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自演化过程的电网网架规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7664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自演化过程的电网网架规划方法,以线路为研究对象,视为自适应主体,以建设成本最小,功率缺额最小以及缺电损失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多目标规划模型。通过线路主体间的合作,背叛的演化过程,最终生成一种动态模式的系统规划方案,并且与逐步扩展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出的电网规划方法能够获得更加合理的规划结果,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兼顾系统经济成本和稳定性要求,降低系统因故障造成的停电损失,从而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自演化过程的电网网架规划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自演化过程的电网网架规划方法。
技术介绍
电网规划是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预测以及电源规划对输电系统的主要网架做出发展规划,是电力系统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电网规划要考虑具体的网络拓扑结构,各待选线路都必须作为独立的决策变量来处理,因此电网规划决策变量的维数较高。其次电网规划应满足的约束条件非常复杂,其中一些约束条件不仅涉及非线性方程,甚至还涉及微分方程。因此电网规划一直是电力系统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目前,关于电网规划方法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张鑫;田春筝;宋云亭等人专利技术了一种基于电网拓扑结构可靠性指标的远期电网规划方法,考虑了网架结构和负荷分布等情况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综合相关数据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价,确定最优方案。(专利号201610946759.8)孙东磊;李雪亮;郑志杰等人专利技术了一种考虑电网结构优化的输电网扩展规划方法,优化模型以最小化规划周期内输电网规划投资成本和发电成本之和为目标并包括约束条件,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自演化过程的电网网架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在电网规划中过程中,选取线路为主体研究对象,构建主体结构。/n步骤(2):依据主体特性,确定主体接收刺激信号的范围I。/n步骤(3):确定适应程序τ。适应程序应包括受益、合作、背叛、聚集等等行为。/n步骤(4):建立适应性环境ε。在电网规划中,将电源及负荷节点设置为适应性环境。/n步骤(5):规定主体的效用函数μ。线路主体依据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来调整自身特性以求更为合理地适应实时变化的外部环境,最终得到整体网架的规划方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自演化过程的电网网架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电网规划中过程中,选取线路为主体研究对象,构建主体结构。
步骤(2):依据主体特性,确定主体接收刺激信号的范围I。
步骤(3):确定适应程序τ。适应程序应包括受益、合作、背叛、聚集等等行为。
步骤(4):建立适应性环境ε。在电网规划中,将电源及负荷节点设置为适应性环境。
步骤(5):规定主体的效用函数μ。线路主体依据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来调整自身特性以求更为合理地适应实时变化的外部环境,最终得到整体网架的规划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选定的主体结构特征如下:
所有主体结构A构成的集合Λ为适应程序的作用域。通常主体结构展现出可组合的性质,用来表示主体的聚集特性,即:



式(1)中,符号″×″是组合的含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确定的主体接收刺激信号的范围I如下:
适应性主体区分各种环境的能力是由其所能接收到的信号或者刺激的范围决定的。设在时刻t,对于主体结构A(t)∈Λ,适应系统的特定环境ε(t)通过产生信号I(t)而作用于主体。对于不同的主体结构A(t)≠A′(t)接收到的信号范围也不相同IA(t)≠IA′(t)。I通常以多信号组合的形式表示:



式(2)中,符号″×″是组合的含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确定的适应性程序如下:
对于输电线路主体来说,从连接电源与负荷间进行电力传输的过程中获得收益;若通过多条线路的连接,使得网络特性得到优化,则选定主体进行“合作”行为,反之采取“背叛”行为;若多主体间合作系数较高则进行聚集行为,即多主体聚集为复杂单主体。
适应程序对当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书强索璕马燕峰刘首文宋云亭丁剑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