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集成的曲轴箱通风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6617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度集成的曲轴箱通风分离装置。它包括精分离装置、粗分离装置,所述精分离装置与粗分离装置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粗分离装置包括粗分离装置本体,所述粗分离装置本体包括上室和下室,所述下室设置缸体取气口,所述上室设置分离迷宫腔,所述上室和下室之间通过粗分离装置取气口连通,所述上室顶部开设粗分离装置出气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精分离装置、粗分离装置及连接管路共同组成一种高度集成的曲轴箱通风分离装置。活塞窜气直接从缸体引出,窜气流通途径大大缩短,在流通过程中窜气的温降减少,水汽凝结风险及由此导致的机油乳化风险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集成的曲轴箱通风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高度集成的曲轴箱通风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排放法规的升级,发动机曲轴箱排放物控制也越来越严,国六阶段中、重型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一般采用两级分离,包括粗分离和精分离,对活塞窜气进行分离,以减少发动机机油消耗,降低对大气或增压器压端的污染。粗分离装置一般采用气缸盖罩集成设计,也有采用飞轮壳集成设计,或者直接采用外挂式设计形式,粗分离装置中气体运动方向和回油方向一般垂直布置,互不影响,需要的布置空间较大。精分离装置主要采用机油驱动或电驱动的离心式分离装置,也可以采用滤芯式分离器、高分离效率的旋风式分离装置,以及以泵为动力的撞击式分离装置,精分离装置一般采用缸体安装方式或者外挂式安装方式。粗分离装置和精分离装置之间常采用长管路连接,窜气从曲轴箱引出后经粗分离装置分离,由长管路引入精分离装置分离。曲轴箱通风系统可以是闭式的,精分离装置分离后的气体排入增压器压端进行增压后进入燃烧室进行循环,也可以是开式的,精分离装置分离后的气体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集成的曲轴箱通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精分离装置(2)、粗分离装置(3),所述精分离装置(2)与粗分离装置(3)通过管路(4)连通;所述粗分离装置(3)包括粗分离装置本体(31),所述粗分离装置本体(31)包括上室和下室,所述下室设置缸体取气口(311),所述上室设置分离迷宫腔(313),所述上室和下室之间通过粗分离装置取气口(312)连通,所述上室顶部开设粗分离装置出气口(3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集成的曲轴箱通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精分离装置(2)、粗分离装置(3),所述精分离装置(2)与粗分离装置(3)通过管路(4)连通;所述粗分离装置(3)包括粗分离装置本体(31),所述粗分离装置本体(31)包括上室和下室,所述下室设置缸体取气口(311),所述上室设置分离迷宫腔(313),所述上室和下室之间通过粗分离装置取气口(312)连通,所述上室顶部开设粗分离装置出气口(315)。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集成的曲轴箱通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取气口(311)与缸体(1)内曲轴箱连通,所述粗分离装置取气口(312)与缸体取气口(311)连通,所述粗分离装置出气口(315)与管路(4)一端连接。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度集成的曲轴箱通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分离装置(2)设置精分离装置下底壳(21)、精分离装置上壳体(22)、精分离装置取气口(23)和精分离装置出气口(24),所述精分离装置取气口(23)与管路(4)另一端连接。


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度集成的曲轴箱通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4)与精分离装置取气口(23)、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振兴陈功军邓学勤王必璠徐敏胡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