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上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预制混凝土叠合板1的边角处设有凹槽16,凹槽16位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1的底面。凹槽16具有圆弧面161。凹槽设置为布线管道,方便布线,同时有圆弧面可以保护电线不受破坏。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项叠合板的装配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预制混凝土叠合板(1),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板(1)包括成型框(11)、多个横向筋(12)、多个纵向筋(13)和多个桁架筋(14),所述多个横向筋(12)和所述多个纵向筋(13)呈网格状设置在所述成型框(11)内,所述横向筋(12)垂直所述纵向筋(13),所述多个桁架筋(14)沿所述成型框(11)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在所述成型框(11)内,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板(1)连接处设置有多个第一板底筋(2),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板(1)上浇筑有混凝土层(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项叠合板的装配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预制混凝土叠合板(1),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板(1)包括成型框(11)、多个横向筋(12)、多个纵向筋(13)和多个桁架筋(14),所述多个横向筋(12)和所述多个纵向筋(13)呈网格状设置在所述成型框(11)内,所述横向筋(12)垂直所述纵向筋(13),所述多个桁架筋(14)沿所述成型框(11)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在所述成型框(11)内,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板(1)连接处设置有多个第一板底筋(2),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板(1)上浇筑有混凝土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项叠合板的装配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3)内设置有多个第二板底筋(4),所述第二板底筋(4)位于所述桁架筋(14)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项叠合板的装配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3)内设置有两层平行的附加筋(3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孝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博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