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用脑出血后遗症康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72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脑出血后遗症康复器,属于脑出血后遗症康复器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壁安装有辊筒且辊筒有两个,所述辊筒表面安装有履带,所述底座表面焊接有支架且支架有四个,所述支架远离底座一侧焊接有凹型保护块,所述凹型保护块表面上端焊接有握把且握把有四个,所述凹型保护块表面下端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远离凹型保护块一侧安装有托裆带,所述底座表面安装有轮组且轮组有四个,通过利用托裆带对人体进行保护,通过人体踩踏履带而带动辊筒形成走路的效果,让康复人员在原地就能进行康复训练,通过握把与轮组的配合大大的增加了训练的多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脑出血后遗症康复器
本技术涉及脑出血后遗症康复器
,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脑出血后遗症康复器。
技术介绍
脑血管病以及脑出血的病人往往会伴随肢体瘫痪及腿部行动不便的症状,在康复过程中往往都是护理人员或家属陪护行走,锻炼行进,而现有的康复器材其功能单一,锻炼效果不佳,恢复慢。专利CN208785689U公布了一种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训练器,该技术公开了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训练器,包括支撑杆、床体及辅助训练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焊接有床体,且床体上开设有桥式训练口,支撑杆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有功能架,且功能架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推杆电机,推杆电机的输出端键连接有推杆,且推杆的末端焊接有顶块,所述顶块位于所述桥式训练口的内部,在患者卧床时,可通过床体一侧的控制按钮控制推杆电机进行工作,而后使得顶块被顶起,辅助卧床患者进行桥式运动的康复性训练,卧床患者完全可单独进行训练,方便了患者康复性训练的进行,且在顶块上设有辅助垫,降低顶块的僵硬感。上述一种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训练器的不足之处:1、上述一种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训练器在使用时锻炼方法过于单一不能够满足各种后遗症的康复训练;2、没有对人体的保护措施,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脑出血患者的锻炼风险,可能造成进一步的危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内科用脑出血后遗症康复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脑出血后遗症康复器,旨在通过利用托裆带对人体进行保护,通过人体踩踏履带而带动辊筒形成走路的效果,让康复人员在原地就能进行康复训练,通过握把与轮组的配合大大的增加了训练的多样性。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神经内科用脑出血后遗症康复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壁安装有辊筒且辊筒有两个,所述辊筒表面安装有履带,所述底座表面焊接有支架且支架有四个,所述支架远离底座一侧焊接有凹型保护块,所述凹型保护块表面上端焊接有握把且握把有四个,所述凹型保护块表面下端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远离凹型保护块一侧安装有托裆带,所述底座表面安装有轮组且轮组有四个。可选的,所述握把表面为防滑材料。可选的,所述牵引绳具有一定弹性。可选的,所述轮组内壁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表面配合转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轮组表面开设有限位孔。可选的,所述履带表面有防滑纹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脑出血后遗症康复器:1、脑出血的后遗症具体表现为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疼痛等感觉减退或完全不知,这时就需要病人加强锻炼,这时由于已经出现了偏瘫的后遗症,就需要亲人进行辅助训练,当病情较重时,病人可以用手握住握把,这时在亲人的辅助下进行扶物站立的小型运动,这样就可以帮助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在病人病情好一些的时候,这时可以将病人扶到托裆带中,这时病人手扶着握把可以尝试性的进行走路的训练,由于病人脚下踩的是履带并且履带表面可有防滑纹,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病人因为脚底滑的原因摔跤,这时病人通过脚底的踩踏带动履带的运动,这样就可以在原地进行走路训练,这时如果病人体力不支摔倒时,这时托裆带会在牵引绳的作用下第一时间对病人进行保护,这样就大大的降低了病人摔倒而造成二次伤害的几率。2、在病人处于原地训练时,是将万向轮转向远离地面一侧的,这时四个轮组就相当于个固定桩,加大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当病人恢复了一定的体力时,这时就可以将铁片从限位孔中抽出,这时将万向轮放下与地面接触,在将铁片从限位孔中插入限制万向轮上下的转动,这时整个装置就形成了一个推动装置,这时病人就可以通过抓住握把推动整个装置前进,这样该装置就会给病人一个支撑力对病人进行辅助的走动的训练,这样大大的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神经内科用脑出血后遗症康复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神经内科用脑出血后遗症康复器的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辊筒;3、履带;4、支架;5、凹型保护块;6、握把;7、牵引绳;8、托裆带;9、轮组;10、转轴;11、限位孔;12、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和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神经内科用脑出血后遗症康复器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神经内科用脑出血后遗症康复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壁安装有辊筒2且辊筒2有两个,所述辊筒2表面安装有履带3,所述底座1表面焊接有支架4且支架4有四个,所述支架4远离底座1一侧焊接有凹型保护块5,所述凹型保护块5表面上端焊接有握把6且握把6有四个,所述凹型保护块5表面下端连接有牵引绳7,所述牵引绳7远离凹型保护块5一侧安装有托裆带8,所述底座1表面安装有轮组9且轮组9有四个。示例的,通过利用托裆带8对人体进行保护,通过人体踩踏履带4而带动辊筒2形成走路的效果,让康复人员在原地就能进行康复训练,通过握把6与轮组9的配合大大的增加了训练的多样性。参考图1所示,所述握把6表面为防滑材料。示例的,握把6表面为防滑材料,有效的防止了病人因为手滑而造成的二次受伤。参考图1所示,所述牵引绳7具有一定弹性。示例的,牵引绳7具有一定弹性,让病人在摔倒时有一定的缓冲性,避免了下落突然受阻而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轮组9内壁安装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表面配合转动连接有万向轮12,所述轮组9表面开设有限位孔11。示例的,通过转轴10对万向轮12的转动控制,让万向轮12有了转动的可能,通过限位孔11对万向轮12的限制,增加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参考图1所示,所述履带3表面有防滑纹路。示例的,履带3表面有防滑纹路,防止了病人踩踏履带3而履带3不动的现象。使用时,先将设备推至病人训练的地方,将插在限位孔11的铁块抽出将万向轮12放下,重新插入铁块进行固定,这时整个装置就形成了稳定的结构,脑出血的后遗症具体表现为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疼痛等感觉减退或完全不知,这时就需要病人加强锻炼,这时由于已经出现了偏瘫的后遗症,就需要亲人进行辅助训练,当病情较重时,病人可以用手握住握把6,这时在亲人的辅助下进行扶物站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用脑出血后遗症康复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壁安装有辊筒(2)且辊筒(2)有两个,所述辊筒(2)表面安装有履带(3),所述底座(1)表面焊接有支架(4)且支架(4)有四个,所述支架(4)远离底座(1)一侧焊接有凹型保护块(5),所述凹型保护块(5)表面上端焊接有握把(6)且握把(6)有四个,所述凹型保护块(5)表面下端连接有牵引绳(7),所述牵引绳(7)远离凹型保护块(5)一侧安装有托裆带(8),所述底座(1)表面安装有轮组(9)且轮组(9)有四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脑出血后遗症康复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壁安装有辊筒(2)且辊筒(2)有两个,所述辊筒(2)表面安装有履带(3),所述底座(1)表面焊接有支架(4)且支架(4)有四个,所述支架(4)远离底座(1)一侧焊接有凹型保护块(5),所述凹型保护块(5)表面上端焊接有握把(6)且握把(6)有四个,所述凹型保护块(5)表面下端连接有牵引绳(7),所述牵引绳(7)远离凹型保护块(5)一侧安装有托裆带(8),所述底座(1)表面安装有轮组(9)且轮组(9)有四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俊亮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