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饮片生产用可加热泡药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552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饮片生产用可加热泡药池,包括池壁、支脚、加热机构、支撑杆、L型固定块、装药机构、出药机构、入水口、第二电磁阀、反冲口、第三电磁阀、温度传感器、控制面板,池壁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脚,池壁的内部设有加热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紧凑,实用性强,通过加热机构便于更均匀的对药液进行加热,通过装药机构便于更好将中药饮片放入池壁中进行加热,通过固定杆与L型固定块便于对装药盒内的药片进行沥水,通过出药机构的滤网盖便于更好的过滤药液中的药渣,通过池壁底部的倒三角形结构便于更彻底的排出药液,通过隔热杆便于防止控制面板离池壁太近而过热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饮片生产用可加热泡药池
本技术涉及裁切机,特别涉及一种中药饮片生产用可加热泡药池,属于岩板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家家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这个概念表明,中药材、中药饮片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中药饮片包括了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饮片,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炮炙的饮片。前两类管理上应视为中药材,只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在配方、制剂时作饮片理解。在中药饮片加工中,需要对药片进行加水冲泡并加热,需要用到相应的可加热泡药池。目前现有的可加热泡药池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中药饮片的使用需求,无法更均匀的对药液进行加热,无法对煮泡后的药片进行沥水,无法更好的过滤药液中的残渣,无法对药池进行反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中药饮片生产用可加热泡药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中药饮片生产用可加热泡药池,包括池壁、支脚、加热机构、支撑杆、L型固定块、装药机构、出药机构、入水口、第二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饮片生产用可加热泡药池,包括池壁(1)、支脚(2)、加热机构(3)、支撑杆(4)、L型固定块(5)、装药机构(6)、出药机构(7)、入水口(8)、第二电磁阀(9)、反冲口(10)、第三电磁阀(11)、温度传感器(12)、控制面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壁(1)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脚(2),所述池壁(1)的内部设有加热机构(3),所述池壁(1)的顶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块(5),所述池壁(1)的顶部设有装药机构(6),所述池壁(1)的池壁(1)的一侧底部设有出药机构(7),所述池壁(1)远离出药机构(7)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饮片生产用可加热泡药池,包括池壁(1)、支脚(2)、加热机构(3)、支撑杆(4)、L型固定块(5)、装药机构(6)、出药机构(7)、入水口(8)、第二电磁阀(9)、反冲口(10)、第三电磁阀(11)、温度传感器(12)、控制面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壁(1)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脚(2),所述池壁(1)的内部设有加热机构(3),所述池壁(1)的顶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块(5),所述池壁(1)的顶部设有装药机构(6),所述池壁(1)的池壁(1)的一侧底部设有出药机构(7),所述池壁(1)远离出药机构(7)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入水口(8),所述入水口(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阀(9),所述池壁(1)远离出药机构(7)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反冲口(10),所述反冲口(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磁阀(11),所述池壁(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2),所述池壁(1)靠近温度传感器(12)的一侧中部设有控制面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饮片生产用可加热泡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3)包括陶瓷固定棒(31)、蒸气加热管(32)、通气孔(33),所述池壁(1)的内壁中部固定连接有陶瓷固定棒(31),所述陶瓷固定棒(3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蒸气加热管(32),所述池壁(1)的一侧开凿有两个通气孔(33),所述蒸气加热管(32)的两端均与通气孔(3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禾木源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