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材精整线矫直上料台架的上料拨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629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棒材精整线矫直上料台架的上料拨料装置,包括安装在台架上的滑道和第一拨料装置,所述滑道后端高度低于所述滑道前端,所述滑道后端靠近所述拨料装置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槽口向上,所述凹槽内安装有表面平整的耐磨块。所述耐磨块为长方体,所述耐磨块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台架上还安装有第二拨料装置,所述第二拨料装置与所述第一拨料装置分别设于所述滑道两侧,棒材沿所述滑道前端向后端依次经过第二拨料装置装置、耐磨块和第一拨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滑道上开设凹槽放置表面平整的耐磨块,因使用形成磨损、凹坑时,只需更换耐磨块即可,减少人工干预,有效提高了整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棒材精整线矫直上料台架的上料拨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棒材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棒材精整线矫直上料台架的上料拨料装置。
技术介绍
轧钢行业的生产过程中,棒材成品经过定尺冷剪剪切,通过辊道输送机和卸料小车运输到精整线上,精整是特钢产品质量控制的最后一道工序,是保证钢材质量、提高产品档次的重要手段。棒材精整线生产的工艺流程中,矫直机设备用于第一道精整工序,对保证棒材的直线度、方便后续工序处理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棒材处理后需要经由台架上的滑道进入下一道工序,而棒材在滑道上滚动时在拨料的位置,滑道很容易磨损从而形成凹坑,经常发生棒材滚不到点位就卡住的情况,导致拨料装置难以拨到,从而需要人工干预,这种凹坑需进行停机堆焊打磨,费时费力,影响生产节奏,降低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材精整线矫直上料台架的上料拨料装置,通过在滑道上开设凹槽放置表面平整的耐磨块,因使用形成磨损、凹坑时,只需更换耐磨块即可,减少人工干预,有效提高了整体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棒材精整线矫直上料台架的上料拨料装置,包括安装在台架上的滑道和第一拨料装置,所述滑道后端高度低于所述滑道前端,所述滑道后端靠近所述拨料装置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槽口向上,所述凹槽内安装有表面平整的耐磨块,所述耐磨块上表面与所述滑道端面齐平,所述凹槽的槽边高度低于所述耐磨块的高度。在滑道上位于拨料附近容易磨损形成凹坑的位置开设凹槽,在凹槽中放置可随时更换的耐磨块,耐磨块只需高于凹槽的槽边,便可将原先滑道的磨损转移至耐磨块,无需停机后再堆焊打磨,磨损时只需更换耐磨块即可,减少人工干预的时间,提高生产的效率。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耐磨块为长方体,所述耐磨块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台架上还安装有第二拨料装置,所述第二拨料装置与所述第一拨料装置分别设于所述滑道两侧,棒材沿所述滑道前端向后端依次经过第二拨料装置装置、耐磨块和第一拨料装置。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二拨料装置包括辅助拨料板和驱动机构,所述辅助拨料板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台架上且可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辅助拨料板的端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汽缸,所述汽缸固定在机架下方,所述汽缸的活塞杆连接至所述辅助拨料板靠近所述滑道前端的端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滑道后端设有接料装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有:(1)在滑道上位于拨料附近容易磨损形成凹坑的位置开设凹槽,在凹槽中放置可随时更换的耐磨块,凹槽的槽边高度只需低于耐磨块的高度,便可将原先滑道的磨损转移至耐磨块,无需停机后再堆焊打磨,磨损时只需更换耐磨块即可,减少人工干预的时间,提高生产的效率。(2)耐磨块设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在发现耐磨块有磨损时,可将耐磨块换向放置即可继续使用,操作简便。(3)在耐磨块侧设置第二拨料装置,相对于第一拨料装置棒材先滚动到该位置,以便在棒材滚到耐磨块处受到影响或因棒材自身直度问题卡住时,可辅助拨料使棒材继续下滚,减少人工对每根棒材进行的干预。(4)辅助拨料板用于拨料,汽缸用于带动辅助拨料板,使辅助拨料板以旋转轴支撑件为轴心转动形成倾斜角度,靠近滑道前端的一端升起从而顶起棒材继续向滑道后端滚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台架;2-滑道、21-第一滑道、22-第二滑道;3-第一拨料装置;4-凹槽;5-耐磨块;6-驱动机构;7-接料装置;8-转轴;9-辅助拨料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1:棒材精整线矫直上料台架1的上料拨料装置,包括安装在台架1上的滑道2和第一拨料装置3,所述滑道2后端高度低于所述滑道2前端,所述滑道2后端靠近所述拨料装置的位置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槽口向上,所述凹槽4内安装有表面平整的耐磨块5,所述耐磨块5上表面与所述滑道2端面齐平,所述凹槽4的槽边高度低于所述耐磨块5的高度。所述耐磨块5上表面高于所述凹槽4槽边使得棒材滚动时的力分散在耐磨块5上,而不直接触碰槽边。为了充分利用材料,将所述耐磨块5设为长方体,所述耐磨块5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使用过程中有磨损时只需将耐磨块5换向放置即可,耐磨块5的四面均可使用。本方案中,相较于现有装置所述滑道2后端与所述滑道2前端的夹角增加5度。所述台架1上还安装有第二拨料装置,所述第二拨料装置与所述第一拨料装置3分别设于所述滑道2两侧,棒材沿所述滑道2前端向后端依次经过第二拨料装置装置、耐磨块5和第一拨料装置3。所述第二拨料装置包括辅助拨料板和驱动机构6,所述辅助拨料板通过转轴8安装在所述台架1上且可绕所述转轴8转动,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汽缸,所述汽缸的活塞杆连接至所述辅助拨料板靠近所述滑道2前端的端部,汽缸运作时辅助拨料板可在活塞杆的推动下以旋转轴8为轴心进行转动。本方案中,所述滑道2后端连接有接料装置7和输送辊道,所述第二拨料装置和所述第一拨料装置3之间还设有限位挡板。所述接料装置包括接料钩、液压油缸和旋转轴,所述接料钩由连接部和接料臂组成,所述连接部的一端通过所述旋转轴固定在所述台架上并与所述旋转轴转动配合,所述旋转轴设于所述滑道下方,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固定有接料臂,所述液压油缸的伸缩杆连接至所述接料臂下端,所述液压油缸安装在地面上。具体使用方式:滑道2具有倾斜的角度,棒材沿滑道2前端向下滚落至耐磨块5处,启动汽缸,汽缸升起时辅助拨料板位于所述滑道2前端的端部沿转轴8转动升起至位置高于耐磨块5,使得滚落的棒材得以继续向滑道2后端的方向滚动至第一拨料装置3,在第一拨料装置3的工作下送入接料装置7,汽缸回缩时辅助拨料板回复至原状低于所述滑道2上表面。当耐磨块5表面具有磨损痕迹形成凹坑,取出耐磨块5翻转侧面后放入凹槽4中继续使用。实施例2:为了进一步便于取换耐磨块5,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改进,所述滑道2分为两段、由第一滑道212和安装所述耐磨块5的第二滑道222组成,所述第二滑道222前端与所述第一滑道212的后端并行,所述凹槽4贯通至所述第二滑道222前端端面与外界连通,更换耐磨块5时可直接从所述第二滑道222前端端面取出。所述耐磨块5上还开设有孔,便于使用辅助工具插入孔中取出耐磨块5。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棒材精整线矫直上料台架(1)的上料拨料装置,包括安装在台架(1)上的滑道(2)和第一拨料装置(3),所述滑道(2)后端高度低于所述滑道(2)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2)后端靠近所述拨料装置的位置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槽口向上,所述凹槽(4)内安装有表面平整的耐磨块(5),所述耐磨块(5)上表面与所述滑道(2)端面齐平,所述凹槽(4)的槽边高度低于所述耐磨块(5)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棒材精整线矫直上料台架(1)的上料拨料装置,包括安装在台架(1)上的滑道(2)和第一拨料装置(3),所述滑道(2)后端高度低于所述滑道(2)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2)后端靠近所述拨料装置的位置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槽口向上,所述凹槽(4)内安装有表面平整的耐磨块(5),所述耐磨块(5)上表面与所述滑道(2)端面齐平,所述凹槽(4)的槽边高度低于所述耐磨块(5)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精整线矫直上料台架(1)的上料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块(5)为长方体,所述耐磨块(5)的横截面为正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材精整线矫直上料台架(1)的上料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架(1)上还安装有第二拨料装置,所述第二拨料装置与所述第一拨料装置(3)分别设于所述滑道(2)两侧,棒材沿所述滑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军颜崇林葛盼亚周玉国李维勇张明朱万里卜坤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利淮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