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操作系统备用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7132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实现操作系统备用的系统,包括系统隔离模块和备用控制模块。一种实现操作系统备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为备用控制模块向系统隔离模块发送建立新子操作系统模块的命令;步骤2为系统隔离模块根据所述备用控制模块发送的命令,基于母操作系统和/或当前子操作系统模块,执行所述建立新子操作系统模块的操作;步骤3为备用控制模块保存所述新子操作系统模块相应的备用关系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实现操作系统备用的系统及方法能够立刻启用备用操作系统而不中断用户工作、并且能够实现对用户数据的实时备份以及对操作系统故障的快速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涉及一种能够立刻启用备用操作系统而不中断用户工作,并且能够实现对用户数据的实时备份,以及对操作系统故障的快速修复的,属于计算机

技术介绍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连接计算机硬件与上层软件及用户的桥梁,用于控制计算机硬件设备,管理计算机资源和数据存储访问,以及利用计算机硬件为各种应用软件提供运行环境,其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如今,越来越多的复杂应用被部署在单一的操作系统环境中,导致用户应用环境变得非常复杂,容易出现宕机等故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通过相互隔离的操作系统环境实现多应用、多用户相互隔离,并保护用户数据和隐私的安全。同时,病毒攻击、错误操作、应用程序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各种因素,使得用户应用环境更加脆弱而容易崩溃。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在通过相互隔离的操作系统环境实现多应用、多用户相互隔离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地实现备用的操作系统环境和用户数据,以便操作系统不能工作时立刻启动备用操作系统继续工作,以及实现在操作系统与其备用操作系统之间实时共享用户数据,以便操作系统不能工作时可以使用共享的用户数据继续工作。此外,在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操作系统备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隔离模块,用于执行所述备用控制模块发送的命令;备用控制模块,与所述系统隔离模块交互,用于根据用户指令向所述系统隔离模块发送基于母操作系统和/或子操作系统模块建立和/或启动新子操作系统模块的命令,并保存相应的备用关系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操作系统备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隔离模块,用于执行所述备用控制模块发送的命令;备用控制模块,与所述系统隔离模块交互,用于根据用户指令向所述系统隔离模块发送基于母操作系统和/或子操作系统模块建立和/或启动新子操作系统模块的命令,并保存相应的备用关系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隔离模块,用于监控所述子操作系统模块对动态数据的读/写访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隔离模块由外存访问控制模块和代理模块构成;所述外存访问控制模块设置于硬盘存储器的磁盘空间中,用于保存所述母操作系统的磁盘位图文件和/或所述子操作系统模块的磁盘位图文件;所述代理模块分别与所述外存访问控制模块、子操作系统模块交互,用于监控所述子操作系统模块对文件和/或数据的读/写操作,并根据所述外存访问控制模块中设定的文件和/或数据访问规则对文件和/或数据的读/写请求进行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隔离模块设置于计算机的BIOS、EFI或虚拟机的虚拟内存管理模块中,且先于所述母操作系统启动。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隔离模块设置于虚拟机的副操作系统模块中,且与所述母操作系统同时启动,或者先于所述母操作系统启动。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隔离模块设置于所述母操作系统中的操作系统内核中,或者设置于所述母操作系统中的预先设置的应用程序中,且与所述母操作系统同时启动。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控制模块设置于计算机的BIOS、EFI或虚拟机的虚拟内存管理模块中,且先于所述母操作系统启动。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母操作系统中,且在所述母操作系统启动后加载并运行。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控制模块设置于虚拟机的副操作系统或虚拟机的系统管理软件中,与所述母操作系统同时启动或先于所述母操作系统启动。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隔离模块设置于所述母操作系统和/或子操作系统模块中,且在所述母操作系统和/或子操作系统模块启动后加载并运行。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隔离模块设置于虚拟机的副操作系统中或虚拟机的系统管理软件中,与所述母操作系统同时启动或先于所述母操作系统启动。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操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软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