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维修管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6626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用维修管钳,包括把手,把手一侧设有凸起部,把手顶端设有上钳口,凸起部设有下钳口,所述把手与所述上钳口铰接,所述上钳口顶端设有锯齿层及连接架,所述上钳口翻折后通过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把手可拆卸连接,所述下钳口设有螺纹连接杆,所述螺纹连接杆穿过所述上钳口延伸至其顶端外部,所述上钳口通过所述螺纹连接杆与所述下钳口可拆卸连接,所述凸起部内部设有容纳槽,所述下钳口一侧插入所述容纳槽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内置气压杆与滑槽的设计,可以通过调节调节气压杆,从而带动下钳口移动,方便对管道进行夹持,同时避免螺母对手造成的不适感,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维修管钳
本技术涉及管道维修
,尤其涉及一种多用维修管钳。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管钳大都是由固定钳口、活动钳口、管钳手柄、调节螺母等组成,固定钳口和管钳手柄固定在一起,管钳手柄的前端为固定钳口,固定钳口的内侧呈V形齿面,活动钳口的前端呈V形齿面。通过调节螺母带动活动钳口移动改变钳口开口量大小进行工作,其广泛应用于夹持及旋扭圆形管类工件。使用时旋转调节螺母,螺母、螺纹配合转动调整活动钳口的移动,使活动钳口相对固定钳口的开口量大小产生变化,夹持圆形管类工件。这种方式需要一直用手指调节螺母,较为麻烦,而且螺母会对手指造成不适感,同时这种管钳一般功能还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用维修管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多用维修管钳,包括把手,把手一侧设有凸起部,把手顶端设有上钳口,凸起部设有下钳口,所述把手与所述上钳口铰接,所述上钳口顶端设有锯齿层及连接架,所述上钳口翻折后通过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把手可拆卸连接,所述下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维修管钳,包括把手(6),把手(6)一侧设有凸起部(4),把手(6)顶端设有上钳口(1),凸起部(4)设有下钳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6)与所述上钳口(1)铰接,所述上钳口(1)顶端设有锯齿层(8)及连接架(91),所述上钳口(1)翻折后通过所述连接架(91)与所述把手(6)可拆卸连接,所述下钳口(2)设有螺纹连接杆(7),所述螺纹连接杆(7)穿过所述上钳口(1)延伸至其顶端外部,所述上钳口(1)通过所述螺纹连接杆(7)与所述下钳口(2)可拆卸连接,所述凸起部(4)内部设有容纳槽(401),所述下钳口(2)一侧插入所述容纳槽(401)内部,所述下钳口(2)一侧与所述容纳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维修管钳,包括把手(6),把手(6)一侧设有凸起部(4),把手(6)顶端设有上钳口(1),凸起部(4)设有下钳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6)与所述上钳口(1)铰接,所述上钳口(1)顶端设有锯齿层(8)及连接架(91),所述上钳口(1)翻折后通过所述连接架(91)与所述把手(6)可拆卸连接,所述下钳口(2)设有螺纹连接杆(7),所述螺纹连接杆(7)穿过所述上钳口(1)延伸至其顶端外部,所述上钳口(1)通过所述螺纹连接杆(7)与所述下钳口(2)可拆卸连接,所述凸起部(4)内部设有容纳槽(401),所述下钳口(2)一侧插入所述容纳槽(401)内部,所述下钳口(2)一侧与所述容纳槽(401)滑动连接,所述容纳槽(401)内部设有气压杆(9),所述气压杆(9)输出端与所述下钳口(2)连接,所述气压杆(9)一侧设有调节杆(3),所述调节杆(3)延伸至所述凸起部(4)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维修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401)一侧设有矩形滑槽(402),所述下钳口(2)设有插杆(201),所述插杆(201)插入所述容纳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祥
申请(专利权)人:睢宁县永达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