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交叠复合结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641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交叠复合结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在纬平针组织结构基础上,通过袋状组织结构左右不同方向开口的编织和针位间变化,使线圈间交叉扭位;将目标线圈与原始线圈进行奇数针错位重叠,使得针织物的表面凸显出立体交叠复合结构的花样,交叠后形成的花样浮于织物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立体交叠复合结构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和视觉效应,并且能够完全替代手工翻折缝合制作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交叠复合结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纺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立体交叠复合结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技术介绍
多年以来,在针织产品生产企业中,交叠复合结构产品的设计制作都是由人工后期按照标记点进行面料剪裁、翻折后,再按照交叠轨迹平行线手工进行缝合,这种传统制作方法存在用工量大、花样品种单一、缝制速度慢、产品风格不协调等缺点,给批量生产造成瓶颈,增加了生产加工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交叠复合结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制备的立体交叠复合结构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和视觉效应,并且能够完全替代手工翻折缝合制作过程。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立体交叠复合结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在纬平针组织结构基础上,通过袋状组织结构左右不同方向开口的编织和针位间变化,使线圈间交叉扭位;将目标线圈与原始线圈进行奇数针错位重叠,使得针织物的表面凸显出立体交叠复合结构的花样,交叠后形成的花样浮于织物表面。进一步,将纬平针前床线圈做基底线圈,袋状组织结构与纬平针组织结构呈上下对角形式排列。进一步,编织袋状组织结构时,初始行起针针位为针对齿,即L0.0针位,前后针床起针编织四平组织线圈,构成袋状底边为死口状态。进一步,在成圈三角作用下,织针出针高度3/4,当新的纱线被垫到舌针的针舌上后,针舌在旧线圈的作用下向上关闭,形成封闭的针口,促使新的纱线弯曲成的新线圈与旧线圈相互串联起来,形成纬平针组织结构;袋状组织结构左右不同方向开口根据编织顺序实现,当机头带导纱器从左向右行进时,编织方向为:后床线圈、前床线圈、前床线圈、后床线圈,所编袋状组织为左开口;当机头带导纱器从右向左行进时,编织方向为:后床线圈、前床线圈、前床线圈、后床线圈,所编袋状组织为右开口;或当机头带导纱器从左向右行进时,编织方向为:前床线圈、前床线圈、后床线圈、后床线圈,所编袋状组织为右开口;线圈间交叉扭位,利用前后针床相对织针的移圈针将线圈转移,而同一针床的相邻针之间的线圈转移则是通过与横移针床相结合来完成。进一步,当袋状组织为左开口时,交叠后花样的线圈方向为从左向右叠合;当袋状组织为右开口时,交叠后花样的线圈方向为从右向左叠合。进一步,前后两个针床之间相对位置的横向移动,针位间发生变化,出针高度4/4形成线圈翻针,出针高度1/4接走翻针上的线圈,完成线圈间交叉扭位。将袋状组织的目标线圈与纬平针组织的原始线圈进行奇数针错位重叠,当袋状组织左侧开口时,执行从左侧向右侧进行线圈重叠;当袋状组织右侧开口时,执行从右侧向左侧进行线圈重叠。进一步,将相邻袋状组织前床线圈的第1针与纬平针组织的最后1针线圈重叠,袋状组织前床线圈的第2针与纬平针组织的倒数第2针线圈重叠,依照此方式完成袋状组织前床线圈的最后1针与纬平针组织的第1针线圈重叠;袋状组织前床线圈按照180度平角叠于纬平针组织中,从而形成立体交叠结构;袋状组织前床线圈经过180度扭位后,与纬平针组织结构重叠。进一步,通过电脑横机的最大摇床针数来确定交叠位置的宽度。进一步,在交叠线圈之前,首先将纬平针前床线圈翻针到后床,以使纬平针组织结构与袋状组织结构的线圈在相互摇床错位时不会被拉扯破裂;然后再将袋状组织前床线圈以1针、3针、5针、7针、9针、11针奇数针错位重叠到后床,与后床线圈共同构成叠合过程。进一步,在交叠线圈之后,后床编织1行线圈后再翻回到前床,成为下一组交叠结构的基底线圈。本专利技术技术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立体交叠复合结构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和视觉效应,并且能够完全替代手工翻折缝合制作过程,且不增加任何附加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满足产品设计的思路。本专利技术可以编织出长短大小、交叠角度不同的复合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立体交叠复合结构的组织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袋状组织结构、纬平针组织结构的交叠编织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从左向右交叠编织立体交叠复合结构针织物的工艺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从右向左交叠编织立体交叠复合结构针织物的工艺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充分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和再现。立体交叠复合结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在纬平针组织结构基础上,通过袋状组织结构左右不同方向开口的编织和针位间变化,使线圈间交叉扭位;在成圈三角作用下,织针出针高度3/4,当新的纱线被垫到舌针的针舌上后,针舌在旧线圈的作用下向上关闭,形成封闭的针口,促使新的纱线弯曲成新的线圈而与旧线圈相互串联起来,形成纬平针组织结构。袋状组织结构左右不同方向开口可根据编织顺序实现,当机头带导纱器从左向右行进时,编织方向为:后床线圈→前床线圈→前床线圈→后床线圈,所编袋状组织为左开口。当机头带导纱器从右向左行进时,编织方向为:后床线圈→前床线圈→前床线圈→后床线圈,所编袋状组织为右开口;或当机头带导纱器从左向右行进时,编织方向为:前床线圈→前床线圈→后床线圈→后床线圈,所编袋状组织为右开口。线圈间交叉扭位,利用前后针床相对织针的移圈针将线圈转移,而同一针床的相邻针之间的线圈转移则是通过与横移针床相结合来完成。将纬平针前床线圈做基底线圈,袋状组织结构与纬平针组织结构呈上下对角形式排列。步骤2:将目标线圈与原始线圈进行奇数针错位重叠,使得针织物的表面凸显出立体交叠复合结构的花样,交叠后形成的花样浮于织物表面。前后两个针床之间相对位置的横向移动,针位间发生变化,出针高度4/4形成线圈翻针,出针高度1/4接走翻针上的线圈,完成线圈间交叉扭位。将袋状组织的目标线圈与纬平针组织的原始线圈进行奇数针错位重叠,当袋状组织左侧开口时,执行从左侧向右侧进行线圈重叠;当袋状组织右侧开口时,执行从右侧向左侧进行线圈重叠。将相邻袋状组织前床线圈的第1针与纬平针组织的最后1针线圈重叠,袋状组织前床线圈的第2针与纬平针组织的倒数第2针线圈重叠,……以此类推,完成袋状组织前床线圈的最后1针与纬平针组织的第1针线圈重叠,袋状组织前床线圈按照180度平角叠于纬平针组织中,从而形成立体交叠结构。由于袋状组织前床线圈经过180度扭位后,与纬平针组织结构重叠,所以针位只能按照奇数针错位重叠,而不可以按照偶数针错位重叠。编织针织物的电脑横机至少具有前后相向的一对针床,且针床间最少有一块针床可以向左或向右错位摇床;电脑横机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功能,可以单系统编织或者双系统编织,提高编织效率;电脑横机的最大摇床针数是决定交叠位置宽度的关键因素。如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中立体交叠复合结构的组织结构示意图。A部分表示袋状组织结构,B部分表示纬平针组织结构。A部分袋状组织结构与B部分纬平针组织结构间隔排列,平针组织结构或者袋状组织结构对角形式排列。袋状组织结构左右任意一侧为开口状态,便于线圈叠合过程的实施。如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中袋状组织结构、纬平针组织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交叠复合结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纬平针组织结构基础上,通过袋状组织结构左右不同方向开口的编织和针位间变化,使线圈间交叉扭位;将目标线圈与原始线圈进行奇数针错位重叠,使得针织物的表面凸显出立体交叠复合结构的花样,交叠后形成的花样浮于织物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交叠复合结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纬平针组织结构基础上,通过袋状组织结构左右不同方向开口的编织和针位间变化,使线圈间交叉扭位;将目标线圈与原始线圈进行奇数针错位重叠,使得针织物的表面凸显出立体交叠复合结构的花样,交叠后形成的花样浮于织物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交叠复合结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纬平针前床线圈做基底线圈,袋状组织结构与纬平针组织结构呈上下对角形式排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交叠复合结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编织袋状组织结构时,初始行起针针位为针对齿,即L0.0针位,前后针床起针编织四平组织线圈,构成袋状底边为死口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或者3所述的立体交叠复合结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成圈三角作用下,织针出针高度3/4,当新的纱线被垫到舌针的针舌上后,针舌在旧线圈的作用下向上关闭,形成封闭的针口,促使新的纱线弯曲成的新线圈与旧线圈相互串联起来,形成纬平针组织结构;袋状组织结构左右不同方向开口根据编织顺序实现,当机头带导纱器从左向右行进时,编织方向为:后床线圈、前床线圈、前床线圈、后床线圈,所编袋状组织为左开口;当机头带导纱器从右向左行进时,编织方向为:后床线圈、前床线圈、前床线圈、后床线圈,所编袋状组织为右开口;或当机头带导纱器从左向右行进时,编织方向为:前床线圈、前床线圈、后床线圈、后床线圈,所编袋状组织为右开口;线圈间交叉扭位,利用前后针床相对织针的移圈针将线圈转移,而同一针床的相邻针之间的线圈转移则是通过与横移针床相结合来完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交叠复合结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袋状组织为左开口时,交叠后花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泉董瑞兰丁慧乔建成郭建丽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