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烧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24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便携式烧烤炉:包括底板、前板、后板和两个侧板;所述前板和后板呈对称设置且与底板可拆式连接,所述前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可拆式连接,两个侧板远离前板的一端分别可拆式连接在后板的两端;所述底板、前板、后板和两个侧板围合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活动连接有一具有镂空的隔板。将烧烤炉设置成由底板、前板、后板和两个侧板可拆式组装而成,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且在不用的时候可以拆开并叠放在一起,不占用空间,外出携带时也极其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烧烤炉
本技术涉及烧烤炉
,具体讲的是一种便携式烧烤炉。
技术介绍
烧烤炉是一种用于烧烤羊肉串、蔬菜或肉类的工具,以碳烤炉和燃气烤炉最常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在周末将烧烤炉带上小车到野外,一边聊天,一边畅饮,一边享受烧烤的乐趣,减轻了平时上班的辛苦之余,又为都市生活新增亮点,是一种能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新产品。现有的烧烤炉种类繁多,一般都包括烧烤炉体和烤盘,烧烤的时候,在烤盘下方放置燃烧的木炭或者利用可以产生火焰的燃烧器去烘烤烤盘,以使烤盘上方的食材受热。但是,大多数烧烤炉的炉体不能折叠且体积较大,不仅不方便人们收藏,也不易清洗,而且外出郊游时也不便于携带。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便携式的烧烤炉,但这类烧烤炉的炉体通常也只是部分可拆卸,依然占用较大的空间,且这些炉体之间的各部件通常是用螺栓或螺钉来连接固定的,安装时需要借助工具,组装或拆卸都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便于组装和拆卸的便携式烧烤炉。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便携式烧烤炉:包括底板、前板、后板和两个侧板;所述前板和后板呈对称设置且与底板可拆式连接,所述前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可拆式连接,两个侧板远离前板的一端分别可拆式连接在后板的两端;所述底板、前板、后板和两个侧板围合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活动连接有一具有镂空的隔板。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洗车充气一体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将烧烤炉设置成由底板、前板、后板和两个侧板可拆式组装而成,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且在不用的时候可以拆开并叠放在一起,不占用空间,外出携带时也极其方便。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两侧的边缘均设有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的外端设有一径向延伸的限位部,所述前板和后板上均设有与第一卡扣相适配的卡孔,所述第一卡扣卡接在对应的卡孔内;所述侧板的两端设有均设有第二卡扣,所述前板和后板上均设有与第二卡扣相对应的卡槽,所述第二卡扣卡接在对应的卡槽内。将底板两侧的第一卡扣接在对应的卡孔内,然后平移底板使底板上的第一卡扣沿对应卡孔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卡扣上的限位部卡住前板或后板,防止第一卡扣从对应的卡孔内脱落。将前板和后板安装到底板上之后,再将两个侧板上的第二卡扣卡接到对应的卡槽内,从而将两个侧板安装到前板和后板的两端。整个安装过程简单方便,且不需要借助安装工具。作为优选,所述前板和后板的顶部均设有至少一个具有开口的凹槽,所述隔板上设有与凹槽相对应的凸出部,所述隔板上的凸出部活动连接在对应的凹槽内。作为优选,所述凹槽底部的一侧壁上设有一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凹入部。将隔板上的凸出部卡入对应的凹槽内,然后平移隔板,使隔板上的凸出部嵌入凹槽底部的凹入部,防止隔板脱落。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开口处呈外大内小的喇叭形。这样便于隔板上的凸出部卡入凹槽内。作为优选,其中一个侧板上设有供燃气管道插入的连接孔。这样设置以后,容置腔内不仅可以放碳,也可以放燃气具,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作出不同的选择。作为优选,所述的容置腔内可拆式连接有截面呈倒V形的分焰板,所述分焰板位于连接孔的上方,且分焰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通火孔。这样可以保证燃气具喷出的火焰分布更均匀,方便用户烧烤。作为优选,所述的前板和后板的底部向下延伸并形成有支撑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前板和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分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的A部放大图。如图所示:1、底板,2、前板,3、后板,4、侧板,5、隔板,6、第一卡扣,7、限位部,8、卡孔,9、第二卡扣,10、卡槽,11、凹槽,12、凸出部,13、凹入部,14、连接孔,15、分焰板,16、通火孔,17、支撑脚,18、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同时术语“第一”、“第二”等只是为了区分各部件的名称,并没有主次关系,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便携式烧烤炉:包括底板1、前板2、后板3和两个侧板4;前板2和后板3呈对称设置且与底板1可拆式连接,前板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4可拆式连接,两个侧板4远离前板2的一端分别可拆式连接在后板3的两端。底板1、前板2、后板3和两个侧板4围合形成一容置腔,容置腔的开口处活动连接有一具有镂空的隔板5。底板1两侧的边缘均设有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第一卡扣6,第一卡扣6的外端设有一径向延伸的限位部7,前板2和后板3上均设有与第一卡扣6相适配的卡孔8,第一卡扣6卡接在对应的卡孔8内。侧板4的两端设有均设有第二卡扣9,前板2和后板3上均设有与第二卡扣9相对应的卡槽10,第二卡扣9卡接在对应的卡槽10内。前板2和后板3的顶部均设有至少一个具有开口的凹槽11,凹槽11底部的一侧壁上设有一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凹入部13,隔板5上设有与凹槽11相对应的凸出部12,隔板5上的凸出部12活动连接在对应的凹槽11内。凹槽11底部远离凹入部13的一侧设有凸台18,凸台18的外侧壁到凹入部13的内侧壁的距离尺寸大于凸出部12的宽度尺寸。将烧烤炉设置成由底板1、前板2、后板3和两个侧板4可拆式组装而成,安装的时候,先将底板1两侧的第一卡扣6接在对应的卡孔8内,然后平移底板1使底板1上的第一卡扣6沿对应卡孔8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卡扣6上的限位部7卡住前板2或后板3,防止第一卡扣6从对应的卡孔8内脱落。将前板2和后板3安装到底板1上之后,再将两个侧板4上的第二卡扣9卡接到对应的卡槽10内,从而将两个侧板4安装到前板2和后板3的两端。最后,将隔板5上的凸出部12卡入对应的凹槽11内,然后平移隔板5,使隔板5上的凸出部12嵌入凹槽11底部的凹入部13,同时配合凹槽11底部的凸台18,防止隔板5脱落。凹槽11的开口处呈外大内小的喇叭形,这样便于隔板5上的凸出部12卡入凹槽11内。该便携式烧烤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不需要借助安装工具,且在不用的时候可以拆开并叠放在一起,不占用空间,外出携带时也极其方便。再如图1和图4所示,其中一个侧板4上还设有供燃气管道插入的连接孔14,这样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烧烤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前板(2)、后板(3)和两个侧板(4);所述前板(2)和后板(3)呈对称设置且与底板(1)可拆式连接,所述前板(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4)可拆式连接,两个侧板(4)远离前板(2)的一端分别可拆式连接在后板(3)的两端;所述底板(1)、前板(2)、后板(3)和两个侧板(4)围合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活动连接有一具有镂空的隔板(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烧烤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前板(2)、后板(3)和两个侧板(4);所述前板(2)和后板(3)呈对称设置且与底板(1)可拆式连接,所述前板(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4)可拆式连接,两个侧板(4)远离前板(2)的一端分别可拆式连接在后板(3)的两端;所述底板(1)、前板(2)、后板(3)和两个侧板(4)围合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活动连接有一具有镂空的隔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两侧的边缘均设有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第一卡扣(6),所述第一卡扣(6)的外端设有一径向延伸的限位部(7),所述前板(2)和后板(3)上均设有与第一卡扣(6)相适配的卡孔(8),所述第一卡扣(6)卡接在对应的卡孔(8)内;所述侧板(4)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卡扣(9),所述前板(2)和后板(3)上均设有与第二卡扣(9)相对应的卡槽(10),所述第二卡扣(9)卡接在对应的卡槽(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翔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欧维贝德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