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装置检测系统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7682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围装置检测系统,用以检测装设在电子装置的外围装置。外围装置包含电缆线,且电缆线具有M个第一引线,其中,M个第一引线包含第一检测引线。外围装置检测系统包含连接端口以及延迟电路。其中,连接端口具有M个第二引线,且每一第二引线分别与电缆线的第一引线其中之一相对应,其中,M个第二引线包含接地的第二检测引线,且第二检测引线用以回应第一检测引线,以产生电压信号。而延迟电路用以接收电压信号,并且经预定延迟时间后,输出延迟电压信号至电子装置。藉此,电子装置在接收延迟电压信号后,即开始检测外围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且特别涉及当每次外围装置连接于电子装置的扩充基座时,电子装置皆可正常地检测到外围装置的。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A,图1A是绘示现有技术的扩充基座1与笔记本型计算机(Notebook)2的外观视图。就目前而言,虽然笔记本型计算机2具有可随身携带的便利性,其功能却比不上桌上型计算机(Desktop)。因此,扩充基座(Docking station)1便被发展出来,提供笔记本型计算机2丰富的外围连接端口(Port),以加装其它外围装置(Peripheral device),如打印机(Printer)、扫瞄器(Scanner)等。请参阅图1B,图1B是绘示图1A中的扩充基座1与笔记本型计算机2相连接的电路示意图。举例而言,当使用者欲藉由笔记本型计算机使用打印机时,其必须将打印机的电缆线(Cable)接上扩充基座的打印连接端口(Printport),待笔记本型计算机检测到打印机,即可藉由笔记本型计算机操作打印功能。如图1B所示,现有扩充基座1的打印连接端口10具有25个引线(Pin)P1-P25,其中,第18至25引线P18-P25是相互连接到地,并且第19引线P19是用以检测打印机是否插入。现有打印机(未显示在图中)的电缆线亦具有25个引线,电缆线的每一引线分别与打印连接端口10的25个引线P1-P25其中之一相对应。当打印机电缆线的第19引线与打印连接端口10的第19引线P19相接触时,打印连接端口10便会发出检测信号,以通知笔记本型计算机2检测打印机。然而,当打印机电缆线的第19引线与打印连接端口10的第19引线P19相接触时,打印机电缆线的其它引线与打印连接端口10的其它引线有可能尚未完全接触,致使打印机无法被笔记本型计算机2检测到,造成辨识错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此外围装置检测系统是利用延迟电路,将用以通知电子装置开始检测外围装置的电压信号,经延迟时间后再输出至电子装置。藉此,当电子装置接收延迟电压信号并且开始检测外围装置时,外围装置的电缆线的所有引线已与相对应的连接端口的所有引线完全接触,致使电子装置皆可正常地检测到外围装置。根据一较佳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外围装置检测系统是用以检测装设在电子装置(Electronic apparatus)的外围装置(Peripheral device)。外围装置包含电缆线(Cable),且电缆线具有M个第一引线(Pin),其中,第一检测引线是选自M个第一引线其中之一,M为自然数。外围装置检测系统包含连接端口(Port)以及延迟电路(Delay circuit)。延迟电路是与连接端口相耦接。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连接端口具有M个第二引线,且每一M个第二引线分别与电缆线的M个第一引线其中之一相对应,其中,M个第二引线中的N个第二引线相互连接到地,第二检测引线是选自N个第二引线其中之一,且第二检测引线是用以回应第一检测引线,以产生电压信号,N为自然数。延迟电路是用以接收电压信号,并且经预定延迟时间后,输出延迟电压信号至电子装置,藉此,电子装置在接收延迟电压信号后,即开始检测外围装置。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外围装置检测系统,由于延迟电路会将用以通知电子装置开始检测外围装置的电压信号,经延迟时间后再输出至该电子装置,当电子装置接收延迟电压信号并且开始检测外围装置时,外围装置的电缆线的所有引线已与相对应的连接端口的所有引线完全接触,致使电子装置皆可正常地检测到外围装置。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专利技术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A是绘示现有技术的扩充基座与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外观视图;图1B是绘示图1A中的扩充基座与笔记本型计算机相连接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外围装置检测系统与电子装置相连接的电路示意图;以及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外围装置检测方法的流程图。附图符号说明1扩充基座; 10、30连接端口2笔记本型计算机;3外围装置检测系统32延迟电路; 4电子装置S100-S104流程步骤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图2是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外围装置检测系统3与电子装置4相连接的电路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外围装置检测系统3是用以检测装设在电子装置(Electronic apparatus)4的外围装置(Peripheral device)(未显示在图中),如打印机(Printer)、扫瞄器(Scanner)等。在此实施例中,外围装置检测系统3是设置在扩充基座(未显示在图中)中,且扩充基座是用以提供电子装置4的外围连接端口(Port),以加装其它外围装置。在此实施例中,电子装置4为笔记本型计算机(Notebook),且外围装置为打印机。打印机包含电缆线(Cable),且电缆线具有25个第一引线(Pin),其中,第一检测引线是选自25个第一引线其中之一。如图2所示,外围装置检测系统3包含连接端口(Port)30以及延迟电路(Delay circuit)32,且延迟电路32与连接端口30相耦接。连接端口30具有25个第二引线P1-P25,且每一第二引线P1-P25分别与打印机电缆线的25个第一引线其中之一相对应。连接端口30的25个第二引线P1-P25中的8个第二引线P18-P25相互连接到地,第二检测引线P19是用以响应打印机电缆线的第一检测引线(亦即打印机电缆线的第19引线),以产生电压信号,其中,此电压信号为低电压。延迟电路32是用以接收电压信号,并且经预定延迟时间后,会输出延迟电压信号至电子装置4。藉此,电子装置4在接收到延迟电压信号后,即开始检测打印机。较佳而言,预定延迟时间可设定为0.82秒。电子装置4在收到延迟电压信号后,约需0.226秒(操作系统处理时间)才会开始检测打印机。因此,当打印机电缆线的第一检测引线与连接端口30的第二检测引线P19相接触时,电子装置4会在约1秒(0.82秒+0.226秒=1.046秒)后才开始检测打印机。此外,在实际实验时,在打印机电缆线的第一检测引线与连接端口30的第二检测引线P19相接触后,一般使用者约需0.3-0.8秒的时间,以将打印机电缆线的所有引线与连接端口30的所有引线完全接触。换言之,打印机电缆线的第一检测引线与连接端口30的第二检测引线P19相接触后,有约1秒的时间让使用者可以将打印机电缆线的所有引线与连接端口30的所有引线完全接触。藉此,当每次打印机连接于电子装置4的扩充基座时,电子装置4皆可正常地检测到打印机。需注意的是,延迟电路32的电路可根据实际应用而有不同的设计,进而产生不同的预定延迟时间。请参阅图3,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外围装置检测方法的流程图。请一并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的外围装置检测方法是用以检测装设在电子装置4的外围装置。根据此较佳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外围装置检测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步骤S100当外围装置连接于电子装置时,产生电压信号;步骤S102接收电压信号,并且经预定延迟时间后,输出延迟电压信号;步骤S104接收延迟电压信号,并且开始检测外围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由于延迟电路会将用以通知电子装置开始检测外围装置的电压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围装置检测系统,用以检测装设在一电子装置的一外围装置,该外围装置包含一电缆线,该电缆线具有M个第一引线,一第一检测引线是选自该M个第一引线的其中之一,M为一自然数,该外围装置检测系统包含:一连接端口,具有M个第二引线,每一该M 个第二引线分别与该M个第一引线其中之一相对应,该M个第二引线中的N个第二引线相互连接到地,一第二检测引线是选自该N个第二引线其中之一,该第二检测引线是用以回应该第一检测引线,以产生一电压信号,N为一自然数;以及一延迟电路,与该连接端 口相耦接,用以接收该电压信号,并且经一预定延迟时间后,输出一延迟电压信号至该电子装置,藉此,该电子装置在接收该延迟电压信号后,即开始检测该外围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围装置检测系统,用以检测装设在一电子装置的一外围装置,该外围装置包含一电缆线,该电缆线具有M个第一引线,一第一检测引线是选自该M个第一引线的其中之一,M为一自然数,该外围装置检测系统包含一连接端口,具有M个第二引线,每一该M个第二引线分别与该M个第一引线其中之一相对应,该M个第二引线中的N个第二引线相互连接到地,一第二检测引线是选自该N个第二引线其中之一,该第二检测引线是用以回应该第一检测引线,以产生一电压信号,N为一自然数;以及一延迟电路,与该连接端口相耦接,用以接收该电压信号,并且经一预定延迟时间后,输出一延迟电压信号至该电子装置,藉此,该电子装置在接收该延迟电压信号后,即开始检测该外围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围装置检测系统,其中,该电压信号为一低电压。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柄贤林恩贤
申请(专利权)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