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反变形翻转胎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6457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反变形翻转胎架,包括下支座、反变形圆弧胎架、油缸和钢结构板单元,所述下支座顶部通过销轴铰接有上支座。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反变形翻转胎架,对待焊接钢板进行反变形作业,然后再进行钢结构板单元的焊接,以有效的防止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变形,减小了顶底板单元加劲焊接后的主板角度变形,避免了板单元焊接后大量的矫正工作,保证了板单元的精度要求,同时,通过螺套在螺杆上滑动,推动夹板对反变形圆弧胎架上的钢结构板单元完成装夹,操作过程简单,以满足各种大型单元板的夹装作业,维护费用底,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反变形翻转胎架
本技术涉及焊接
,具体为一种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反变形翻转胎架。
技术介绍
建筑行业、船舶行业、路桥行业中钢结构运用越来越广,涉及钢结构板单元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如高层建筑的钢结构剪力墙板、船舶船体及船舱板件、钢结构桥梁箱梁板件等等。钢结构板单元指在长度和宽度尺寸较大的钢板上密集焊接各种长条形加劲钢板或型材所组成的单元件。钢结构板单元的制作质量和制作效率对钢结构的总体质量和总体成本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业界制作钢结构板单元采用的技术均为平台手工焊接通用技术,平台焊接通用技术生产的钢结构板单元普遍产生严重的焊后挠曲变形,焊后需要大量火工校正工作,火工校正的平直度效果总是不理想,达不到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还对母材有损害,降低了钢结构板单元的抗疲劳强度;火工校正工人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低下,工程成本较大,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变形;同时,钢结构板单元在翻转胎架上的装夹,通常是在两侧多油缸驱动装夹,缺点是油缸故障率高,工装成本太高,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多油缸驱动装夹因其夹具在胎架的边缘,应用范围窄,窄板不能装夹,不利于大范围推广使用,因此需要研发一种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反变形翻转胎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现有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反变形翻转胎架,对现有的钢结构板单元焊接胎架进行改进,提供一种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反变形翻转胎架,对待焊接钢板进行反变形作业,然后再进行钢结构板单元的焊接,以有效的防止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变形,减小了顶底板单元加劲焊接后的主板角度变形,避免了板单元焊接后大量的矫正工作,保证了板单元的精度要求,同时,通过螺套在螺杆上滑动,推动夹板对反变形圆弧胎架上的钢结构板单元完成装夹,操作过程简单,以满足各种大型单元板的夹装作业,维护费用底,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反变形翻转胎架,其包括下支座、反变形圆弧胎架、油缸和钢结构板单元,所述下支座顶部通过销轴铰接有上支座,所述上支座顶部设置有所述反变形圆弧胎架,所述反变形圆弧胎架内腔对称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内腔贯穿多个螺杆,所述螺杆外侧壁均对称螺接有螺套,所述反变形圆弧胎架侧壁铰接所述油缸的一端,所述下支座的侧壁铰接所述油缸的另一端,两个所述夹板内侧壁夹持有所述钢结构板单元,所述钢结构板单元位于所述反变形圆弧胎架上方。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反变形翻转胎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套侧壁设置有防滑纹。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反变形翻转胎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套位于所述夹板外侧壁。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反变形翻转胎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反变形圆弧胎架左右侧壁开通多个和所述螺套相配合的开孔。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反变形翻转胎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板底部通过滑轮滑动在所述反变形圆弧胎架内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现有的钢结构板单元焊接胎架进行改进,提供一种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反变形翻转胎架,对待焊接钢板进行反变形作业,然后再进行钢结构板单元的焊接,以有效的防止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变形,减小了顶底板单元加劲焊接后的主板角度变形,避免了板单元焊接后大量的矫正工作,保证了板单元的精度要求,同时,通过螺套在螺杆上滑动,推动夹板对反变形圆弧胎架上的钢结构板单元完成装夹,操作过程简单,以满足各种大型单元板的夹装作业,维护费用底,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夹板夹持钢结构板单元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夹板夹持钢结构板单元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下支座100、反变形圆弧胎架200、油缸300、钢结构板单元400、销轴110、上支座120、夹板210、螺杆220、螺套230、滑轮24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反变形翻转胎架,在使用过程中,对现有的钢结构板单元焊接胎架进行改进,提供一种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反变形翻转胎架,对待焊接钢板进行反变形作业,然后再进行钢结构板单元的焊接,以有效的防止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变形,减小了顶底板单元加劲焊接后的主板角度变形,避免了板单元焊接后大量的矫正工作,保证了板单元的精度要求,同时,通过螺套在螺杆上滑动,推动夹板对反变形圆弧胎架上的钢结构板单元完成装夹,操作过程简单,以满足各种大型单元板的夹装作业,维护费用底,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请参阅图1至图4,包括下支座100、反变形圆弧胎架200、油缸300和钢结构板单元400;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所述下支座100顶部通过销轴110铰接有上支座120,所述上支座120顶部设置有所述反变形圆弧胎架200;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4,反变形圆弧胎架200具有夹板210、螺杆220和螺套230,具体的,所述反变形圆弧胎架200内腔对称设置有夹板210,所述夹板210内腔贯穿多个螺杆220,所述螺杆220外侧壁均对称螺接有螺套230,所述螺套230侧壁设置有防滑纹,所述螺套230位于所述夹板210外侧壁,所述反变形圆弧胎架200左右侧壁开通多个和所述螺套230相配合的开孔,所述夹板210底部通过滑轮240滑动在所述反变形圆弧胎架200内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反变形翻转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座(100)、反变形圆弧胎架(200)、油缸(300)和钢结构板单元(400),所述下支座(100)顶部通过销轴(110)铰接有上支座(120),所述上支座(120)顶部设置有所述反变形圆弧胎架(200),所述反变形圆弧胎架(200)内腔对称设置有夹板(210),所述夹板(210)内腔贯穿多个螺杆(220),所述螺杆(220)外侧壁均对称螺接有螺套(230),所述反变形圆弧胎架(200)侧壁铰接所述油缸(300)的一端,所述下支座(100)的侧壁铰接所述油缸(300)的另一端,两个所述夹板(210)内侧壁夹持有所述钢结构板单元(400),所述钢结构板单元(400)位于所述反变形圆弧胎架(200)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反变形翻转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座(100)、反变形圆弧胎架(200)、油缸(300)和钢结构板单元(400),所述下支座(100)顶部通过销轴(110)铰接有上支座(120),所述上支座(120)顶部设置有所述反变形圆弧胎架(200),所述反变形圆弧胎架(200)内腔对称设置有夹板(210),所述夹板(210)内腔贯穿多个螺杆(220),所述螺杆(220)外侧壁均对称螺接有螺套(230),所述反变形圆弧胎架(200)侧壁铰接所述油缸(300)的一端,所述下支座(100)的侧壁铰接所述油缸(300)的另一端,两个所述夹板(210)内侧壁夹持有所述钢结构板单元(400),所述钢结构板单元(400)位于所述反变形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昊天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飞达杭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