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术后鼻腔渗液吸附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术后鼻腔渗液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经鼻蝶垂体瘤术后,患者鼻腔渗血渗液能持续数日,通常会在鼻腔外用无菌纱布覆盖并用胶布固定至少3-5天,临床上常规术后鼻腔堵塞无菌纱布后会在鼻小柱位置缝针,为防止纱布脱落,这加大了对患者的不适感,并且拆线时也造成了疼痛感,临床上还有术后直接无菌纱布填塞后不缝针加固,鼻腔外加几层无菌纱布覆盖用胶布黏贴固定,但是纱布往往会提前脱落导致压迫不良造成鼻漏、出血等显现,甚至会增加感染几率,传统的对于术后鼻腔渗液的处理极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术后鼻腔渗液吸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鼻蝶垂体瘤术后鼻腔渗液采用传统方式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外壳的外壁上位于鼻腔槽的边部设置有缓冲垫,使佩戴更加舒适;缓冲垫采用无纺布制成,质地柔软,不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外壳采用透明材质,能够直接观察吸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术后鼻腔渗液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其中:/n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容置腔室,所述容置腔室内设置有吸附内芯(2),所述吸附内芯(2)与所述容置腔室形状配合,所述吸附内芯(2)用于吸附鼻腔渗液;/n所述外壳(1)上与所述容置腔室连通设置有第一容纳槽(11),所述吸附内芯(2)上对应所述第一容纳槽(11)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容纳槽(21),所述第一容纳槽(11)和所述第二容纳槽(21)形成用于容置鼻腔的鼻腔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术后鼻腔渗液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其中:
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容置腔室,所述容置腔室内设置有吸附内芯(2),所述吸附内芯(2)与所述容置腔室形状配合,所述吸附内芯(2)用于吸附鼻腔渗液;
所述外壳(1)上与所述容置腔室连通设置有第一容纳槽(11),所述吸附内芯(2)上对应所述第一容纳槽(11)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容纳槽(21),所述第一容纳槽(11)和所述第二容纳槽(21)形成用于容置鼻腔的鼻腔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术后鼻腔渗液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壁上位于所述鼻腔槽的边部位置设置有缓冲垫(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术后鼻腔渗液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3)采用无纺布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术后鼻腔渗液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羽,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