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梯厢门和厅门之间的联动装置和电梯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598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梯厢门和厅门之间的联动装置和电梯系统。该联动装置包括:连杆机构;连接至所述连杆机构的第一门刀和第二门刀;以及促动所述连杆机构以使得所述第一门刀和第二门刀在收缩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的促动机构;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平行地布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各自包括连杆主体和滑动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所述连杆主体枢转连接至所述厢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所述滑动件能够沿对应连杆主体限定的通道滑动,并且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滑动件各自包括与所述第一门刀枢转连接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二门刀枢转连接的第二端。根据实施例的联动装置提高电梯厢门和厅门的同步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梯厢门和厅门之间的联动装置和电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梯厢门和厅门之间的联动装置以及具有其的电梯系统。
技术介绍
在常见的电梯系统中,电梯轿厢包括厢门而每一层的层厅各自包括厅门。为保证电梯的安全性,层厅的厅门需在轿厢处于该层时才能打开。常见的设计有在轿厢的厢门上设置联动装置,联动装置可在轿厢停靠在某层时使轿厢厢门和该层的层厅的厅门耦合,并使得层厅厅门由轿厢厢门驱动来打开和关闭。在该耦合过程中,如联动装置完成耦合之前轿厢厢门首先移动,则可能导致轿厢厢门锁钩的移动轨迹的改变,而导致轿厢厢门无法解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梯厢门和厅门之间的联动装置,其包括:连杆机构;连接至所述连杆机构的第一门刀和第二门刀;以及促动所述连杆机构以使得所述第一门刀和第二门刀在收缩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的促动机构;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平行地布置,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各自包括连杆主体和滑动件,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所述连杆主体枢转连接至所述厢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所述滑动件能够沿对应连杆主体限定的通道滑动,并且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滑动件各自包括与所述第一门刀枢转连接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二门刀枢转连接的第二端。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包括所述滑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杆部,如圆柱形杆部,所述杆部配合至所述连杆主体的对应形状的通道中。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滑动件的支撑弹簧。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弹簧围绕所述滑动件的杆部,所述支撑弹簧的第一端抵靠所述滑动件的第一端,所述支撑弹簧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通道中,所述通道包括第一部分和靠近所述滑动件的第一端并具有较大直径的第二部分,所述支撑弹簧的第二端抵靠所述通道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交界处的平台。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杆主体各自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杆主体的第一端枢转连接到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杆主体的第二端枢转连接到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包括上端以与所述促动机构连接。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促动机构包括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枢转连接至厢门并且所述第五连杆的第一端连接至皮带轮促动器,所述第五连杆的第二端枢转连接至所述第四连杆的促动端。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连杆还包括下端,所述第四连杆的下端和所述厢门之间还设置有拉簧。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联动装置还包括止挡构件,所述止挡构件固定至所述厢门上,并且所述止挡构件布置成在所述第一门刀和第二门刀处于展开位置时抵靠所述第一连杆和/或第二连杆的滑动件以阻止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连杆主体的滑动。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挡构件包括具有弹性端部,在所述第一门刀和第二门刀处于展开位置时,所述止挡构件的弹性端部抵靠所述滑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杆部,使得所述杆部被夹紧在所述止挡构件的弹性端部和所述连杆主体的凸台之间。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杆主体包括扁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限定所述通道并且所述凸起部具有位于所述通道一侧的缺口,使所述滑动件的杆部的一部分露出,所述止挡构件作用于所述杆部的该部分上。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梯系统,所述电梯系统包括根据各个实施例所述的联动装置。附图说明下文将结合附图解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梯系统在门关闭和部分开启时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联动装置的前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联动装置的前视图,其中门刀被去除以示出连杆机构;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联动装置的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其中门刀被去除以示出连杆机构;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联动装置的局部立体图,其中门刀被去除以示出连杆机构;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联动装置的第一连杆的连杆主体的立体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联动装置的第一连杆的滑动件的立体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联动装置的第一连杆的连杆主体的剖视图;图10至图1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联动装置和常规联动装置在距两侧间隙不均时的展开过程演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参考图1和图2,示出了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电梯厢门和厅门之间的联动装置可应用于其中的电梯系统。图1示出了处于垂直井道90中的电梯轿厢99。电梯轿厢具有厢门1,其由门操作器91和皮带驱动器92,或其他装置驱动而开启和关闭。随电梯停靠在不同楼层,电梯轿厢的厢门1可与不同楼层的厅门对准,例如图1中的厅门93。用于电梯轿厢的厢门1和厅门93之间的联动装置94布置在轿厢厢门上,如轿厢厢门为挂门时,则联动装置94可布置在厢门的门头上。该联动装置94可在图1所示的收缩位置和图2所示的展开位置之间切换,在收缩位置上,厢门1的联动装置94与厅门93的突出部分95,96分开(下文以门球为例,在备选实施例中,突出部分95,96可采用其他形式),其间存在间隙G1和G2,以允许轿厢在垂直方向上上升或下降。如图2所示,在展开位置上,厢门1的联动装置94展开以与厅门93的突出部分95,96耦合,使得厢门1的开启能够带动厅门93开启。在电梯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厢门1和厅门93始终保持耦合,直到电梯门关闭,联动装置收缩回到图1所示的收缩位置,而电梯则可在垂直方向上沿井道上升或下降至其他楼层,并且在其他楼层以相似的方式进行开门和关门操作。继续参考图3至图5来介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联动装置。联动装置包括:连杆机构;连接至连杆机构的第一门刀21和第二门刀22;以及促动连杆机构以使得第一门刀21和第二门刀22在收缩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的促动机构4。如图中的实施例,第一门刀21和第二门刀22分别包括平面部分210,220和垂直于平面部分210,220的工作部分211,221。第一门刀21和第二门刀22的平面部分210,220与连杆机构在枢转位置212,213,222,223枢转连接。在联动装置完全展开时,第一门刀21的工作部分211与厅门上的突出部分,如第一门球96接合,第二门刀22的工作部分221与厅门上的第二门球95接合,此时厢门1的移动将带动厅门93移动从而实现电梯系统的开门和关门,在电梯完成关门后,联动装置的第一门刀21和第二门刀22回收至图3所示的收缩位置上,此时第一门刀21和第二门刀22的工作部分211,221与第一门球96和第二门球95之间分别具有间隙G2和G1,由此允许电梯轿厢在垂直方向上移动而不会与厅门发生干涉。常规的连杆机构包括呈平行四边形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梯厢门和厅门之间的联动装置,其包括:/n连杆机构;/n连接至所述连杆机构的第一门刀和第二门刀;以及/n促动所述连杆机构以使得所述第一门刀和第二门刀在收缩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的促动机构;/n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n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平行地布置,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各自包括连杆主体和滑动件,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所述连杆主体枢转连接至所述厢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所述滑动件能够沿对应连杆主体限定的通道滑动,并且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滑动件各自包括与所述第一门刀枢转连接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二门刀枢转连接的第二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梯厢门和厅门之间的联动装置,其包括:
连杆机构;
连接至所述连杆机构的第一门刀和第二门刀;以及
促动所述连杆机构以使得所述第一门刀和第二门刀在收缩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的促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
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平行地布置,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各自包括连杆主体和滑动件,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所述连杆主体枢转连接至所述厢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所述滑动件能够沿对应连杆主体限定的通道滑动,并且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滑动件各自包括与所述第一门刀枢转连接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二门刀枢转连接的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所述滑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杆部,如圆柱形杆部,所述杆部配合至所述连杆主体的对应形状的通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滑动件的支撑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簧围绕所述滑动件的杆部,所述支撑弹簧的第一端抵靠所述滑动件的第一端,所述支撑弹簧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通道中,所述通道包括第一部分和靠近所述滑动件的第一端并具有较大直径的第二部分,所述支撑弹簧的第二端抵靠所述通道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交界处的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杆主体各自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杆主体的第一端枢转连接到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杆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仁李镇求
申请(专利权)人:奥的斯电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