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分布式测量的轨道隆沉监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6857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4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测量的轨道隆沉监测装置及方法,涉及轨道监测领域,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测量杆和至少两个第二测量杆,第一测量杆和第二测量杆内部均设有倾角仪,相邻的第一测量杆端部对接且轴线沿轨道纵向分布,对应的倾角仪依次串联,用于测取轨道纵向倾角;第二测量杆沿轨道纵向依次间隔布置且轴线沿轨道横向分布,对应的倾角仪沿轨道纵向依次串联,用于测取轨道横向倾角,采用直接铺设于轨道和枕木上的分布式测斜仪装置的方法,对轨道整体变形及两轨的差异沉降进行测量,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固有缺陷,能实现对双轨二维平面的隆沉变形进行实时监测,以有效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分布式测量的轨道隆沉监测装置及方法
本公开涉及轨道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测量的轨道隆沉监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列车运行对轨道变形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当列车附近存在施工扰动(如临近基坑开挖、盾构下穿越等强扰动施工)时,需要对列车轨道进行严密监测,防止出现轨道沉降、变形过大导致工程事故。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列车运行的特殊性,监测人员无法长时间在轨行区进行人工监测,因此一般通过在轨道上粘贴反光棱镜,利用全站仪自动测量轨道的变形与隆沉。虽然这一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测量,但是其测量范围有限,测量精度受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影响较大,且不能实现连续实时测量。此外,测点离散分布于轨道两侧,无法反应出轨道的整体变形趋势;特别地,两轨道之间的差异沉降也是列车运行安全控制的关键指标之一,传统的测量技术无法直接对其进行测量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测量的轨道隆沉监测装置及方法,采用直接铺设于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分布式测量的轨道隆沉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测量杆和至少两个第二测量杆,第一测量杆和第二测量杆内部均设有倾角仪,相邻的第一测量杆端部对接且轴线沿轨道纵向分布,对应的倾角仪依次串联,用于测取轨道纵向倾角;第二测量杆沿轨道纵向依次间隔布置且轴线沿轨道横向分布,对应的倾角仪沿轨道纵向依次串联,用于测取轨道横向倾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分布式测量的轨道隆沉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测量杆和至少两个第二测量杆,第一测量杆和第二测量杆内部均设有倾角仪,相邻的第一测量杆端部对接且轴线沿轨道纵向分布,对应的倾角仪依次串联,用于测取轨道纵向倾角;第二测量杆沿轨道纵向依次间隔布置且轴线沿轨道横向分布,对应的倾角仪沿轨道纵向依次串联,用于测取轨道横向倾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测量的轨道隆沉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杆分为两组,一组第一测量杆对应一条轨道布置,其对应的倾角仪依次串联,另一组第一测量杆对应另一条轨道布置,其对应的倾角仪依次串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测量的轨道隆沉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杆和第二测量杆均为空心杆件,倾角仪位于空心杆件的中心,倾角仪对应空心杆件的两端分别引出引线,用于串联相邻空心杆件内的倾角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测量的轨道隆沉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杆的一端结构为公头、另一端结构为母头,相邻的两根第一测量杆通过端部的公头与母头对接串联,对接位置安装有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卡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测量的轨道隆沉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杆对应轨道枕木布置,第二测量杆布置在相异的枕木上,第二测量杆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亮廖少明门燕青王启民孙连勇刘孟波刘浩张锟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