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合式隐身防护装置和地面站隐身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总体地涉及隐身防护
,具体地涉及一种开合式隐身防护装置和地面站隐身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一些需要隐身防护的设备或装置,要么现有的防护壳体或防护罩无隐身伪装功能;要么现有的防护壳体或防护罩外形形状常为长方体或立方体形状,在侦察设备的侦察方向形成强雷达反射截面,不利于外形隐身;还有,现有的防护壳体或防护多为整体式结构,需要使用内部的设备或装置时,将防护壳或防护罩整体移开或者通过人工打开或闭合。集根据需要自动开合、隐身和防护于一体的隐身防护装置能极大地提升使用便利和防护隐身等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开合式隐身防护装置,它采用两瓣对开式结构结合开合驱动机构实现两瓣罩体的便利打开或闭合,同时它采用阶梯斜面外形结构降低雷达散射截面,显著提升隐身性能,并将板材设计层多层组合以综合提升防护和隐身性能;这种开合式隐身防护装置适合于地面设备或装置的隐身防护,尤其适合于地面站的隐身防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合式隐身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罩体底座(2)和罩体驱动机构;/n所述罩体(1)为包括左罩体和右罩体,所述左罩体和右罩体结构相同,两者在水平方向左右连接形成封闭舱体;/n所述左罩体和右罩体的底部均与罩体底座(2)和设置在罩体底座(2)上的罩体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左罩体和右罩体在罩体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旋转,以使左罩体和右罩体处于相对打开或闭合状态;/n所述罩体底座(2)用于支撑所述罩体(1);/n所述罩体驱动机构包括两组,分别设置在左罩体和右罩体的底部与罩体底座(2)的连接处,用于驱动所述左罩体和右罩体旋转打开或闭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合式隐身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罩体底座(2)和罩体驱动机构;
所述罩体(1)为包括左罩体和右罩体,所述左罩体和右罩体结构相同,两者在水平方向左右连接形成封闭舱体;
所述左罩体和右罩体的底部均与罩体底座(2)和设置在罩体底座(2)上的罩体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左罩体和右罩体在罩体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旋转,以使左罩体和右罩体处于相对打开或闭合状态;
所述罩体底座(2)用于支撑所述罩体(1);
所述罩体驱动机构包括两组,分别设置在左罩体和右罩体的底部与罩体底座(2)的连接处,用于驱动所述左罩体和右罩体旋转打开或闭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式隐身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驱动机构包括电机(31)、减速机(32)、第一罩体支撑座(33)、第二罩体支撑座(34)、第一中间支撑座(35)、第二中间支撑座(36)和传动轴(37);
所述电机(31)和减速机(32)为整体结构,安装在罩体底座(2)上,所述减速机(32)与传动轴(37)之间通过键连接传递动力,用于产生对传动轴(37)的转动驱动力;
所述第一罩体支撑座(33)和第二罩体支撑座(34)分别固定在左罩体或右罩体底部的两端,并与罩体底座(2)连接;所述第一中间支撑座(35)、第二中间支撑座(36)固定在左罩体或右罩体底部的中间位置;
所述传动轴(37)穿过第一罩体支撑座(33)、第一中间支撑座(35)、第二中间支撑座(36)和第二罩体支撑座(34),并与所述第一罩体支撑座(33)、第二罩体支撑座(34)固定连接,与第一中间支撑座(35)、第二中间支撑座(36)旋转连接;
所述电机(31)转动带动左罩体和/或右罩体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合式隐身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罩体和右罩体侧壁从顶部至底部为阶梯式变角斜面结构,顶面与侧壁最上部面之间的夹角,以及侧壁垂直方向各面之间夹角为第一钝角(18),所述第一钝角在148-172°范围内;
所述左罩体和右罩体侧壁水平方向的各面之间夹角为第二钝角(19),所述第二钝角在120-150°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合式隐身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罩体和右罩体的板材包括外蒙皮(11)、隐身层(12)、反射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帮辉,张翱,李广德,周永江,王义,曹义,刘世利,王江枫,陈超,陶名扬,甘沅丰,蒋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曙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六九零一部队二五分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