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喷淋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89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喷淋塔设备,包括一喷淋塔主体,所述喷淋塔主体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一第一腔室、一第二腔室、一第三腔室与一第四腔室,第一腔室的底端处设有一底板,底板上设有一水槽,水槽与第一腔室连接为一体结构,水槽的顶端处设有一水泵,第四腔室的底端处设有折流板,水泵将水槽内的水抽到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的顶端,废气依次通过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与第四腔室,经过过滤喷淋后排出。该用于废气处理的喷淋塔设备具有节约水源,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废气处理效率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喷淋塔设备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特别是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喷淋塔设备。
技术介绍
含有酸雾的废气由风管引入喷淋净化塔,经过填料层,废气与氢氧化钠吸收液进行气液两相充分接触吸收中和反应,酸雾废气经过净化后,再经脱水除雾后由风机排出喷淋净化塔。目前喷淋塔的废气处理需要大量的水源,这就提高了喷淋塔除尘的成本,底板及运动件的耐腐蚀性较低,增加维护成本,卧式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喷淋塔设备,用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喷淋塔设备,具有节约水源,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废气处理效率等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喷淋塔设备,包括一喷淋塔主体,所述喷淋塔主体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一第一腔室、一第二腔室、一第三腔室与一第四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底端处设有一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一水槽,所述水槽与所述第一腔室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水槽的顶端处设有一水泵,所述第四腔室的底端处设有折流板,所述水泵将所述水槽内的水抽到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三腔室的顶端,废气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第四腔室,经过过滤喷淋后排出。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的侧壁上设有一进风口,并且底端与所述水槽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二腔室的底端处设有一层拉西环填料,并且侧壁上设有一第一观察孔。优选的,所述第二腔室的顶端设有多个喷头,所述喷头通过水管连接至所述水泵的出水口,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设有一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水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三腔室的顶端设有多个所述喷头,所述第三腔室的底端处设有一层所述拉西环填料,并且侧壁上设有一第二观察孔。优选的,所述第四腔室的顶端处设有一排气口,并且侧壁上设有一检查口。优选的,所述折流板的顶端处设有一层空心球填料。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所述用于废气处理的喷淋塔设备,水源可循环使用,节约水源;2.结构简单,便于维护;3.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废气处理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所述用于废气处理的喷淋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5、底板;10、喷淋塔主体;11、第一腔室;111、进风口;12、第二腔室;121、第一观察孔;13、第三腔室;131、第二观察孔;14、第四腔室;141、检查口;142、排气口;143、空心球填料;15、拉西环填料;16、折流板;20、水槽;30、水泵;31、滤网;35、水管;40、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1中,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喷淋塔设备,包括一喷淋塔主体10,喷淋塔主体10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一第一腔室11、一第二腔室12、一第三腔室13与一第四腔室14。喷淋塔主体10呈柱状结构,占地面积小。第一腔室11的底端处设有一PP材质的底板5,底板5上设有一水槽20,水槽20与第一腔室11连接为一体结构,水槽20的顶端处设有一水泵30,第四腔室14的底端处设有折流板16,折流板16的顶端处设有一层空心球填料143。水泵30将水槽20内的水抽到第二腔室12与第三腔室13的顶端,废气依次通过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第三腔室13与第四腔室14,经过过滤喷淋后排出。为了便于废气进入喷淋塔主体10,第一腔室11的侧壁上设有一进风口111,并且底端与水槽20相连通。第二腔室12的底端处设有一层拉西环填料15,并且侧壁上设有一第一观察孔121。第二腔室12的顶端设有多个喷头40,喷头40通过水管35连接至水泵30的出水口,水泵30的进水口设有一滤网31,滤网31设置在水槽20内。第二腔室12内对酸性废气进行首次酸碱中和反应。滤网31对水槽20内的水过滤,水泵30抽取水在水管35和喷淋塔主体10内循环,节约水源。第三腔室13的顶端设有多个喷头40,第三腔室13的底端处设有一层拉西环填料15,并且侧壁上设有一第二观察孔131。第二腔室12和第三腔室13内的喷头40根据实际需求可调节。第一观察孔121与第二观察孔131便于喷淋塔主体10的维护。第三腔室13对酸性废气再次进行酸碱中和反应,提高废气处理效率。为了便于气体排出喷淋塔主体10以及空心球填料143的状态,第四腔室14的顶端处设有一排气口142,并且侧壁上设有一检查口141。废气从进风口111进入第一腔室11,向上进入第二腔室12,废气通过拉西环填料15和喷头40的喷水进行中和反应,将废气进行首次处理,废气继续向上进入第三腔室13,再次中和反应,最后气体中的水气经折流板16向下流入水槽20,空心球填料143再次对废气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气体从排气口142排出,流入水槽20的水通过水泵30过滤后在水管35和喷淋塔主体10内进行循环。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所述用于废气处理的喷淋塔设备,水源可循环使用,节约水源。2.结构简单,便于维护。3.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废气处理效率。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喷淋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喷淋塔主体(10),所述喷淋塔主体(10)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一第一腔室(11)、一第二腔室(12)、一第三腔室(13)与一第四腔室(14),所述第一腔室(11)的底端处设有一底板(5),所述底板(5)上设有一水槽(20),所述水槽(20)与所述第一腔室(11)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水槽(20)的顶端处设有一水泵(30),所述第四腔室(14)的底端处设有折流板(16),所述水泵(30)将所述水槽(20)内的水抽到所述第二腔室(12)与所述第三腔室(13)的顶端,废气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腔室(11)、所述第二腔室(12)、所述第三腔室(13)与所述第四腔室(14),经过过滤喷淋后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喷淋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喷淋塔主体(10),所述喷淋塔主体(10)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一第一腔室(11)、一第二腔室(12)、一第三腔室(13)与一第四腔室(14),所述第一腔室(11)的底端处设有一底板(5),所述底板(5)上设有一水槽(20),所述水槽(20)与所述第一腔室(11)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水槽(20)的顶端处设有一水泵(30),所述第四腔室(14)的底端处设有折流板(16),所述水泵(30)将所述水槽(20)内的水抽到所述第二腔室(12)与所述第三腔室(13)的顶端,废气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腔室(11)、所述第二腔室(12)、所述第三腔室(13)与所述第四腔室(14),经过过滤喷淋后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废气处理的喷淋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11)的侧壁上设有一进风口(111),并且底端与所述水槽(20)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废气处理的喷淋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贺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