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收费站运营能力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7694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确定收费站运营能力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本申请中,可以基于在第一历史时间段内,距离目标收费站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车辆通行数据,确定目标收费站的服务能力;基于目标收费站所占的地理范围大小以及车道数据,确定目标收费站的静态画像;基于目标收费站的服务能力以及静态画像,确定目标收费站的运营能力。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融合收费站的多个运营参数,得到该收费站的服务能力以及动静态数据,从而综合确定该收费站的运营能力,也避免现有技术中计算收费站运营能力不可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确定收费站运营能力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本申请中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是一种确定收费站运营能力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收费站在交通路网中,尤其是在跨城市的城际路网中,属于重要的空间节点,随着经济的发展,跨城市的交通需求与日俱增,在收费站处发生的拥堵也越来越多,这对收费站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收费站服务能力的准确评估,不仅可以准确获取收费站的交通状态,以及实现准确的交通状态预测,同时还可以反映收费站的管理水平,从而为公共交通出行者和管理部门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然而,相关技术中确定收费站运营能力的方法不够精确,从而导致无法准确获取收费站的运营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收费站运营能力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确定收费站运营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在第一历史时间段内,距离目标收费站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车辆通行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服务能力;基于所述目标收费站所占的地理范围大小以及车道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静态画像;基于所述目标收费站的服务能力以及所述静态画像,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运营能力。可选地,在基于本申请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服务能力,包括:获取在所述第一历史时间段内,距离所述目标收费站预设距离范围内的ETC车道的第一车辆通行数据;以及,MTC车道的第二车辆通行数据,所述车辆通行数据包括车辆的通行距离以及通行时间;<br>基于所述ETC车道的第一车辆通行数据以及所述MTC车道的第二车辆通行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最长拥堵长度;基于所述目标收费站的最长拥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观测区间,所述观测区间的长度大于所述目标收费站的最长拥堵长度;根据所述目标收费站的观测区间,计算第一车辆在所述目标收费站的ETC车道对应的第一通行代价;以及,第二车辆在所述目标收费站的MTC车道对应的第二通行代价。可选地,在基于本申请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车辆在所述目标收费站的ETC车道对应的第一通行代价;以及,车辆在所述目标收费站的MTC车道对应的第二通行代价之后,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通行代价,所述第二通行代价,所述车辆在所述观测区间内的行驶距离以及各个时刻的行驶状态,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动态画像,所述行驶距离为所述车辆在所述观测区间内首次停车的位置与所述目标收费站之间的距离。可选地,在基于本申请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动态画像之后,还包括:基于所述目标收费站的动态画像,确定所述ETC车道的拥堵距离以及通行代价的对应流量关系曲线;将所述对应流量关系曲线中,所述ETC车道的极限流量作为所述目标收费站的第一动态能力;以及,基于所述目标收费站的动态画像,确定所述MTC车道的拥堵距离以及通行代价的对应流量关系曲线;将所述对应流量关系曲线中,所述MTC车道的极限流量作为所述目标收费站的第二动态能力;将所述第一动态能力与所述第二动态能力合并作为所述目标收费站的服务能力。可选地,在基于本申请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动态画像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收费站的类别信息,所述类型信息对应于主线收费站和匝道收费站的任意一种;根据所述标收费站的类别信息,所占的地理范围大小以及车道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静态画像。可选地,在基于本申请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静态画像之后,还包括:采集所述目标收费站对应的管理系数,所述管理系数包括所述目标收费站所在的天气信息、路面状态信息、收费设备信息、以及管控信息的至少一种;基于所述目标收费站的服务能力、所述静态画像以及所述管理系数,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运营能力。可选地,在基于本申请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运营能力,还包括: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在不同运营周期对应的运营能力;以及,确定与所述目标收费站同一运营类型的多个收费站的运营能力。其中,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确定收费站运营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基于在第一历史时间段内,距离目标收费站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车辆通行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服务能力;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收费站所占的地理范围大小以及车道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静态画像;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收费站的服务能力以及所述静态画像,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运营能力。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以及显示器,用于与所述存储器显示以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从而完成上述任一所述确定收费站运营能力的方法的操作。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还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取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确定收费站运营能力的方法的操作。本申请中,可以基于在第一历史时间段内,距离目标收费站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车辆通行数据,确定目标收费站的服务能力;基于目标收费站所占的地理范围大小以及车道数据,确定目标收费站的静态画像;基于目标收费站的服务能力以及静态画像,确定目标收费站的运营能力。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融合收费站的多个运营参数,得到该收费站的服务能力以及动静态数据,从而综合确定该收费站的运营能力,也避免现有技术中计算收费站运营能力不可靠的问题。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申请,其中:图1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确定收费站运营能力的方法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收费广场外的路段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判断当前时刻交通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通行代价样本分布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数据的一种确定收费站运营能力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显示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确定收费站运营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于在第一历史时间段内,距离目标收费站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车辆通行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服务能力;/n基于所述目标收费站所占的地理范围大小以及车道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静态画像;/n基于所述目标收费站的服务能力以及所述静态画像,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运营能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收费站运营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在第一历史时间段内,距离目标收费站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车辆通行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服务能力;
基于所述目标收费站所占的地理范围大小以及车道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静态画像;
基于所述目标收费站的服务能力以及所述静态画像,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运营能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服务能力,包括:
获取在所述第一历史时间段内,距离所述目标收费站预设距离范围内的ETC车道的第一车辆通行数据;以及,MTC车道的第二车辆通行数据,所述车辆通行数据包括车辆的通行距离以及通行时间;
基于所述ETC车道的第一车辆通行数据以及所述MTC车道的第二车辆通行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最长拥堵长度;
基于所述目标收费站的最长拥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观测区间,所述观测区间的长度大于所述目标收费站的最长拥堵长度;
根据所述目标收费站的观测区间,计算第一车辆在所述目标收费站的ETC车道对应的第一通行代价;以及,第二车辆在所述目标收费站的MTC车道对应的第二通行代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车辆在所述目标收费站的ETC车道对应的第一通行代价;以及,车辆在所述目标收费站的MTC车道对应的第二通行代价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通行代价,所述第二通行代价,所述车辆在所述观测区间内的行驶距离以及各个时刻的行驶状态,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动态画像,所述行驶距离为所述车辆在所述观测区间内首次停车的位置与所述目标收费站之间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收费站的动态画像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收费站的动态画像,确定所述ETC车道的拥堵距离以及通行代价的对应流量关系曲线;将所述对应流量关系曲线中,所述ETC车道的极限流量作为所述目标收费站的第一动态能力;
以及,基于所述目标收费站的动态画像,确定所述MTC车道的拥堵距离以及通行代价的对应流量关系曲线;将所述对应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宝赵骏武韩兴广郭胜敏夏曙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掌行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