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治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754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治理系统,包括若干相互连通的具有水流通道的隔水模块,设置于隔水模块内的浮岛植物模块,设置于水流通道底部的生态模块,以及电控模块;隔水模块包括至少两道具有间距的横向隔水板,横向隔水板之间设有纵向隔水板,纵向隔水板用于实现水流缓冲;纵向隔水板之间的位置、纵向隔水板与隔水模块的排放口之间的位置以及纵向隔水板与隔水模块的进水口之间的位置均设置有浮岛植物模块;采用本方案的河道治理系统,通过连通的若干隔水模块,以及设置于隔水模块之间的浮岛植物模块、生态模块,利用生态基以及浮岛植物对水流进行自然净化,实现了水流的清洁治理,能够长期使用,对于河道治理起到了突出的贡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治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河道治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治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河道污染已经成为现今日益关注的问题。居民生活垃圾、生活废水、农牧业废物等直接排入河道中,使得河道好氧性有机污染物和氮磷营养含量急剧增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发臭发黑。现今,污染河道水体治理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类方法。物理方法指疏挖底泥、机械除藻、引水冲淤和调水等,但往往此类方法治标不治本。化学方法如混凝沉淀、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石灰脱氮等方法,但该方法易造成二次污染。生态——生物法是利用培育的植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得水体得到净化。但是现有的生物法对河道的治理方式过程繁杂,由于生物浮床在水中移动困难,人们需要先利用船体将浮床主体放置在水面上,随后将植物或者接种的微生物放置在浮床主体上,操作较为复杂。而且,粗暴式地进行河底挖除、清淤,也会造成生态恶化。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治理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治理系统,包括若干相互连通的具有水流通道的隔水模块,设置于隔水模块内的浮岛植物模块,设置于水流通道底部的生态模块,以及用于实现喷泉曝氧的电控模块;所述隔水模块包括至少两道具有间距的横向隔水板,所述横向隔水板之间设有纵向隔水板,所述纵向隔水板用于实现水流缓冲;所述纵向隔水板之间的位置、纵向隔水板与隔水模块的排放口之间的位置以及纵向隔水板与隔水模块的进水口之间的位置均设置有浮岛植物模块;所述隔水模块的排放口与下一隔水模块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电控模块包括若干喷头以及曝氧机,所述喷头设置于隔水模块之间,所述曝氧机设置于水流通道底部。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隔水模块的排放口设置有若干与水流方向一致的浮岛植物模块。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浮岛植物模块包括设置于水流通道底部的基座,与基座连接的连接结构,以及用于漂浮于水面的安装座。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安装座安装有若干浮岛植物。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生态模块包括生态基,以及用于为生态基供养的曝氧机。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控模块包括设置于隔水模块之外的电控室。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控室包括水泵电机。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水泵电机的输出端与喷头连接。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喷头设置于隔水模块进水口至排放口之间的位置。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水流通道为曲线形状。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方案的河道治理系统,通过连通的若干隔水模块,以及设置于隔水模块之间的浮岛植物模块、生态模块,利用生态基以及浮岛植物对水流进行自然净化,实现了水流的清洁治理,能够长期使用,对于河道治理起到了突出的贡献。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河道治理系统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隔水模块101浮岛植物模块102生态模块103电控模块104横向隔水板105纵向隔水板106喷头A水流通道B排放口C进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河道治理系统的具体示意图,河道治理系统包括若干相互连通的具有水流通道A的隔水模块100,设置于隔水模块100内的浮岛植物模块101,设置于水流通道A底部的生态模块102,以及用于实现喷泉曝氧的电控模块103;所述隔水模块100包括至少两道具有间距的横向隔水板104,所述横向隔水板104之间设有纵向隔水板105,所述纵向隔水板105用于实现水流缓冲;其中,纵向隔水板105的作用还可以是过滤,可通过过滤网实现水中垃圾的处理。为了使浮岛植物对水流进行自然净化,所述纵向隔水板105之间的位置、纵向隔水板105与隔水模块100的排放口B之间的位置以及纵向隔水板105与隔水模块100的进水口C之间的位置均设置有浮岛植物模块101;由于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相互连通的具有水流通道的隔水模块,设置于隔水模块内的浮岛植物模块,设置于水流通道底部的生态模块,以及用于实现喷泉曝氧的电控模块;/n所述隔水模块包括至少两道具有间距的横向隔水板,所述横向隔水板之间设有纵向隔水板,所述纵向隔水板用于实现水流缓冲;/n所述纵向隔水板之间的位置、纵向隔水板与隔水模块的排放口之间的位置以及纵向隔水板与隔水模块的进水口之间的位置均设置有浮岛植物模块;/n所述隔水模块的排放口与下一隔水模块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电控模块包括若干喷头以及曝氧机,所述喷头设置于隔水模块之间,所述曝氧机设置于水流通道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相互连通的具有水流通道的隔水模块,设置于隔水模块内的浮岛植物模块,设置于水流通道底部的生态模块,以及用于实现喷泉曝氧的电控模块;
所述隔水模块包括至少两道具有间距的横向隔水板,所述横向隔水板之间设有纵向隔水板,所述纵向隔水板用于实现水流缓冲;
所述纵向隔水板之间的位置、纵向隔水板与隔水模块的排放口之间的位置以及纵向隔水板与隔水模块的进水口之间的位置均设置有浮岛植物模块;
所述隔水模块的排放口与下一隔水模块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电控模块包括若干喷头以及曝氧机,所述喷头设置于隔水模块之间,所述曝氧机设置于水流通道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模块的排放口设置有若干与水流方向一致的浮岛植物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植物模块包括设置于水流通道底部的基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耿佳
申请(专利权)人:揭阳市嵘途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