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基坑支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782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基坑支护,包括:第一排桩与第二排桩,两者左右分列;左横梁单元,左横梁单元有多个,所有左横梁单元依次首尾连接;右横梁单元,右横梁单元与左横梁单元对称设置,右横梁单元有多个,所有右横梁单元首尾依次连接;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左横梁单元与右横梁单元,所有第一支撑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顶部外侧壁的所在高度低于第一支撑杆底部外侧壁的所在高度,每两个相邻的第一支撑杆之间设置一个第二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管道基坑支护使得长度较大的管道管节可以从基坑的顶部水平吊装下去,减少施工的难度,提高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基础坑边缘的加固技术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基坑支护
本技术涉及基础坑边缘的加固
,特别涉及管道基坑支护。
技术介绍
在地下管道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管道基坑进行支护,现有的管道基坑支护一般采用钢板桩支护。对称布设的两排钢板桩之间通常设置多个支撑杆支撑,支撑杆依次间隔分布于两排钢板桩之间,然而,若管道的单个管节长度大于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之间的间距,管道的管节难以从基坑的顶部水平吊装下去,导致施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基坑支护,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管道基坑支护,包括:第一排桩与第二排桩,两者左右分列,彼此横向正对布设,以两者之间的区域为内侧;左横梁单元,所述左横梁单元包括左第一横梁与左第二横梁,所述左第一横梁的首端高于尾端,所述左第二横梁的首端低于尾端,所述左第二横梁的首端与所述左第一横梁连接,所述左横梁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桩的内侧壁上,所述左横梁单元有多个,所有所述左横梁单元依次首尾连接;右横梁单元,所述右横梁单元包括右第一横梁与右第二横梁,所述右第一横梁的首端高于尾端,所述右第二横梁的首端低于尾端,所述右第二横梁的首端与所述右第一横梁连接,所述右横梁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桩的内侧壁上,所述右横梁单元与所述左横梁单元对称设置,所述右横梁单元有多个,所有所述右横梁单元首尾依次连接;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横梁单元与所述右横梁单元,所述第一支撑杆有多个,所有所述第一支撑杆依次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排桩与所述第二排桩之间,所有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横梁单元与所述右横梁单元,所述第二支撑杆顶部外侧壁的所在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底部外侧壁的所在高度,所述第二支撑杆有多个,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设置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左横梁单元与右横梁单元均形成波浪形的结构,第一支撑杆的两端连接左横梁单元与右横梁单元,第二支撑杆的两端连接左横梁单元与右横梁单元,多个第一支撑杆与多个第二支撑杆依次间隔分布于第一排桩与第二排桩之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支撑杆的间距较大,当管道的单个管节长度大于相邻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的间距时,管道的单个管节水平吊装于两个相邻的第一支撑杆之间的区域处,由于第一支撑杆的底部外侧壁高于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外侧壁,管节可向下水平吊装到第二支撑杆的上方与第一支撑杆的下方的空间处,最后管节平移到两个相邻的第二支撑杆之间的区域处并向下吊装到基坑内,使得使得长度较大的管道管节可以从基坑的顶部水平吊装下去,减少施工的难度,提高施工效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第一横梁与所述右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第二横梁与右第二横梁;或者,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第二横梁与右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第一横梁与所述右第一横梁。左第一横梁与右第一横梁之间设有支撑,左第二横梁与右第二横梁之间设有支撑,使得左横梁单元与右横梁单元之间的支撑强度提高,从而提高第一排桩与第二排桩的稳固程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第二横梁的尾端与所述右第二横梁的尾端,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第二横梁的首端与所述右第二横梁的首端。左第二横梁的首尾两端与相邻的两个左第一横梁的连接处的连接强度较低,右第二横梁的首尾两端与相邻的两个右第一横梁的连接处的连接强度较低,通过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加强左第二横梁与右第二横梁首尾两端连接处的连接强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第二横梁的首端连接所述左第一横梁的尾端,所述右第二横梁的首端连接所述右第一横梁的尾端。左第二横梁的首端连接左第一横梁的尾端,右第二横梁的首端连接右第一横梁的尾端,使得左第一横梁与右第一横梁在长度方向上得到最大利用,有利于缩减成本。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高度差介于1米到1.5米之间。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高度差介于1米到1.5米之间,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高度差大于1米,有利于大多数现有管道的管节在第一支撑杆的下方与第二支撑杆的上方之间的区域处平移,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分别支撑于第一排桩与第二排桩的不同高度上,第一排桩与第二排桩被支撑的受力点影响整体强度,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高度差小于1.5米,对第一排桩与第二排桩的整体强度影响较低。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道基坑支护还包括冠梁,所述冠梁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冠梁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桩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排桩的顶部。由于第一排桩的多个左横梁单元形成波浪形结构,不同位置的第一排桩的顶部与左横梁单元之间的距离有差异,导致第一排桩各个部分的顶部的连接强度有差异,在第一排桩的顶部设置冠梁,加强第一排桩顶部的连接强度,同理,在第二排桩的顶部设置冠梁,加强第二排桩顶部的连接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管道基坑支护,其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管道基坑支护,其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管道基坑支护,其一实施例中吊装管道的分解流程一;图5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管道基坑支护,其一实施例中吊装管道的分解流程二;图6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管道基坑支护,其一实施例中吊装管道的分解流程三;图7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管道基坑支护,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100、第一排桩,110、第二排桩,200、左横梁单元,210、左第一横梁,220、左第二横梁,250、右横梁单元,260、右第一横梁,270、右第二横梁,300、第一支撑杆,400、第二支撑杆,500、冠梁,600、管道管节,610、吊绳,700、土层。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基坑支护,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排桩(100)与第二排桩(110),两者左右分列,彼此横向正对布设,以两者之间的区域为内侧;/n左横梁单元(200),所述左横梁单元(200)包括左第一横梁(210)与左第二横梁(220),所述左第一横梁(210)的首端高于尾端,所述左第二横梁(220)的首端低于尾端,所述左第二横梁(220)的首端与所述左第一横梁(210)连接,所述左横梁单元(200)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桩(100)的内侧壁上,所述左横梁单元(200)有多个,所有所述左横梁单元(200)依次首尾连接;/n右横梁单元(250),所述右横梁单元(250)包括右第一横梁(260)与右第二横梁(270),所述右第一横梁(260)的首端高于尾端,所述右第二横梁(270)的首端低于尾端,所述右第二横梁(270)的首端与所述右第一横梁(260)连接,所述右横梁单元(250)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桩(110)的内侧壁上,所述右横梁单元(250)与所述左横梁单元(200)对称设置,所述右横梁单元(250)有多个,所有所述右横梁单元(250)首尾依次连接;/n第一支撑杆(300),所述第一支撑杆(30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横梁单元(200)与所述右横梁单元(250),所述第一支撑杆(300)有多个,所有所述第一支撑杆(300)依次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排桩(100)与所述第二排桩(110)之间,所有所述第一支撑杆(30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n第二支撑杆(400),所述第二支撑杆(40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横梁单元(200)与所述右横梁单元(250),所述第二支撑杆(400)顶部外侧壁的所在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00)底部外侧壁的所在高度,所述第二支撑杆(400)有多个,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杆(300)之间设置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杆(4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基坑支护,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排桩(100)与第二排桩(110),两者左右分列,彼此横向正对布设,以两者之间的区域为内侧;
左横梁单元(200),所述左横梁单元(200)包括左第一横梁(210)与左第二横梁(220),所述左第一横梁(210)的首端高于尾端,所述左第二横梁(220)的首端低于尾端,所述左第二横梁(220)的首端与所述左第一横梁(210)连接,所述左横梁单元(200)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桩(100)的内侧壁上,所述左横梁单元(200)有多个,所有所述左横梁单元(200)依次首尾连接;
右横梁单元(250),所述右横梁单元(250)包括右第一横梁(260)与右第二横梁(270),所述右第一横梁(260)的首端高于尾端,所述右第二横梁(270)的首端低于尾端,所述右第二横梁(270)的首端与所述右第一横梁(260)连接,所述右横梁单元(250)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桩(110)的内侧壁上,所述右横梁单元(250)与所述左横梁单元(200)对称设置,所述右横梁单元(250)有多个,所有所述右横梁单元(250)首尾依次连接;
第一支撑杆(300),所述第一支撑杆(30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横梁单元(200)与所述右横梁单元(250),所述第一支撑杆(300)有多个,所有所述第一支撑杆(300)依次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排桩(100)与所述第二排桩(110)之间,所有所述第一支撑杆(30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第二支撑杆(400),所述第二支撑杆(40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横梁单元(200)与所述右横梁单元(250),所述第二支撑杆(400)顶部外侧壁的所在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安李德强周炜峙史慧婷赖德贤陈位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