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规则栅格数据的可视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7387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1
本申请提供一种非规则栅格数据的可视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依据待处理的非规则栅格数据的分辨率和覆盖范围,构建与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适配的规则栅格;依据所述规则栅格中每一栅格对应的区域性质,确定待赋值栅格;针对所述规则栅格中每一待赋值栅格,根据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中与所述待赋值栅格最接近的目标栅格的变量值,对所述待赋值栅格进行赋值,获得规则栅格数据;将所述规则栅格数据转换为指定数据格式后,依据转换后的所述规则栅格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本申请方案,实现了对非规则栅格数据的三维可视化呈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规则栅格数据的可视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地理信息科学
,特别涉及一种非规则栅格数据的可视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对海冰数据的可视化呈现是极地研究的内容之一。当前,各国的海冰信息服务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海冰数据,这些系统的可视化功能主要以传统的二维WebGIS(Web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地图为主,在北极地区渲染数据时形变过大,不够直观。因此,极地地区海冰数据的三维可视化呈现已成为迫切的需求。然而,通过探空观测、地面观测以及模型模拟等方式得到的海冰数据为栅格数据,且在空间上分布不均,是非规则栅格数据。在基于非规则栅格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呈现时,由于WebGIS平台提供的数据可视化接口对数据的格式和坐标系有严格要求,不规则栅格的海冰数据(包括海冰密集度数据和海冰厚度数据)在WebGIS平台上无法有效展示海冰厚度和海冰密集度的空间分布。此外,对于后续应用分析,比如通过海冰密集度数据和海冰厚度数据进行通航风险计算时,由于不同非规则栅格数据在分辨率、栅格数量、数据格式等方面差异较大,无法满足矩阵运算的需求。在相关技术中,通过空间数据的插值方法将非规则栅格数据转换为在空间上连续的规则栅格数据,从而实现在海冰信息服务平台的Cesium球形系统上进行可视化展示以及在线分析。常用的插值方法包括整体插值和局部插值两类。但是插值方法为海冰信息服务平台生成三维可视化数据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对海冰厚度数据和海冰密集度数据的插值需求仅限于海冰覆盖区域,而上述插值方法会对非规则栅格数据所在的整个矩形区域进行插值,完成插值后再对陆地区域进行掩膜裁剪,增加流量数据处理的复杂度;第二,插值方法至应用过程中,需通过插值结果反复调整插值函数的参数,知道插值结果符合一般性的空间分布情况,参数调整以来人工完成,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规则栅格数据的可视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实现对非栅格数据的可视化呈现。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非规则栅格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包括:依据待处理的非规则栅格数据的分辨率和覆盖范围,构建与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适配的规则栅格;依据所述规则栅格中每一栅格对应的区域性质,确定待赋值栅格;针对所述规则栅格中每一待赋值栅格,根据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中与所述待赋值栅格最接近的目标栅格的变量值,对所述待赋值栅格进行赋值,获得规则栅格数据;将所述规则栅格数据转换为指定数据格式后,依据转换后的所述规则栅格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构建与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适配的规则栅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其中,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包括每一栅格的空间信息和变量值。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包括至少两种待处理栅格数据;所述依据待处理的非规则栅格数据的分辨率和覆盖范围,构建与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适配的规则栅格,包括:从所述待处理栅格数据中确定最大分辨率和最大覆盖范围;确定所述最大分辨率所属的分辨率等级,以及与所述分辨率等级对应的指定分辨率;依据所述指定分辨率和所述最大覆盖范围,构建所述规则栅格。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针对所述规则栅格中每一待赋值栅格,根据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中与所述待赋值栅格最接近的目标栅格的变量值,对所述待赋值栅格进行赋值,获得规则栅格数据,包括:针对所述规则栅格中每一待赋值栅格,根据所述待赋值栅格的空间信息和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中每一栅格的空间信息,计算欧式距离;对于每一待赋值栅格,依据所述待赋值栅格对应的多个欧式距离确定最接近的栅格,作为目标栅格;依据所述目标栅格的变量值,对与所述目标栅格对应的待赋值栅格进行赋值,获得所述规则栅格数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区域性质包括海洋和陆地;所述依据所述规则栅格中每一栅格对应的区域性质,确定待赋值栅格,包括:根据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的覆盖范围,从预设的矢量地图中确定相同覆盖范围的局部矢量地图;其中,所述矢量地图指示海洋对应区域以及陆地对应区域;将所述局部矢量地图作为所述规则栅格的掩膜,确定所述规则栅格中区域性质为海洋的栅格为待赋值栅格。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非规则栅格数据的可视化装置,包括:构建模块,用于依据待处理的非规则栅格数据的分辨率和覆盖范围,构建与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适配的规则栅格;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规则栅格中每一栅格对应的区域性质,确定待赋值栅格;赋值模块,用于针对所述规则栅格中每一待赋值栅格,根据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中与所述待赋值栅格最接近的目标栅格的变量值,对所述待赋值栅格进行赋值,获得规则栅格数据;展示模块,用于将所述规则栅格数据转换为指定数据格式后,依据转换后的所述规则栅格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包括至少两种待处理栅格数据;所述构建模块,还用于:从所述待处理栅格数据中确定最大分辨率和最大覆盖范围;确定所述最大分辨率所属的分辨率等级,以及与所述分辨率等级对应的指定分辨率;依据所述指定分辨率和所述最大覆盖范围,构建所述规则栅格。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区域性质包括海洋和陆地;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的覆盖范围,从预设的矢量地图中确定相同覆盖范围的局部矢量地图;其中,所述矢量地图指示海洋对应区域以及陆地对应区域;将所述局部矢量地图作为所述规则栅格的掩膜,确定所述规则栅格中区域性质为海洋的栅格为待赋值栅格。进一步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非规则栅格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由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非规则栅格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待处理的非规则栅格数据构建适配的规则栅格后,依据规则栅格中每一栅格对应的区域性质,确定待赋值栅格,并可以针对规则栅格中每一待赋值栅格,根据非规则栅格数据中与待赋值栅格最接近的目标栅格的变量值,对待赋值栅格进行赋值,获得规则栅格数据;将规则栅格数据转换为指定数据格式后,依据转换后的规则栅格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相比插值方法,本申请方案极大地降低了实现复杂度,且避免了人工调参对可视化呈现带来的干扰,实现了非栅格数据的可视化呈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非规则栅格数据的可视化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非规则栅格数据的可视化方法的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规则栅格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依据待处理的非规则栅格数据的分辨率和覆盖范围,构建与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适配的规则栅格;/n依据所述规则栅格中每一栅格对应的区域性质,确定待赋值栅格;/n针对所述规则栅格中每一待赋值栅格,根据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中与所述待赋值栅格最接近的目标栅格的变量值,对所述待赋值栅格进行赋值,获得规则栅格数据;/n将所述规则栅格数据转换为指定数据格式后,依据转换后的所述规则栅格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规则栅格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据待处理的非规则栅格数据的分辨率和覆盖范围,构建与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适配的规则栅格;
依据所述规则栅格中每一栅格对应的区域性质,确定待赋值栅格;
针对所述规则栅格中每一待赋值栅格,根据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中与所述待赋值栅格最接近的目标栅格的变量值,对所述待赋值栅格进行赋值,获得规则栅格数据;
将所述规则栅格数据转换为指定数据格式后,依据转换后的所述规则栅格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构建与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适配的规则栅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其中,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包括每一栅格的空间信息和变量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包括至少两种待处理栅格数据;
所述依据待处理的非规则栅格数据的分辨率和覆盖范围,构建与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适配的规则栅格,包括:
从所述待处理栅格数据中确定最大分辨率和最大覆盖范围;
确定所述最大分辨率所属的分辨率等级,以及与所述分辨率等级对应的指定分辨率;
依据所述指定分辨率和所述最大覆盖范围,构建所述规则栅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规则栅格中每一待赋值栅格,根据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中与所述待赋值栅格最接近的目标栅格的变量值,对所述待赋值栅格进行赋值,获得规则栅格数据,包括:
针对所述规则栅格中每一待赋值栅格,根据所述待赋值栅格的空间信息和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中每一栅格的空间信息,计算欧式距离;
对于每一待赋值栅格,依据所述待赋值栅格对应的多个欧式距离确定最接近的栅格,作为目标栅格;
依据所述目标栅格的变量值,对与所述目标栅格对应的待赋值栅格进行赋值,获得所述规则栅格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性质包括海洋和陆地;
所述依据所述规则栅格中每一栅格对应的区域性质,确定待赋值栅格,包括:
根据所述非规则栅格数据的覆盖范围,从预设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阿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