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生产用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671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纺布生产用打孔装置,属于无纺布装置领域,包括底座和气缸,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冲头,气缸的输出端两侧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侧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一侧有卡齿一,卡齿一的一侧均设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支撑板、立柱和框体,支撑板的一侧有齿轮一和齿轮二,齿轮一和齿轮二啮合,齿轮一又和卡齿一啮合,齿轮二的一侧通过连杆和齿轮三固定连接,框体的左右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分别设有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的一侧均设有卡齿二,卡齿二与齿轮三啮合,活动板一高于活动板二,则这样就实现了无纺布在打孔之前会被固定住,避免了工作人员用手将无纺布的两边固定,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纺布生产用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纺布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纺布生产用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无纺布在加工成指定产品的时候,有些需要对其进行打孔,由于无纺布的材质很软,在打孔的时候,需要将无纺布的两边固定住,防止在打孔的时候,无纺布会随着打孔装置一起运动,而造成打孔不完全的现象,现有是采用人为的方式,对无纺布的两边进行固定再打孔,但通过这样的方式,工作人员在操作的时候会有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因打孔装置打到手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生产用打孔装置,已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生产用打孔装置,包括底座和通过支撑板固定在底座上方的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冲头,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设有卡齿一,所述卡齿一的一侧均设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支撑板、立柱和框体,所述支撑板通过立柱固定在底座的上方,所述框体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在立柱的一侧,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有齿轮一和齿轮二,所述齿轮一和齿轮二啮合,所述齿轮一又和卡齿一啮合,所述齿轮二的一侧通过连杆和齿轮三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三设置在框体内,所述框体的左右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分别设有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所述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的一侧均设有卡齿二,所述卡齿二与齿轮三啮合,所述活动板一高于活动板二。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的一侧通过弹簧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的一侧均设有柔性滚筒。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的上侧两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活动板二上的柔性滚筒在凹槽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冲头配合使用的贯穿孔。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气缸的运动,带动冲头,实现了对无纺布打孔的工序,冲头在对无纺布打孔的时候,会带动活动板的运动,因活动板一侧的卡齿一和齿轮一是啮合的,则通过齿轮传动,最后会带动齿轮三进行转动,齿轮三的转动,会带动活动板一向下,而活动板二会做相反的运动,则这实现了对无纺布的两边夹紧,通过这样的设置,就实现了在进行打孔工序之前,无纺布的两边会受到夹紧机构的相互的夹力,将其牢牢固定住,防止在打孔的时候,出现打孔不完全的现象,避免了工作人员用手将无纺布的两边固定住,减少了事故的发生;2.通过弹簧和柔性滚筒的设置,实现了无纺布不会因夹力太大而出现损坏的现象,通过凹槽的设置,实现了无纺布在进行打孔之前,能够平稳的放置在底座上,不会出现两边不平的现象,而影响打孔的工序,通过底座上的贯穿孔,实现了打孔完之后的废料,可以掉落在外面,不会卡在打孔的槽内,方便后续的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夹紧机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夹紧机构的立体图;图中:1.底座;2.支撑板;3.气缸;301.冲头;4.固定杆;401.活动板;402.卡齿一;5.夹紧机构;501.支撑板;502.立柱;503.框体;504.支撑柱;505.齿轮一;506.齿轮二;507.连杆;508.齿轮三;509.滑槽;601.活动板一;602.活动板二;603.卡齿二;7.弹簧;8.柔性滚筒;9.凹槽;10.贯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生产用打孔装置,包括底座1和通过支撑板2固定在底座1上方的气缸3,气缸3的输出端连接有冲头301,通过气缸3的驱动带动冲头301的运动,从而实现对无纺布打孔的工序,气缸3的输出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固定杆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401,活动板401的一侧设有卡齿一402,通过气缸3的运动会带动固定板4进行运动,固定板4的运动会带动活动板401和卡齿一402运动,卡齿一402的一侧均设有夹紧机构5,夹紧机构5包括支撑板501、立柱502和框体503,支撑板501通过立柱502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框体503通过支撑柱504固定连接在立柱502的一侧,通过立柱502和支撑柱504实现了将整个夹紧机构5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支撑板501的一侧有齿轮一505和齿轮二506,齿轮一505和齿轮二506啮合,齿轮一505又和卡齿一402啮合,齿轮二506的一侧通过连杆507和齿轮三508固定连接,齿轮三508设置在框体503内,框体503的左右内壁均开设有滑槽509,滑槽509内分别设有活动板一601和活动板二602,活动板一601和活动板二602的一侧均设有卡齿二603,卡齿二603与齿轮三508啮合,活动板一601高于活动板二602,通过活动板401和卡齿一402的运动,会带动齿轮一505进行转动,齿轮一505的转动会带动齿轮二506进行转动,齿轮二506的转动会通过连杆507带动齿轮三508转动,齿轮三508和卡齿二603啮合,则齿轮三508在进行转动的时候,通过齿轮传动会将带动活动板一601和活动板二602做相对运动,从而实现了对无纺布的两边进行夹紧,实现了无需人工拉动无纺布的两边就能将无纺布拉紧,保证了打孔工序的完整性,同时减少了事故的发生。活动板一601和活动板二602的一侧通过弹簧7连接,活动板一601和活动板二602的一侧均设有柔性滚筒8,通过弹簧7和柔性滚筒8,实现了无纺布不会因夹力太大而出现损坏的现象。底座1的上侧两端开设有凹槽9,活动板二602上的柔性滚筒8在凹槽9内,实现了无纺布在进行打孔之前,能够平稳的防止在底座1上,不会因柔性滚筒8,出现无纺布放置不平的现象,而影响打孔工序。底座1上开设有与冲头301配合使用的贯穿孔10,实现了打孔完之后的废料,可以掉落在外面,不会卡在打孔的槽内,方便后续的清理。夹紧机构5将无纺布夹紧是在打孔工序进行之前,工作人员仅需控制齿轮传动的距离即可,实现了对无纺布夹紧是在打孔工序之前,防止还没对无纺布夹紧就进行打孔。本技术的一种无纺布生产用打孔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需要进行打孔的无纺布放置在底座1上,随后启动气缸3,气缸3带动冲头301对无纺布进行冲孔的工序,气缸3在进行运动的时候会带动活动板401的运动,则活动板401运动会通过卡齿一402带动齿轮一505的转动,则通过齿轮一505的齿轮传动,最后齿轮三508会进行转动,齿轮三508和卡齿二6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纺布生产用打孔装置,包括底座(1)和通过支撑板(2)固定在底座(1)上方的气缸(3),所述气缸(3)的输出端连接有冲头(301),其特征在于:/n所述气缸(3)的输出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401),所述活动板(401)的一侧设有卡齿一(402),所述卡齿一(402)的一侧均设有夹紧机构(5);/n所述夹紧机构(5)包括支撑板(501)、立柱(502)和框体(503),所述支撑板(501)通过立柱(502)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框体(503)通过支撑柱(504)固定连接在立柱(502)的一侧,所述支撑板(501)的一侧有齿轮一(505)和齿轮二(506),所述齿轮一(505)和齿轮二(506)啮合,所述齿轮一(505)又和卡齿一(402)啮合,所述齿轮二(506)的一侧通过连杆(507)和齿轮三(508)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三(508)设置在框体(503)内,所述框体(503)的左右内壁均开设有滑槽(509),所述滑槽(509)内分别设有活动板一(601)和活动板二(602),所述活动板一(601)和活动板二(602)的一侧均设有卡齿二(603),所述卡齿二(603)与齿轮三(508)啮合,所述活动板一(601)高于活动板二(6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生产用打孔装置,包括底座(1)和通过支撑板(2)固定在底座(1)上方的气缸(3),所述气缸(3)的输出端连接有冲头(301),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缸(3)的输出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401),所述活动板(401)的一侧设有卡齿一(402),所述卡齿一(402)的一侧均设有夹紧机构(5);
所述夹紧机构(5)包括支撑板(501)、立柱(502)和框体(503),所述支撑板(501)通过立柱(502)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框体(503)通过支撑柱(504)固定连接在立柱(502)的一侧,所述支撑板(501)的一侧有齿轮一(505)和齿轮二(506),所述齿轮一(505)和齿轮二(506)啮合,所述齿轮一(505)又和卡齿一(402)啮合,所述齿轮二(506)的一侧通过连杆(507)和齿轮三(508)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三(508)设置在框体(503)内,所述框体(503)的左右内壁均开设有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孝龙周敏琼赵迪辉吴建设吴岳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中逸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