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用的修模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658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用的修模小车,具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四周布置有旋转小轮,位于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布置有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所述左支撑架上连接有模具架,所述右支撑架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模具架,所述第一模具架与所述第二模具架结构相同配套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模具夹设在旋转小车上后进行修磨,替代了人工的搬运,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用的修模小车
本技术涉及旋转小车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用的修模小车。
技术介绍
现有将模具进行修复,采用的是人工抬起模具进行转动再打磨,其缺陷是质量低,单靠人工进行抬起转动,会因为人工的失误造成模具的磨损等一系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模具用的修模小车。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用的修模小车,具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四周布置有旋转小轮,位于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布置有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所述左支撑架上连接有第一模具架,所述右支撑架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模具架,所述第一模具架与所述第二模具架结构相同配套布置。更优化的方案是所述的一种模具用的修模小车,所述右支撑架布置在底板的延长架上,用于配合不同模具的长度。更优化的方案是所述的一种模具用的修模小车,所述左支撑架是由空心架体和第二延长架构成,所述第二延长架插入到所述空心架体内并通过螺栓进行紧固。更优化的方案是所述的一种模具用的修模小车,所述左支撑架上连接有减速器。更优化的方案是所述的一种模具用的修模小车,所述右支撑架的顶部连接有球面万向轴承。更优化的方案是所述的一种模具用的修模小车,所述左支撑架的外侧具有扶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模具夹设在旋转小车上后进行修磨,替代了人工的搬运,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生产质量。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见图1所示,本技术具有一种模具用的修模小车,具有底板1,所述底板1的四周布置有旋转小轮2,位于所述底板1的两侧分别布置有左支撑架3和右支撑架4,所述左支撑架3上连接有第一模具架5,所述右支撑架4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模具架6,所述第一模具架5与所述第二模具架6结构相同配套布置。所述右支撑架4布置在底板1的延长架7上,用于配合不同模具的长度。所述左支撑架3是由空心架体31和第二延长架32构成,所述第二延长架32插入到所述空心架体31内并通过螺栓进行紧固。所述左支撑架3上连接有减速器8。所述右支撑架4的顶部连接有球面万向轴承9。所述左支撑架3的外侧具有扶手1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将模具的一边与减速器8连接,另一侧与球迷万向轴承9转动连接。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用的修模小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底板(1),所述底板(1)的四周布置有旋转小轮(2),位于所述底板(1)的两侧分别布置有左支撑架(3)和右支撑架(4),所述左支撑架(3)上连接有第一模具架(5),所述右支撑架(4)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模具架(6),所述第一模具架(5)与所述第二模具架(6)结构相同配套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03 CN 20192213846541.一种模具用的修模小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底板(1),所述底板(1)的四周布置有旋转小轮(2),位于所述底板(1)的两侧分别布置有左支撑架(3)和右支撑架(4),所述左支撑架(3)上连接有第一模具架(5),所述右支撑架(4)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模具架(6),所述第一模具架(5)与所述第二模具架(6)结构相同配套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用的修模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架(4)布置在底板(1)的延长架(7)上,用于配合不同模具的长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毅陈森周劲东
申请(专利权)人:格瓦诺模具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