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析器外壳自动电晕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57318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透析器外壳电晕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透析器外壳自动电晕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机架、外壳输送线、外壳对齐装置、电晕处理装置和PLC控制系统;其中,外壳输送线设于所述工作台上;外壳对齐装置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将所述外壳输送线上的各个透析器外壳相对齐;电晕处理装置位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将所述外壳输送线上的透析器外壳进行电晕处理;PLC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外壳输送线、外壳对齐装置和电晕处理装置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透析器外壳自动电晕处理装置自动化高,工作效率高效,电晕处理时间只需要2S,整个流程下来只需要6S,相比现有的等离子处理设备的效率,快了一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析器外壳自动电晕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析器外壳电晕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析器外壳自动电晕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PP透析器外壳处理方式多采用等离子喷火处理方式,并通过红外线温度感应器来检测PP透析器外壳是否需要经过设备处理,将等离子体中的大量离子、激态分子、自由基等多种活性粒子,作用到固体样品表面,清除了表面原有的污染物和杂质,以提高PP材料的张力值,同时,会对PP透析器外壳产生刻蚀作用,将PP透析器外壳的表面变粗糙,形成许多微细坑洼,从而改善材料的亲水性。但是采用等离子喷火处理方式对PP透析器外壳需要往复处理至少3次,处理速度慢,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晕处理高效、生产效率高效的透析器外壳自动电晕处理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透析器外壳自动电晕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和机架,还包括:外壳输送线,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外壳对齐装置,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将所述外壳输送线上的各个透析器外壳相对齐;电晕处理装置,其位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将所述外壳输送线上的透析器外壳进行电晕处理;PLC控制系统,其分别与所述外壳输送线、外壳对齐装置和电晕处理装置电性连接。进一步地,外壳对齐装置包括对齐感应器和两个相对设于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所述外壳输送线两侧的外壳推动装置;所述外壳推动装置包括:安装座,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对齐推动气缸,其设于所述安装座上;双对齐压块,其与所述对齐推动气缸相连接,用于同时推压两个透析器的端面;两个相对的所述对齐推动气缸同时驱动对应的所述双对齐压块相对移动以推压两个透析器外壳之间相对齐;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对齐感应器、对齐推动气缸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晕处理装置包括:电晕感应器,其位于所述工作台上,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分别相对位于所述外壳输送线的两侧;电晕推动气缸,每个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所述电晕推动气缸;电极头,每个所述电极头与对应的所述推动气缸连接且位于所述外壳输送线上方;外壳顶升装置,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将所述外壳输送线上的透析器外壳顶升至所述电极头的同心高度;外壳压紧装置,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外壳输送线上方,用于与所述外壳顶升装置相作用将透析器外壳相压紧;电晕脉冲检测机构,其相对电极头的位置设于机架上;电晕发生器,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电极头电性连接;在透析器与电极头同心高度后,两个相对的所述电晕推动气缸同时驱动对应的所述电极头与透析器外壳的两端相配合套紧;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电晕感应器、电晕推动气缸、外壳顶升装置、外壳压紧装置、电晕脉冲检测机构、电晕发生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外壳顶升装置包括顶升电缸组、支撑板、支撑架和外壳顶升托架;所述顶升电缸组设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顶升电缸组连接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两个所述支撑架分布于所述支撑板上且可移动穿过所述工作台,并分别位于所述外壳输送线的两侧;每个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所述外壳顶升托架;所述顶升电缸组驱动所述支撑板、支撑架和外壳顶升托架向上移动以将所述外壳输送线上的透析器外壳顶升至所述电极头的同心高度;所述外壳压紧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下压电缸组、与所述下压电缸组连接且用于下压透析器外壳的下压头;所述PLC控制系统与所述顶升电缸组、下压电缸组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外壳顶升托架为用于同时托撑两个透析器外壳的双托架部;每个所述下压头为用于同时下压两个透析器外壳的双压头部;每个所述电极头为用于同时与两个透析器外壳相套紧的双电极头部。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外罩体;所述固定座、电晕推动气缸和电极头位于所述外罩体内;所述外罩体设有用于电晕脉冲检测机构监测的监测孔;所述外罩体上设有与外罩体内部相连通的排气管。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输送线包括输送驱动电机、传动组件、转动轴、链条和外壳托撑架;两根所述转动轴可滚动设于所述工作台的首端和末端;两条所述链条可循环转动设于首端和末端的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输送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其中一根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若干个所述外壳托撑架间隔设于每条所述链条上;两条所述链条上的若干个所述外壳托撑架一一相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输送线的末端设有横梁机械手、良品投放区和不良品投放区;所述良品投放区位于所述外壳输送线的末端一侧和不良品投放区之间;所述横梁机械手设于机架上且横跨所述外壳输送线的末端、良品投放区和不良品投放区。进一步地,所述横梁机械手包括横梁电缸导轨组、升降气缸、电动机械夹;所述横梁电缸导轨组设于所述机架上且横跨所述外壳输送线的末端、良品投放区和不良品投放区;所述横梁电缸导轨组与所述升降气缸连接且驱动所述升降气缸在所述外壳输送线的末端、良品投放区和不良品投放区往复移动;所述升降气缸与所述自动机械夹连接且驱动所述自动机械爪上下往复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外壳托撑架为U形托撑架。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在PLC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采用外壳输送线对透析器外壳(尤其是PP透析器外壳)进行输送,利用外壳对齐装置对外壳输送线上的各个透析器外壳相对齐(即相邻的两个透析器外壳的两端面相对齐),便于电晕处理装置对相对齐后的透析器外壳进行快速电晕处理,使该透析器外壳自动电晕处理装置的工作效率高效,自动化高,电晕处理时间只需要2S,整个流程下来只需要6S,相比现有的等离子处理设备的效率,快了一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透析器外壳自动电晕处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透析器外壳自动电晕处理装置拆除外罩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透析器外壳自动电晕处理装置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透析器外壳自动电晕处理装置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2。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外壳推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座、电晕推动气缸、电极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外壳顶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外壳压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外罩体和排气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横梁机械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工作台1、机架2、外壳输送线3、输送驱动电机31、传动组件32、转动轴33、链条34、外壳托撑架35、外壳对齐装置4、外壳推动装置41、安装座411、对齐推动气缸412、双对齐压块413、电晕处理装置5、固定座51、电晕推动气缸52、电极头53、外壳顶升装置54、顶升电缸组541、支撑板542、支撑架543、外壳顶升托架544、外壳压紧装置55、下压电缸组551、下压头552、电晕脉冲检测机构56、电晕发生器57、PLC控制系统6、外罩体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析器外壳自动电晕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和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外壳输送线,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n外壳对齐装置,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将所述外壳输送线上的各个透析器外壳相对齐;/n电晕处理装置,其位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将所述外壳输送线上的透析器外壳进行电晕处理;/nPLC控制系统,其分别与所述外壳输送线、外壳对齐装置和电晕处理装置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析器外壳自动电晕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和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外壳输送线,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
外壳对齐装置,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将所述外壳输送线上的各个透析器外壳相对齐;
电晕处理装置,其位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将所述外壳输送线上的透析器外壳进行电晕处理;
PLC控制系统,其分别与所述外壳输送线、外壳对齐装置和电晕处理装置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析器外壳自动电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对齐装置包括对齐感应器和两个相对设于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所述外壳输送线两侧的外壳推动装置;所述外壳推动装置包括:
安装座,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
对齐推动气缸,其设于所述安装座上;
双对齐压块,其与所述对齐推动气缸相连接,用于同时推压两个透析器的端面;
两个相对的所述对齐推动气缸同时驱动对应的所述双对齐压块相对移动以推压两个透析器外壳之间相对齐;
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对齐感应器、对齐推动气缸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析器外壳自动电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晕处理装置包括:
电晕感应器,其位于所述工作台上,
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分别相对位于所述外壳输送线的两侧;
电晕推动气缸,每个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所述电晕推动气缸;
电极头,每个所述电极头与对应的所述推动气缸连接且位于所述外壳输送线上方;
外壳顶升装置,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将所述外壳输送线上的透析器外壳顶升至所述电极头的同心高度;
外壳压紧装置,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外壳输送线上方,用于与所述外壳顶升装置相作用将透析器外壳相压紧;
电晕脉冲检测机构,其相对电极头的位置设于机架上;
电晕发生器,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电极头电性连接;
在透析器与电极头同心高度后,两个相对的所述电晕推动气缸同时驱动对应的所述电极头与透析器外壳的两端相配合套紧;
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电晕感应器、电晕推动气缸、外壳顶升装置、外壳压紧装置、电晕脉冲检测机构、电晕发生器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析器外壳自动电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顶升装置包括顶升电缸组、支撑板、支撑架和外壳顶升托架;所述顶升电缸组设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顶升电缸组连接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两个所述支撑架分布于所述支撑板上且可移动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磊
申请(专利权)人:贝恩医疗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