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架式檩条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651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1
一种桁架式檩条装配结构,包括:屋面檩条、安装组件及弦杆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安装上盖、承载底座及锁紧件,安装上盖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承载底座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安装上盖与承载底座相贴合时,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用于对屋面檩条进行夹紧固定,锁紧件分别与安装上盖及承载底座相螺合;弦杆组件与承载底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桁架式檩条装配结构通过设置屋面檩条、安装组件及弦杆组件,从而能够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对安装组件及弦杆组件进行连接固定,从而能够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及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桁架式檩条装配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桁架式檩条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钢桁架结构作为最适宜装配式建造的结构类型,在大跨度建筑屋盖中被广泛采用。其中桁架式檩条在整个钢屋盖总用钢量中占比较大,桁架式檩条现场安装效率决定着整个钢屋盖的施工进度。目前,在钢屋盖的建筑施工中,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对檩条、桁架等结构进行安装固定,由于需要进行高空作业,使得焊接质量难以保证,且焊接方式为刚性连接,其抗震能力较差,同时,在安装过程中不便于调节,从而影响施工效率及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及质量的桁架式檩条装配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桁架式檩条装配结构,包括:屋面檩条;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上盖、承载底座及锁紧件,所述安装上盖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承载底座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安装上盖与所述承载底座相贴合时,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用于对所述屋面檩条进行夹紧固定,所述锁紧件分别与所述安装上盖及所述承载底座相螺合;及弦杆组件,所述弦杆组件与所述承载底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多个上盖抗震条组,各所述上盖抗震条组呈环形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槽壁上,且相邻两个上盖抗震条组之间设置有缓冲间隙;在一个所述上盖抗震条组中,所述上盖抗震条组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弹性抗震条、抵持抗震条及第二弹性抗震条,所述第一弹性抗震条、所述抵持抗震条及所述第二弹性抗震条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槽壁上,所述第一弹性抗震条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形变压持凸面,所述抵持抗震条的端部设置有抵持形变压持面,所述第二弹性抗震条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形变压持凸面,所述抵持形变压持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形变压持凸面及所述第二形变压持凸面连接,所述第一形变压持凸面与所述第二形变压持凸面均为弧面结构,所述抵持形变压持面为平面结构,且所述第一形变压持凸面、所述第二形变压持凸面及所述抵持形变压持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弹性凸粒;所述第一形变压持凸面、所述第二形变压持凸面及所述抵持形变压持面分别用于对所述屋面檩条进行压持固定;当所述第一形变压持凸面对所述屋面檩条进行压持固定时,所述第一弹性抗震条向远离所述第二弹性抗震条的方向进行形变延伸;当所述第二形变压持凸面对所述屋面檩条进行压持固定时,所述第二弹性抗震条向远离所述第一弹性抗震条的方向进行形变延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抗震条远离所述第二弹性抗震条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形变导向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抗震条远离所述第一弹性抗震条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二形变导向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抗震条、所述抵持抗震条及所述第二弹性抗震条均为硅胶抗震弹性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凸粒为硅胶凸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上盖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承载底座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锁紧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均为螺纹孔,所述锁紧件为螺栓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弦杆组件包括拱上弦杆、第一拱斜腹杆、第二拱斜腹杆及连接固定件,所述第一拱斜腹杆与所述第二拱斜腹杆分别与所述拱上弦杆连接,所述连接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拱上弦杆上,所述承载底座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连接固定件通过螺接件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拱上弦杆为圆柱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桁架式檩条装配结构通过设置屋面檩条、安装组件及弦杆组件,从而能够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对安装组件及弦杆组件进行连接固定,从而能够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及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桁架式檩条装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的桁架式檩条装配结构的安装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1中的桁架式檩条装配结构的承载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关于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连接”的相关表述,也表示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连通”,流体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交换连通。一实施方式中,1、一种桁架式檩条装配结构,包括:屋面檩条、安装组件及弦杆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上盖、承载底座及锁紧件,所述安装上盖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承载底座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安装上盖与所述承载底座相贴合时,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用于对所述屋面檩条进行夹紧固定,所述锁紧件分别与所述安装上盖及所述承载底座相螺合;所述弦杆组件与所述承载底座连接。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多个上盖抗震条组,各所述上盖抗震条组呈环形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槽壁上,且相邻两个上盖抗震条组之间设置有缓冲间隙;在一个所述上盖抗震条组中,所述上盖抗震条组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弹性抗震条、抵持抗震条及第二弹性抗震条,所述第一弹性抗震条、所述抵持抗震条及所述第二弹性抗震条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槽壁上,所述第一弹性抗震条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形变压持凸面,所述抵持抗震条的端部设置有抵持形变压持面,所述第二弹性抗震条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形变压持凸面,所述抵持形变压持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形变压持凸面及所述第二形变压持凸面连接,所述第一形变压持凸面与所述第二形变压持凸面均为弧面结构,所述抵持形变压持面为平面结构,且所述第一形变压持凸面、所述第二形变压持凸面及所述抵持形变压持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弹性凸粒;所述第一形变压持凸面、所述第二形变压持凸面及所述抵持形变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桁架式檩条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屋面檩条;/n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上盖、承载底座及锁紧件,所述安装上盖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承载底座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安装上盖与所述承载底座相贴合时,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用于对所述屋面檩条进行夹紧固定,所述锁紧件分别与所述安装上盖及所述承载底座相螺合;及/n弦杆组件,所述弦杆组件与所述承载底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桁架式檩条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屋面檩条;
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上盖、承载底座及锁紧件,所述安装上盖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承载底座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安装上盖与所述承载底座相贴合时,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用于对所述屋面檩条进行夹紧固定,所述锁紧件分别与所述安装上盖及所述承载底座相螺合;及
弦杆组件,所述弦杆组件与所述承载底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式檩条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多个上盖抗震条组,各所述上盖抗震条组呈环形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槽壁上,且相邻两个上盖抗震条组之间设置有缓冲间隙;
在一个所述上盖抗震条组中,所述上盖抗震条组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弹性抗震条、抵持抗震条及第二弹性抗震条,所述第一弹性抗震条、所述抵持抗震条及所述第二弹性抗震条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槽壁上,所述第一弹性抗震条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形变压持凸面,所述抵持抗震条的端部设置有抵持形变压持面,所述第二弹性抗震条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形变压持凸面,所述抵持形变压持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形变压持凸面及所述第二形变压持凸面连接,所述第一形变压持凸面与所述第二形变压持凸面均为弧面结构,所述抵持形变压持面为平面结构,且所述第一形变压持凸面、所述第二形变压持凸面及所述抵持形变压持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弹性凸粒;所述第一形变压持凸面、所述第二形变压持凸面及所述抵持形变压持面分别用于对所述屋面檩条进行压持固定;当所述第一形变压持凸面对所述屋面檩条进行压持固定时,所述第一弹性抗震条向远离所述第二弹性抗震条的方向进行形变延伸;当所述第二形变压持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晓邱洪兴罗敏军李小茜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建筑设计院广州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