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艳娜专利>正文

一种内科用喷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568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喷药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内科用喷药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药液腔、储液腔和消毒腔,所述药液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桨,所述转轴的顶部穿过轴承并固定连接有旋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旋钮,带动转轴转动,使搅拌桨对药液进行搅拌,避免粉末和液体无法充分融合或沉淀影响药效,通过设置消毒腔,将喷药管使用后放置消毒腔内,借助紫外线灯、烘干机和消毒管道的配合实现对喷药管进行消毒存放的目的,紫外线灯和烘干机能够对喷药管进行杀毒消菌和烘干处理,不仅保证了喷药管的安全卫生,也便于患者下次使用,整个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科用喷药装置
本技术属于喷药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内科用喷药装置。
技术介绍
内科:医学科属。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传染病科和小儿科等。内科问诊呼吸内科:包括的疾病有感冒、肺炎、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哮喘、肺癌、肺心病、呼吸衰竭、慢性支气管炎、气胸、肺脓肿、胸腔积液和间质性肺疾病。但是传统内科用喷药装置使用后喷药管只能放置一旁,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滋生细菌,待下次使用时只能清洗掉表面的污渍,费时费力,细菌还难以清除,极易引发二次感染,危害身体健康,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科用喷药装置,具有消毒方便快捷,安全卫生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科用喷药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药液腔、储液腔和消毒腔,所述药液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桨,所述转轴的顶部穿过轴承并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药液腔内设置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固定连接在药液腔内壁的侧面,所述第一管道的顶部穿过药液腔并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药管,所述喷药管位于消毒腔内,所述储液腔内设置有消毒管道,所述消毒管道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消毒管道的顶部穿过储液腔并位于消毒腔内,所述消毒腔内设置有紫外线灯和烘干机,所述消毒腔与储液腔之间开设有漏液孔,所述漏液孔内壁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优选的,所述药液腔和储液腔的侧面分别开设有进药口、进液口和排液口,所述进药口、进液口和排液口内均设置有密封塞。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前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通过锁扣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箱门的前侧设置有第二把手。优选的,所述消毒腔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卡接,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优选的,所述第三把手和箱体的前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按钮开关和第三按钮开关,所述第一按钮开关通过导线与第一水泵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按钮开关通过导线与第二水泵、烘干机和紫外线灯电性连接,所述箱体的侧面设置有蓄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转动旋钮,带动转轴转动,使搅拌桨对药液进行搅拌,避免粉末和液体无法充分融合或沉淀影响药效,通过设置消毒腔,将喷药管使用后放置消毒腔内,借助紫外线灯、烘干机和消毒管道的配合实现对喷药管进行消毒存放的目的,紫外线灯和烘干机能够对喷药管进行杀毒消菌和烘干处理,不仅保证了喷药管的安全卫生,也便于患者下次使用,通过第一水泵工作,将药液通过第一管道输向喷药管对患者进行治疗,通过设置过滤板,消毒液在对喷药管进行杀菌后通过漏液孔流向过滤板进行过滤,最终流向储液腔,实现对消毒液的循环利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转轴;3、搅拌桨;4、第一管道;5、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7、消毒管道;8、储液腔;9、排液口;10、密封塞;11、进液口;12、滑槽;13、过滤板;14、第一把手;15、漏液孔;16、烘干机;17、紫外线灯;18、喷药管;19、软管;20、第一按钮开关;21、旋钮;22、轴承;23、进药口;24、蓄电池;25、消毒腔;26、药液腔;27、第二按钮开关;28、合页;29、箱门;30、第二把手;31、锁扣;32、第三把手;33、盖板;34、卡块;35、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科用喷药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药液腔26、储液腔8和消毒腔25,所述药液腔2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22,所述轴承22内穿设有转轴2,所述转轴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桨3,所述转轴2的顶部穿过轴承22并固定连接有旋钮21,通过转动旋钮21,带动转轴2转动,使搅拌桨3对药液进行搅拌,避免粉末和液体无法充分融合或沉淀影响药效,所述药液腔26内设置有第一管道4,所述第一管道4上设置有第一水泵5,通过第一水泵5工作,将药液通过第一管道4输向喷药管18对患者进行治疗,所述第一水泵5固定连接在药液腔26内壁的侧面,所述第一管道4的顶部穿过药液腔26并固定连接有软管19,所述软管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盖板33,所述盖板3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药管18,所述喷药管18位于消毒腔25内,通过开设消毒腔25,将喷药管18放置消毒腔25内,借助紫外线灯17、烘干机16和消毒管道7的配合实现对喷药管18进行消毒存放的目的,所述储液腔8内设置有消毒管道7,所述消毒管道7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6,通过第二水泵6工作,能够将消毒液通过消毒管道7输向消毒腔25并对喷药管18进行喷射消毒,所述消毒管道7的顶部穿过储液腔8并位于消毒腔25内,所述消毒腔25内设置有紫外线灯17和烘干机16,通过紫外线灯17和烘干机16共同作用,实现对喷药管18的杀毒消菌和烘干,保证了喷药管18的安全卫生存放,方便下次使用,所述消毒腔25与储液腔8之间开设有漏液孔15,所述漏液孔15内壁的侧面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过滤板13,通过设置过滤板13,消毒液在对喷药管18进行杀菌后通过漏液孔15流向过滤板13进行过滤,最终流向储液腔8,实现对消毒液的循环利用。具体的,所述药液腔26和储液腔8的侧面分别开设有进药口23、进液口11和排液口9,所述进药口23、进液口11和排液口9内均设置有密封塞10,通过密封塞10将进药口23、进液口11和排液口9密闭,保证里面液体的安全存放。具体的,所述箱体1的前侧通过合页28活动连接有箱门29,所述箱门29通过锁扣31与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箱门29的前侧设置有第二把手30,通过第二把手30拉动箱门29,通过滑槽12滑动作用可以将过滤板13取出进行更换或清洗。具体的,所述消毒腔25的顶部开设有卡槽35,所述盖板3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34,所述卡块34与卡槽35卡接,所述盖板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32,通过卡槽35卡块34卡接,能够实现对盖板33的固定,进而实现将喷药管18固定到消毒腔25内并消毒的目的。具体的,所述第三把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科用喷药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药液腔(26)、储液腔(8)和消毒腔(25),所述药液腔(2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22),所述轴承(22)内穿设有转轴(2),所述转轴(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桨(3),所述转轴(2)的顶部穿过轴承(22)并固定连接有旋钮(21),所述药液腔(26)内设置有第一管道(4),所述第一管道(4)上设置有第一水泵(5),所述第一水泵(5)固定连接在药液腔(26)内壁的侧面,所述第一管道(4)的顶部穿过药液腔(26)并固定连接有软管(19),所述软管(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盖板(33),所述盖板(3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药管(18),所述喷药管(18)位于消毒腔(25)内,所述储液腔(8)内设置有消毒管道(7),所述消毒管道(7)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6),所述消毒管道(7)的顶部穿过储液腔(8)并位于消毒腔(25)内,所述消毒腔(25)内设置有紫外线灯(17)和烘干机(16),所述消毒腔(25)与储液腔(8)之间开设有漏液孔(15),所述漏液孔(15)内壁的侧面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过滤板(13),所述过滤板(1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科用喷药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药液腔(26)、储液腔(8)和消毒腔(25),所述药液腔(2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22),所述轴承(22)内穿设有转轴(2),所述转轴(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桨(3),所述转轴(2)的顶部穿过轴承(22)并固定连接有旋钮(21),所述药液腔(26)内设置有第一管道(4),所述第一管道(4)上设置有第一水泵(5),所述第一水泵(5)固定连接在药液腔(26)内壁的侧面,所述第一管道(4)的顶部穿过药液腔(26)并固定连接有软管(19),所述软管(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盖板(33),所述盖板(3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药管(18),所述喷药管(18)位于消毒腔(25)内,所述储液腔(8)内设置有消毒管道(7),所述消毒管道(7)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6),所述消毒管道(7)的顶部穿过储液腔(8)并位于消毒腔(25)内,所述消毒腔(25)内设置有紫外线灯(17)和烘干机(16),所述消毒腔(25)与储液腔(8)之间开设有漏液孔(15),所述漏液孔(15)内壁的侧面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过滤板(13),所述过滤板(1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艳娜
申请(专利权)人:程艳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