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以及光电混合适配器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以及光电混合适配器。
技术介绍
光纤通信方式是以光波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在光通信
中通常涉及连接器、光模块、适配器等器件。其中,连接器,是实现光纤之间连接的光无源器件,它具有光纤与光纤、光纤与有源器件、光纤与其它无源器件以及光纤与仪表之间活动连接的功能;光模块作为光纤通信中非常重要的光信号接口器件,其具有光接口与电接口,光接口与光纤连接传输光信号,电接口与外部的通信终端设备连接;适配器用于对两个连接器进行转接。现有技术中,以5G基站为代表的设备中存在大量的插接光电线路,由于光电分开设置导致连接器数量多且分为光电两类,需要一一配对正确,导致在安装维护过程中操作繁琐,且容易出现插接错误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以及光电混合适配器,以解决操作繁琐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电混合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组件(1),所述壳组件(1)包括前后贯通的容纳空间(11);/n导光组件(2),其包括尾柄(21)、插芯(22)以及光纤(23),所述插芯(22)设置在所述尾柄(21)的一端上;所述尾柄(21)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11)中;所述光纤(23)依次穿设在所述尾柄(21)与所述插芯(22)中;/n以及导电组件(3),其包括至少一个导电插针(31)以及与所述导电插针(31)连接的电缆(32);/n所述导电插针(31)与所述插芯(22)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1)的同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组件(1),所述壳组件(1)包括前后贯通的容纳空间(11);
导光组件(2),其包括尾柄(21)、插芯(22)以及光纤(23),所述插芯(22)设置在所述尾柄(21)的一端上;所述尾柄(21)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11)中;所述光纤(23)依次穿设在所述尾柄(21)与所述插芯(22)中;
以及导电组件(3),其包括至少一个导电插针(31)以及与所述导电插针(31)连接的电缆(32);
所述导电插针(31)与所述插芯(22)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1)的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针(31)至少部分的伸出所述容纳空间(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电混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针(31)设置在所述壳组件(1)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混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组件(1)包括外壳(12)、后套(13)以及尾套(14),所述外壳(12)与所述后套(13)嵌套以形成前后贯通的所述容纳空间(11),所述尾套(14)嵌套在所述后套(13)远离所述外壳(12)的一端;
所述导电插针(31)设置在所述外壳(12)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混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2)包括具有第一贯通孔(121)的壳本体(122),所述导电插针(31)设置在所述壳本体(122)的外侧面上;
所述后套(13)为具有第二贯通孔(131)的套筒;所述壳本体(122)与所述后套(13)嵌套,所述第一贯通孔(121)与所述第二贯通孔(131)贯通以形成所述容纳空间(11);
所述尾套(14)为具有第三贯通孔(141)的套筒,所述尾套(14)的侧壁形成有第二通道(142);
所述电缆(32)的一端从所述尾套(14)远离所述后套(13)的一侧穿入所述第三贯通孔(141),再通过所述第二通道(142)到达所述尾套(14)的外侧与所述导电插针(3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混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3)包括设置在所述壳本体(122)的侧壁上的固定座(34),所述固定座(34)设置有第二通孔(341),所述导电插针(31)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二通孔(341)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电混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2)包括设置在所述壳本体(122)的侧壁上的弹性卡板(125),所述弹性卡板(125)形成有供所述电缆(32)穿过的第三通道(126)。
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博,朱信海,宋梦洋,全本庆,罗勇,李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