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密检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691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密检测系统及方法。该水密检测系统,包括:水泵、轴系密封放置待检测产品的密封腔体、真空泵以及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水泵与待检测产品管道连接,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的第一端与真空泵管道连接,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的第二端与密封腔体管道连接。通过合理设置各个部件以及各个部件的开启和关断,实现对待检测产品在水密环境下的水密性检测,同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密检测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测试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水密检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电子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电子产品的防水性能。因此在电子产品出厂的时候,厂家通常会对其进行水密性测试。目前实现水密性测试主要是通过气密性测试或水密性测试完成。其中,气密性测试为模拟水测的环境,进行腔体式或者直接式气密性测试,无须干燥。但是气密性测试还是不能完全模拟水中的复杂环境,有一定的误判存在,经过气密性测试合格的产品不能够达到百分百的产品防水;而水密性测试则是通过对产品测试所需的水进行升温加热至100℃,使水变成水蒸气,实现产品的水密性检测,但由于升温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气体变化,从而影响测试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密检测系统及方法,以实现对待检测产品在水密环境下的水密性能检测,同时保证检测结果更准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密检测系统,包括:水泵、轴系密封放置待检测产品的密封腔体、轴系密封放置待检测产品的密封腔体;所述水泵与待检测产品管道连接,所述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的第一端与真空泵管道连接,所述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的第二端与密封腔体管道连接。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气阀,所述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气阀与所述真空泵管道连接。可选的,还包括第二气阀,所述第二气阀的第一端与所述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的第一端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气阀的第二端与所述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的第二端管道连接。可选的,还包括气瓶和比例阀,所述比例阀的第一端与所述气瓶管道连接,所述比例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待检测产品管道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气瓶向所述待检测产品内充气流量。可选的,还包括第三气阀,所述比例阀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气阀与所述待检测产品管道连接。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气压传感器,与所述待检测产品管道连接。可选的,还包括进水传感器、回水传感器以及水箱;所述水泵位于所述水箱中;所述进水传感器的第一端与所述水泵管道连接,所述进水传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待检测产品管道连接,所述回水传感器的第一端与水箱管道连接,所述回水传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待检测产品管道连接。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所述进水传感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水阀与所述待检测产品管道连接,所述回水传感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水阀与所述待检测产品管道连接。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密检测方法,采用水密检测系统进行检测,该方法包括:将待检测产品轴系密封放置于密封腔体内;通过水泵向所述密封腔体内注水以及通过真空泵对所述密封腔体抽真空;通过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获取所述密封腔体内的真空气压值。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气阀,所述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气阀与真空泵管道连接;通过水泵向所述密封腔体内注水以及通过真空泵对所述密封腔体抽真空,包括:通过水泵向所述密封腔体内注水;开启所述真空泵以及所述第一气阀,通过所述真空泵对所述密封腔体抽真空。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气阀,所述第二气阀的第一端与所述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的第一端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气阀的第二端与所述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的第二端管道连接;在开启所述真空泵以及所述第一气阀的同时,还开启所述第二气阀。可选的,通过水泵向所述密封腔体内注水之后,还包括:通过进水传感器和回水传感器判断是否向待检测产品加水成功;若加水成功,则关闭所述水泵。可选的,通过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获取所述密封腔体内的真空气压值的时刻在开启所述真空泵的预设时间之后。可选的,还包括:通过所述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判断所述密封腔体内的气压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气压;在所述密封腔体内的气压小于第一预设气压时,开启气瓶;通过比例阀控制所述气瓶向所述待检测产品内充气流量。可选的,通过比例阀控制所述气瓶向所述待检测产品内充气流量,包括:根据设定时间间隔按比例向所述比例阀写入预设气压的对应数值,以使所述比例阀控制所述气瓶向所述待检测产品内充气流量;其中,写入预设气压的对应数值由数据处理模块按照如下公式得到:S=((V2-V1)/T)×△T;其中,S为写入预设气压的对应数值;V2为预设气压值;V1为初始气压值;T为完成向所述待检测产品充预设气压的预设时间;△T为每秒向所述待检测产品充气的充气量。可选的,在通过比例阀控制所述气瓶向所述待检测产品内充气流量之后,还包括:通过第一气压传感器检测所述待检测产品内的气压,判断所述待检测产品内的气压是否稳定在第二预设气压。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水密检测系统,该水密检测检测系统包括水泵、轴系密封放置待检测产品的密封腔体、真空泵以及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水泵与待检测产品管道连接,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的第一端与真空泵管道连接,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的第二端与密封腔体管道连接。通过合理设置各个部件以及各个部件的开启和关断,实现对待检测产品在水密环境下的水密性检测,同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虽然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所揭示和提示的器件结构,驱动方法和制造方法的基本概念,拓展和延伸到其它的结构和附图,毋庸置疑这些都应该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水密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水密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水密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所揭示和提示的基本概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水密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水密检测系统包括:水泵101、轴系密封放置待检测产品的密封腔体102、真空泵103以及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104;水泵101与待检测产品管道连接,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104的第一端与真空泵管道连接,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104的第二端与密封腔体管道连接。其中,将待检测产品进行水密检测所需要的水,利用水泵101经待检测产品管道抽取到轴系密封放置待检测产品的密封腔体102中,形成待检测产品进行水密检测的充水环境。利用真空泵103对密封腔体102抽真空,使密封腔体102内部形成真空环境,同时对于内部有部分残留水的密封腔体102起到干燥作用,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待检测产品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轴系密封放置待检测产品的密封腔体、真空泵以及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n所述水泵与待检测产品管道连接,所述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的第一端与真空泵管道连接,所述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的第二端与密封腔体管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轴系密封放置待检测产品的密封腔体、真空泵以及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
所述水泵与待检测产品管道连接,所述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的第一端与真空泵管道连接,所述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的第二端与密封腔体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气阀,所述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气阀与所述真空泵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气阀,所述第二气阀的第一端与所述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的第一端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气阀的第二端与所述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的第二端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瓶和比例阀,所述比例阀的第一端与所述气瓶管道连接,所述比例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待检测产品管道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气瓶向所述待检测产品内充气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气阀,所述比例阀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气阀与所述待检测产品管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气压传感器,与所述待检测产品管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传感器、回水传感器以及水箱;所述水泵位于所述水箱中;
所述进水传感器的第一端与所述水泵管道连接,所述进水传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待检测产品管道连接,所述回水传感器的第一端与水箱管道连接,所述回水传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待检测产品管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所述进水传感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水阀与所述待检测产品管道连接,所述回水传感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水阀与所述待检测产品管道连接。


9.一种水密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水密检测系统进行检测,所述方法包括:
将待检测产品轴系密封放置于密封腔体内;
通过水泵向所述密封腔体内注水以及通过真空泵对所述密封腔体抽真空;
通过气压和压差采集仪器获取所述密封腔体内的真空气压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铸张春华王振文王莹莹顾欣王锦霆
申请(专利权)人: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