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连续压缩打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688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连续压缩打包机,通过液压装置将废料压缩成体积较小的方块,再由顶出机构将金属压缩块向上顶出并从滑道滑入打包车中,多个打包车沿着轨道依次运动至滑道下方,可以进行连续的打包,工作效率更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金属连续压缩打包机,包括基座、液压装置和打包装置,基座包括有压缩槽和用于金属压缩块滑出的滑道,压缩槽中设有顶出金属压缩块的顶出机构;液压装置包括上压板、水平挤压板和侧向挤压板,上压板、水平挤压板和侧向挤压板上各设有至少一个液压油缸;打包装置包括轨道、至少一个打包车和用于驱动打包车在轨道上运动的驱动机构,轨道为环形,打包车由上部开口形成腔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连续压缩打包机
本技术涉及废料处理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连续压缩打包机。
技术介绍
金属类加工工厂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料和边角料,这些废料、边角料体积较大、密度较小,占用大量空间,因此需要进行后续的压缩打包处理,避免废料堆积过多影响工作环境,造成资源的浪费。目前,工厂一般采用液压机将废料、边角料压缩至较小体积的方块,然后再将压缩后的废料打包装袋,送至回收站或直接作为原料再次使用,现有压缩打包处理方式一般是人工将废料送至压缩容器中,在手动操作压缩机进行压缩,压缩完成后再通过吊车将压缩后的废料取出,再由工人手动撑开专用的打包袋,引导压缩后的废料放入打包袋。但是,现有压缩打包技术存在以下不足:1.现有压缩装置将金属废料压缩成块状后,需要工人操作吊车取出金属压缩块,由于金属压缩块位于深度较大的容器中,又紧贴容器壁,使得吊车的夹爪难以快速、准确的夹取金属压缩块,增大工作难度。2.现有的打包方式一般是以人力为主,需要一个或多个工人撑开专用的打包袋,在由吊车、叉车或其他工程车将压缩后的废料运送至打包位置,再由工人引导废料放入打包袋中,过程繁杂,操作难度大,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工作效率较低。3.由于压缩后的废料重量非常大,且且吊车、叉车等大型工程车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人工进行打包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对工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如何在金属废料压缩完成后对金属压缩块进行快速、安全的打包成为废料处理设备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金属连续压缩打包机,通过液压装置将废料压缩成体积较小的方块,再由顶出机构将金属压缩块向上顶出并从滑道滑入打包车中,多个打包车沿着轨道依次运动至滑道下方,可以进行连续的打包,工作效率更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连续压缩打包机,包括基座、液压装置和打包装置,所述基座包括有压缩槽和用于金属压缩块滑出的滑道,所述压缩槽中设有顶出金属压缩块的顶出机构;所述液压装置包括上压板、水平挤压板和侧向挤压板,所述上压板、水平挤压板和侧向挤压板上各设有至少一个液压油缸;所述打包装置包括轨道、至少一个打包车和用于驱动打包车在轨道上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轨道为环形,所述打包车由上部开口形成腔室。优选的,滑道位于基座前端的上表面,滑道倾斜设置,滑道在基座的外壁上形成出口。优选的,打包装置设有用于控制打包车运行和停车的感应机构。优选的,感应机构包括触发片和感应部,所述感应部设于打包车的外壁上,所述触发片与基座外壁固定连接,触发片位于滑道下方;所述感应部耦接驱动机构,当打包车运行至滑道正下方时,触发片进入感应部中,同时打包车停车。优选的,顶出机构包括托板和用于带动托板做上升和下降的升降结构。优选的,升降结构包括有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皆与托板的底部可旋转连接,第二液压缸与压缩槽前侧内壁的距离大于第一液压缸与压缩槽前侧内壁的距离。优选的,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行程大于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行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金属连续压缩打包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采用本技术金属液压打包机,通过液压油缸推动上压板、水平挤压板、侧向挤压板对废料依次进行三个方向的挤压,液压油缸的工作顺序可通过数控电脑预先设定,不仅可以减轻工人的工作量,而且可以减小压缩所用时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二、采用本技术金属液压打包机,金属废料压缩完成后形成方块状的金属压缩块,金属压缩块正好位于压缩槽中的顶出机构上,顶出机构可以将金属压缩块运出压缩槽并使金属压缩块经过滑道划入打包车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金属压缩块难以取出的弊端。三、采用本技术金属液压打包机,事先将专用的打包袋套设在多个打包车的腔室中(类似将垃圾袋套在垃圾桶中的方式),多个打包车可沿着环形的轨道循环运动,打包车运行至滑道下端时停车,然后被顶出机构顶出的金属压缩块可以直接滑落至套在打包车上的打包袋中,然后打包车将金属压缩块带至收集处,下一辆打包车紧接着运行至滑道下方,准备下一次的打包工作。打包过程无需人力的参与,连续性高,即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又有利于保护工人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图1和图2为本技术金属连续压缩打包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侧向挤压板的结构和工作方式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顶出机构和打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感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座;10、压缩槽;11、滑道;2、液压装置;20、上压板;21、水平挤压板;22、侧向挤压板;23、液压油缸;3、打包装置;30、轨道;31、打包车;310、腔室;4、顶出机构;40、托板;41、升降结构;410、第一液压缸;411、第二液压缸;5、感应机构;50、感应部;51、触发片;6、金属压缩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的金属连续压缩打包机,包括基座1、液压装置2和打包装置3,基座1包括有压缩槽10和用于金属压缩块6滑出的滑道11,压缩槽10中设有顶出金属压缩块6的顶出机构4;液压装置2包括上压板20、水平挤压板21和侧向挤压板22,上压板20、水平挤压板21和侧向挤压板22上各设有至少一个液压油缸23;打包装置3包括一个环形的轨道30和四个打包车31。上压板20后端部与压缩槽10内壁可旋转连接,上压板20可嵌入压缩槽10中且上压板20的侧壁紧贴压缩槽10的内壁,上压板20的背部设有两个液压油缸23,液压油缸23的活塞杆与上压板20的背部可旋转连接;基座1上的设有支撑台,支撑台横跨压缩槽10两侧,上压板20的液压油缸23的缸筒与支撑台可旋转连接。水平挤压板21设于压缩槽10底部,水平挤压板21的侧壁紧贴压缩槽10的内壁,水平挤压板21的后端部设有两个液压油缸23,用于驱动水平挤压板21沿着压缩槽10的槽底水平运动。如图3所示,侧向挤压板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侧向挤压板22分别设于压缩槽10前端的左右内壁中,侧向挤压板22的高度与水平挤压板21的高度相同,两个侧向挤压板22的后端部分别设有一个液压油缸23,进行压缩工作时,两个液压油缸23同时工作,推动两个侧向挤压板22相向运动。如图4所示,顶出机构4设于压缩槽10的槽底,且位于压缩槽10前端部的中间位置,顶出机构4包括托板40和升降结构41,升降结构41可带动托板40在压缩槽10中垂直上下运动。升降结构41包括有第一液压缸410和第二液压缸411,第一液压缸410和第二液压缸411的活塞杆皆与托板40的底部可旋转连接,第二液压缸411与压缩槽10前侧内壁的距离大于第一液压缸410与压缩槽10前侧内壁的距离,第二液压缸411的活塞杆行程大于第一液压缸410的活塞杆行程。滑道11由基座1的上表面向外壁倾斜设置,滑道11在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连续压缩打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液压装置(2)和打包装置(3),/n所述基座(1)包括有压缩槽(10)和用于金属压缩块(6)滑出的滑道(11),所述压缩槽(10)中设有顶出金属压缩块(6)的顶出机构(4);/n所述液压装置(2)包括上压板(20)、水平挤压板(21)和侧向挤压板(22),所述上压板(20)、水平挤压板(21)和侧向挤压板(22)上各设有至少一个液压油缸(23);/n所述打包装置(3)包括轨道(30)、至少一个打包车(31)和用于驱动打包车(31)在轨道(30)上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轨道(30)为环形,所述打包车(31)由上部开口形成腔室(3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连续压缩打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液压装置(2)和打包装置(3),
所述基座(1)包括有压缩槽(10)和用于金属压缩块(6)滑出的滑道(11),所述压缩槽(10)中设有顶出金属压缩块(6)的顶出机构(4);
所述液压装置(2)包括上压板(20)、水平挤压板(21)和侧向挤压板(22),所述上压板(20)、水平挤压板(21)和侧向挤压板(22)上各设有至少一个液压油缸(23);
所述打包装置(3)包括轨道(30)、至少一个打包车(31)和用于驱动打包车(31)在轨道(30)上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轨道(30)为环形,所述打包车(31)由上部开口形成腔室(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连续压缩打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1)位于基座(1)前端的上表面,滑道(11)倾斜设置,滑道(11)在基座(1)的外壁上形成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连续压缩打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包装置(3)设有用于控制打包车(31)运行和停车的感应机构(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连续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锐阳范晓凯林水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融合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