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性能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6990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性能的检测方法,基于X射线衍射技术判断铝掺杂四氧化三钴材料性能,建立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XRD物相与其电化学性能的对应关系,可以方便地推测出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快速判断铝掺杂四氧化三钴材料本身是否合格,从而达到迅速调整其生产工艺参数的目的,提高了新型材料开发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性能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材料性能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性能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从1990年索尼公司首次产业化真正意义上的锂离子电池,钴酸锂材料由于其工作电压高、充放电结构稳定、比能量高、循环稳定性好、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大量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无人机等产品。然而当钴酸锂充电时脱出超过50%以上的锂时,会发生不可逆相变而影响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目前主要采取的方法之一是掺杂铝元素,利用铝元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来稳定钴酸锂的结构。在湿法掺铝四氧化三钴合成工艺中,由于铝元素的溶度积常数远小于钴元素的溶度积常数,因此往往容易发生铝元素掺杂不均匀的情况。公开号为CN10837317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铝元素掺杂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将铝盐络合剂混合液、钴盐溶液、沉淀剂溶液采用并流的方式进料,避免络合剂先与钴离子络合,制备得到了各元素分布均匀的材料。该材料的性能检测仅是通过电镜观察四氧化三钴球形结构表面比较光滑而判断铝的掺杂比较均一,这种判断方法主观性和偶然性较大,检测结果准确度不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1)将合成好的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样品,进行XRD测试,得到样品的物相的匹配度;/n(2)将采用步骤(1)所述的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样品作为前驱体与锂源制备得到的钴酸锂正极材料样品,进行扣电测试,得到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的保持率以及比容量;/n(3)建立标准的物相的匹配度与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的保持率以及比容量的对应关系;/n(4)将待测电化学性能的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进行XRD测试,得到待测电化学性能的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的物相的匹配度,参照标准的对应关系,即可判断待测电化学性能的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性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将合成好的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样品,进行XRD测试,得到样品的物相的匹配度;
(2)将采用步骤(1)所述的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样品作为前驱体与锂源制备得到的钴酸锂正极材料样品,进行扣电测试,得到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的保持率以及比容量;
(3)建立标准的物相的匹配度与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的保持率以及比容量的对应关系;
(4)将待测电化学性能的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进行XRD测试,得到待测电化学性能的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的物相的匹配度,参照标准的对应关系,即可判断待测电化学性能的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的物相的匹配度与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的保持率以及比容量的对应关系如下:
当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与含铝复盐的匹配值在0.7-1之间时,其对应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在循环50圈后的比容量保持率为95%以上;
当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与含铝复盐的匹配值大于1时,其对应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在循环50圈后的比容量保持率在95%以下;当与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匹配的物相中无含铝氧化物时,在同等的电压范围内其对应的比容量与无铝掺杂四氧化三钴材料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开华李炳忠戴熹马兴兴
申请(专利权)人:格林美江苏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