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亚临界萃取的溶剂储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94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亚临界萃取的溶剂储罐,包括罐体和用于支撑罐体的支架,在罐体的上端部设置有进液管,在罐体的下端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液管;罐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在出液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抽液泵和加热装置,控制阀位于所述出液管靠近罐体的一端,抽液泵位于所述加热装置与控制阀之间出液管上;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环,电加热环套设在所述出液管上并为出液管内的流动溶剂加热;加热装置的电加热环通过出液管管壁对流经出液管的溶剂加热;使溶剂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被持续加入萃取罐内,由于溶剂温度与萃取罐内温度接近,解决将溶剂储罐内溶剂持续加入萃取罐内,造成萃取罐内局部温度过低,降低萃取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亚临界萃取的溶剂储罐
本技术属于萃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亚临界萃取的溶剂储罐。
技术介绍
临界萃取是利用亚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在密闭、无氧、低压的压力容器内,依据有机物相似相溶的原理,通过萃取物料与萃取剂在浸泡过程中的分子扩散过程,达到固体物料中的脂溶性成分转移到液态的萃取剂中,再通过减压蒸发的过程将萃取剂与目的产物分离,最终得到目的产物的一种新型萃取与分离技术。亚临界萃取技术已广泛应用与工农业生产中,主要用于色素、油脂、贵重油料的萃取。萃取所用的溶剂存储在溶剂储罐内,现有的溶剂储罐结构简单。在压临界萃取过程中,为了提高萃取效率,使萃取罐内保持一定温度范围内;将溶剂储罐内溶剂持续直接加入萃取罐内,造成萃取罐内局部温度过低,降低萃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将溶剂储罐内溶剂持续加入萃取罐内,造成萃取罐内局部温度过低,降低萃取效果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亚临界萃取的溶剂储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用于亚临界萃取的溶剂储罐,包括罐体和用于支撑所述罐体的支架,在所述罐体的上端部设置有进液管,在所述罐体的下端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液管;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在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抽液泵和加热装置,所述控制阀位于所述出液管靠近罐体的一端,所述抽液泵位于所述加热装置与控制阀之间出液管上;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环,所述电加热环套设在所述出液管上并为所述出液管内的流动溶剂加热。本技术的用于亚临界萃取的溶剂储罐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出液管上设置控制阀、抽液泵和加热装置;当控制阀打开,抽液泵工作,加热装置的电加热环通过出液管管壁对流经出液管的溶剂加热;使溶剂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被持续加入萃取罐内,由于溶剂温度与萃取罐内温度接近,解决将溶剂储罐内溶剂持续加入萃取罐内,造成萃取罐内局部温度过低,降低萃取效果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所述电加热环、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出液管内;沿所述出液管内溶剂流动方向,所述流量传感器位于所述电加热环逆流动方向的一侧,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电加热环顺流动方向的一侧。有益效果:流量传感器检测到出液管内溶剂流动并产生信号,传动给控制器;控制器分析处理后,发出指令电加热环对出液管内的流动溶剂加热;温度传感器检测对被加压后溶剂温度,并产生信号,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分析处理后,对电加热环发出指令,调节电加热环的加热功率;实现电加热环的自动工作的同时,对出液管内流动溶剂加热温度有效控制。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包括三段管道,分别为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道、第三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分别为塑料管,所述第二管道为金属管,所述电加热环套设在第二管道上。有益效果:将出液管包括三段管道,将套设电加热环的出液管设置成金属管,有利于电加热环加热过程中,管壁对热量的传递;提高电加热环的加热效率。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圆周侧面上套设有保温层,所述电加热环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内。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保温层,减少溶剂输送过程中热量的散失,有利于提高溶剂进去萃取罐内的温度。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搅拌轴和搅拌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上端,所述搅拌轴转动装配在所述罐体内,所述搅拌轴的上端插穿罐体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对接固定;所述搅拌部的一端固定在搅拌轴的圆周侧面上。有益效果:将搅拌装置设置成驱动电机、搅拌轴和搅拌部的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搅拌稳定的特点;通过搅拌使溶剂均匀,减少或避免溶剂离析。进一步地,所述搅拌部包括搅拌横杆和搅拌竖杆,所述搅拌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搅拌轴圆周侧面和搅拌竖杆固定连接。有益效果:将搅拌部设置成搅拌横杆和搅拌竖杆的结构,增大搅拌部与罐体内溶剂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搅拌均匀。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横杆的数量为至少2根,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间隔布置。有益效果:将搅拌横杆设置成两根以上,提高搅拌部的稳定性,防止搅拌过程中搅拌竖杆的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亚临界萃取的溶剂储罐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图2中A-A处剖视图;图4是图3中B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用于亚临界萃取的溶剂储罐的实施例的原理图。图中标号:1-罐体,2-支架,3-进液管,4-出液管,5-控制阀,6-抽液泵,7-电加热环,8-第一管道,9-第二管道,10-第三管道,11-保温层,12-控制器,13-温度传感器,14-流量传感器,15-驱动电机,16-搅拌轴,17-搅拌部,18-搅拌横杆,19-搅拌竖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用于亚临界萃取的溶剂储罐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罐体1、支架2、进液管3、出液管4和搅拌装置;支架2用于支撑罐体1,进液管3设置在罐体1的上端部,出液管4设置在罐体1的下端部。在出液管4上设置有控制阀5、抽液泵6和加热装置,控制阀5位于出液管4靠近罐体1的一端,抽液泵6位于加热装置与控制阀5之间出液管4上;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环7,加热环具体为铸铝加热圈,加热环套设在出液管4上并为出液管4内的流动溶剂加热。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出液管4包括三段管道,分别为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和第三管道10,第二管道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道8、第三管道10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具体为螺纹连接;第一管道8和第三管道10分别为塑料管,第二管道9为金属管,电加热环7套设在第二管道9上;将套设电加热环7的出液管4设置成金属管,有利于电加热环7加热过程中,管壁对热量的传递;提高电加热环7的加热效率。在第二管道9和第三管道10的圆周侧面上套设有保温层11,电加热环7设置在保温层11内,保温层11具体为保温海绵层,在保温海绵层的表面固定有塑料层;通过设置保温层11,减少溶剂输送过程中热量的散失,有利于提高溶剂进去萃取罐内的温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出液管为一根整管,该出液管为金属管,在金属管的圆周侧面上套设有保温海绵层。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加热装置还包括控制器12、温度传感器13、流量传感器14;电加热环7、温度传感器13、流量传感器14分别与控制器12通过导线实现电信号连接;温度传感器13、流量传感器14分别设置在出液管4内;沿出液管4内溶剂流动方向,流量传感器14位于电加热环7逆流动方向的一侧,温度传感器13位于电加热环7顺流动方向的一侧;流量传感器14检测到出液管4内溶剂流动并产生信号,传动给控制器12;控制器12分析处理后,发出指令电加热环7对出液管4内的流动溶剂加热;温度传感器13检测对被加压后溶剂温度,并产生信号,反馈给控制器12,控制器12分析处理后,对电加热环7发出指令,调节电加热环7的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亚临界萃取的溶剂储罐,包括罐体和用于支撑所述罐体的支架,在所述罐体的上端部设置有进液管,在所述罐体的下端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在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抽液泵和加热装置,所述控制阀位于所述出液管靠近罐体的一端,所述抽液泵位于所述加热装置与控制阀之间出液管上;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环,所述电加热环套设在所述出液管上并为所述出液管内的流动溶剂加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亚临界萃取的溶剂储罐,包括罐体和用于支撑所述罐体的支架,在所述罐体的上端部设置有进液管,在所述罐体的下端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在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抽液泵和加热装置,所述控制阀位于所述出液管靠近罐体的一端,所述抽液泵位于所述加热装置与控制阀之间出液管上;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环,所述电加热环套设在所述出液管上并为所述出液管内的流动溶剂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亚临界萃取的溶剂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所述电加热环、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出液管内;沿所述出液管内溶剂流动方向,所述流量传感器位于所述电加热环逆流动方向的一侧,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电加热环顺流动方向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亚临界萃取的溶剂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包括三段管道,分别为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革李海良李志祥王金顺祁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鲲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