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管变径涨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744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材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直径大小和涨紧力的盘管变径涨紧装置,包括涨紧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盘管架、轴承总成、支撑腿和底座,所述盘管架的底部通过轴承总成与支撑腿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腿的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涨紧机构包含固定在盘管架中央的固定座以及对称安装在固定座两侧的第一涨紧部分和第二涨紧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将成盘管材固定住且不会散开,同时能够适用于不同盘径的管材固定,在管材使用过程中能够方便快捷的将管材抽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管变径涨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材夹具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直径大小和涨紧力的盘管变径涨紧装置,主要用于成盘的管材涨紧和固定。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小管径管材为了节约成本多是卷成盘包装运输,但是在盘管的盘径上各个管材生产厂家之间却没有统一的标准,从而造成市面上的管材出现了各种大小的盘径。这对管材的使用者造成了诸多的不便,尤其是管材的固定和整理上最为突出,原本管材在使用时一旦打开包装就会散成一片,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成卷的管材会越来越乱,最后甚至互相交错缠绕在一起无法分开。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在使用时将管材放置平面上任其随意的散开,使用时抽出管材十分不方便,在使用过程中管材因散开而缠绕在一起的话,只能人工将其一点一点的分开,耗时又耗力。这就导致市面上急需一种可以方便快捷固定成盘管材的装置,该装置正是在这种市场需求下设计而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盘管变径涨紧装置,能够有效的将成盘管材固定住且不会散开,同时能够适用于不同盘径的管材固定,在管材使用过程中能够方便快捷的将管材抽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盘管变径涨紧装置,包括涨紧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盘管架、轴承总成、支撑腿和底座,所述盘管架的底部通过轴承总成与支撑腿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腿的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涨紧机构包含固定在盘管架中央的固定座以及对称安装在固定座两侧的第一涨紧部分和第二涨紧部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涨紧部分和第二涨紧部分均包含传动丝杆、丝杆头、螺母座、连接架、撑板连接架和固定座连接架;所述丝杆头固定在竖直放置的传动丝杆的上端,所述螺母座包括穿套在传动丝杆上部的第一螺母座和穿套在传动丝杆下部的第二螺母座,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第三连接架和第四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的一端与第一螺母座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架和第四连接架的一端与第二螺母座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三连接架的另一端与固定座连接架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架和第四连接架的另一端与撑板连接架的内侧铰接,所述固定座连接架安装在固定座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涨紧部分和第二涨紧部分还包括圆弧撑板,所述圆弧撑板与撑板连接架的外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母座与第二螺母座的内螺纹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的上端卡固在轴承总成的内圈,所述盘管架与轴承总成的外圈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盘管架包含圆盘和均匀布置在圆盘周围的多根承重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涨紧机构通过传动丝杆和螺母座相互配合来进行变径,在涨紧机构的边缘加装有圆弧撑板进行涨紧力的传递,有效保护了管材的形状;通过涨紧机构变化不同的涨紧直径从而适应了不同盘径的管材,而涨紧机构又可以将管材有效的固定而不至于散开,这极大的方便了人工对管材的管理。2、整个涨紧机构安装在一个底部带有轴承传动的盘管架上,在抽出管材时可以便捷的转动,节省人力,避免了管材在使用过程中缠绕在一起,大大减轻了抽管的操作难度,用至一半的管材可以通过调节涨紧机构便捷地从盘管变径涨紧装置上拆卸下来单独保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盘管变径涨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含义为:1.丝杆头,2.传动丝杆,3.圆弧撑板,4.盘管架,5.支撑腿,6.底座,7.轴承总成,8.固定座连接架,9.撑板连接架,10.第一连接架,11.第二连接架,12.第三连接架,13.第四连接架,14.固定座,15.第一螺母座,16.第二螺母座,17.圆盘,18.承重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盘管变径涨紧装置,包括涨紧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盘管架4、轴承总成7、支撑腿5和底座6,所述盘管架4的底部通过轴承总成7与支撑腿5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腿5的下端与底座6固定连接;所述涨紧机构包含固定在盘管架4中央的固定座14以及对称安装在固定座14两侧的第一涨紧部分和第二涨紧部分。所述第一涨紧部分和第二涨紧部分均包含传动丝杆2、丝杆头1、螺母座、连接架、撑板连接架9和固定座连接架8;所述丝杆头1固定在竖直放置的传动丝杆2的上端;所述螺母座包括穿套在传动丝杆2上部的第一螺母座15和穿套在传动丝杆2下部的第二螺母座16,所述第一螺母座15与第二螺母座16的内螺纹方向相反,在传动丝杆2转动时,第一螺母座15和第二螺母座16可以沿着传动丝杆2做轴向直线运动;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架10、第二连接架11、第三连接架12和第四连接架13,所述第一连接架10和第二连接架11的一端与第一螺母座15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架12和第四连接架13的一端与第二螺母座16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架10和第三连接架12的另一端与固定座连接架8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架11和第四连接架13的另一端与撑板连接架9的内侧铰接,第一螺母座15和第二螺母座16轴向直线运动,可以带动连接架收缩或者向外张开进行变径涨紧。所述固定座连接架8安装在固定座14的一侧。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涨紧部分和第二涨紧部分还包括圆弧撑板3,所述圆弧撑板3与撑板连接架9的外侧固定连接,该圆弧撑板3可以进行涨紧力的传递,圆弧结构保护了管材的形状。所述支撑腿5的上端卡固在轴承总成7的内圈,所述盘管架4与轴承总成7的外圈固定连接。整个涨紧机构安装在盘管架4上,在抽出管材时,盘管架4可以转动,节省人力,避免了管材在使用过程中缠绕在一起,大大减轻了抽管的操作难度。如图2所示,所述盘管架4包含圆盘17和均匀布置在圆盘17周围的多根承重杆18,本实施例中承重杆18的数量为6根,用于盛放成盘的管材。工作原理如下:首先,使用工具夹持丝杆头1带动传动丝杆2转动,随着传动丝杆2的转动,第一螺母座15向上运动并且第二螺母座16向下运动,带动四根连接架收缩,涨紧直径变小,然后将成卷的盘管套在圆弧撑板3外,再反方向旋转丝杆头1,第一螺母座15向下运动并且第二螺母座16向上运动时,带动四根连接架向外张开,涨紧直径变大,带动两个圆弧撑板3逐渐贴紧在盘管内侧将其涨紧固定。在盘管架4和轴承总成7的作用下,固定在盘管架4上的成卷管材可以随意转动,可以从一侧将管材轻松的抽出;剩余不用的管材可以通过旋转丝杆头1松开涨紧机构,方便快捷的将剩余管材从盘管架4上取下。本技术通过涨紧机构变化不同的涨紧直径从而适应了不同盘径的管材,而涨紧机构又可以将管材有效的固定而不至于散开,这极大的方便了人工对管材的管理。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管变径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涨紧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盘管架、轴承总成、支撑腿和底座,所述盘管架的底部通过轴承总成与支撑腿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腿的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涨紧机构包含固定在盘管架中央的固定座以及对称安装在固定座两侧的第一涨紧部分和第二涨紧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管变径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涨紧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盘管架、轴承总成、支撑腿和底座,所述盘管架的底部通过轴承总成与支撑腿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腿的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涨紧机构包含固定在盘管架中央的固定座以及对称安装在固定座两侧的第一涨紧部分和第二涨紧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管变径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涨紧部分和第二涨紧部分均包含传动丝杆、丝杆头、螺母座、连接架、撑板连接架和固定座连接架;所述丝杆头固定在竖直放置的传动丝杆的上端,所述螺母座包括穿套在传动丝杆上部的第一螺母座和穿套在传动丝杆下部的第二螺母座,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第三连接架和第四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的一端与第一螺母座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架和第四连接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开泰龚宴涛杜立鹏刘宣刘峰张朴红刘力燕王飞闫鹏马艳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