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8965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合板包括混凝土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层内的钢筋组件,且钢筋组件包括叠合板底筋、叠合板面筋、加强长筋、加强短筋、若干个钢筋桁架以及固定筋。按照质量份比,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包括钢纤维65份‑75份、石英砂120份‑139份、水泥185份‑237份,且所述钢纤维表面具有螺旋形的突出肋,抗拉强度达3000MPa以上。通过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加入具有螺旋状突出肋的钢纤维,有效增强叠合板的与石英砂、水泥的结合程度,并加强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钢筋组件之间的一体成型的稳定性;另外,还能改善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和抗震性能,使得制备的叠合板在不出筋,厚度薄的前提下,依然具有优异的抗拉强度,增加了叠合板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合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叠合板。
技术介绍
叠合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预制底板是楼板的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的永久性模板,且其整体性佳,有节约模板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目前,预制叠合板已经逐渐走向市场,但现有预制叠合板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制作模具,而绝大多数的叠合板为四周出筋或者两面出筋,但叠合板出筋会导致生产过程中,生产模具设计无法做到标准化,增加生产成本,影响生产效率,无法大规模工业化,也无法流水线生产;叠合板出筋还需要在生产模具上进行开孔,容易出现漏浆的情况,影响生产的质量,也会影响其安装使用。另外,现有技术的叠合板的粗骨料与混凝土水灰比不合理,增大了混凝土的收缩和变性,使得制备的叠合板抗压强度差、导致厚度过大,具有运输和安装不方便的问题。综上,在叠合板制备领域,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为了解决叠合板需要出筋、粗骨料与混凝土水灰比不合理,增大了混凝土的收缩和变性,使得制备的叠合板抗压强度差、导致厚度过大,具有运输和安装不方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合板,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叠合板,包括混凝土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层内的钢筋组件,所述钢筋组件包括叠合板底筋、叠合板面筋、加强长筋、加强短筋、若干个钢筋桁架以及固定筋;所述加强长筋和所述加强短筋均设置在所述叠合板底筋和所述叠合板面筋之间;所述叠合板的四周不出筋;所述叠合板的混凝土层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其中,按照质量份比,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包括钢纤维65-75份、石英砂120-139份、水泥185-237份,且所述钢纤维表面具有螺旋形的突出肋,抗拉强度达3000MPa以上。通过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加入具有螺旋状的突出肋的钢纤维,有效增强叠合板的与石英砂、水泥的结合程度,并加强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钢筋组件之间的一体成型的稳定性;另外,还能改善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和抗震性能,使得制备的叠合板在不出筋,厚度薄的情况下,依然具有优异的抗拉强度,增加了叠合板的使用性能。进一步地,所述加强长筋、所述加强短筋以及所述固定筋平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叠合板底筋由若干根平行设置的底部钢筋组成。进一步地,所述叠合板面筋由若干根平行设置的上部钢筋组成,且若干根所述上部钢筋与若干根所述底部钢筋以上下平行布筋的方式一一对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底部钢筋的直径为8mm,并等间距分布。进一步地,所述上部钢筋的直径为8mm,并等间距分布。进一步地,所述叠合板厚12-17mm。进一步地,所述钢筋桁架包括第一支撑、第二支撑、第三支撑以及第四支撑,且所述第一支撑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的一端、所述第三支撑的一端以及所述第四支撑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筋的同一点,所述第一支撑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撑的另一端分别与同一加强短筋连接,所述第三支撑的另一端、所述第四支撑的另一端分别与另一相邻的加强短筋连接,使得形成四个三角形斜面,且所述第一支撑、所述第二支撑、所述第三支撑以及所述第四支撑的表面均具有相同的螺纹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所述第二支撑、所述第三支撑以及所述第四支撑分别与所述加强短筋焊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加强长筋与所述叠合板面筋以及叠合板底筋通过钢丝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短筋与所述叠合板面筋通过钢丝连接固定。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叠合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叠合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叠合板的钢筋桁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一实施例中一种叠合板的钢筋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一实施例中一种叠合板的钢纤维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叠合板底筋;2-叠合板面筋;3-加强长筋;4-加强短筋;5-钢筋桁架;51-第一支撑;52-第二支撑;53-第三支撑;54-第四支撑;6-固定筋;7-螺纹结构;8-钢纤维;81-突出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叠合板,包括混凝土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层内的钢筋组件,所述钢筋组件包括叠合板底筋1、叠合板面筋2、加强长筋3、加强短筋4、若干个钢筋桁架5以及固定筋6;所述加强长筋3和所述加强短筋4均设置在所述叠合板底筋1和所述叠合板面筋2之间;所述叠合板的混凝土层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其中,按照质量份比,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包括钢纤维65份-75份、石英砂120份-139份、水泥185份-237份,且所述钢纤维8表面具有螺旋形的突出肋81,抗拉强度达3000MPa以上。通过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加入具有螺旋状的突出肋的钢纤维,有效增强叠合板的与石英砂、水泥的结合程度,并加强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钢筋组件之间的一体成型的稳定性;另外,还能改善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和抗震性能,使得制备的叠合板在不出筋,厚度薄的情况下,依然具有优异的抗拉强度、轴向刚度以及抗弯折性能,降低叠合板出现裂缝的概率,保证生产的安全性。而且制备的叠合板不出筋,降低了生产难度以及生产成本;另外,在保证叠合板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备的叠合板具有较薄的优势,方便其生产与安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突出肋81通过硬质合金拔丝模冷拔得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质合金为铝铜合金,且所述铝铜合金中含有以下的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u0.5%、Ti0.05%、C0.03%,余量为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纤维8的加工方法为:将钢原材料放置钢纤维8制备装置中,设定所述钢纤维8的生产尺寸,将硬质合金旋转拉动至所述钢纤维8上,施加压力,使得硬质合金与钢纤维8一体成型,得到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合板,包括混凝土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层内的钢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组件包括叠合板底筋、叠合板面筋、加强长筋、加强短筋、若干个钢筋桁架以及固定筋;所述加强长筋和所述加强短筋均设置在所述叠合板底筋和所述叠合板面筋之间;所述叠合板的四周不出筋;所述叠合板的混凝土层包括超高性能混凝土;/n其中,按照质量份比,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包括钢纤维65份-75份、石英砂120份-139份、水泥185份-237份,且所述钢纤维表面具有螺旋形的突出肋,抗拉强度达3000MPa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板,包括混凝土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层内的钢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组件包括叠合板底筋、叠合板面筋、加强长筋、加强短筋、若干个钢筋桁架以及固定筋;所述加强长筋和所述加强短筋均设置在所述叠合板底筋和所述叠合板面筋之间;所述叠合板的四周不出筋;所述叠合板的混凝土层包括超高性能混凝土;
其中,按照质量份比,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包括钢纤维65份-75份、石英砂120份-139份、水泥185份-237份,且所述钢纤维表面具有螺旋形的突出肋,抗拉强度达3000MPa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长筋、所述加强短筋以及所述固定筋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底筋由若干根平行设置的底部钢筋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面筋由若干根平行设置的上部钢筋组成,且若干根所述上部钢筋与若干根所述底部钢筋以上下平行布筋的方式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钢筋的直径为8mm,并等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华权浩何刚黄赟黄莉萍谷昊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建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