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植入物及医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08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血管植入物及医疗设备,旨在通过支架编织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和结构的设计,减少支架端部对血管内壁的损伤、提高支架的稳定性以及改善显影效果,保证手术的效果和手术的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血管植入物包括管状的植入物主体,所述植入物主体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编织丝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植入物主体具有位于所述植入物主体轴向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包括多个回绕编织环;所述第二端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是由至少两根编织丝连接在一起形成的无创连接部;以及所述两根或两根以上编织丝中的至少一根包括芯丝和包覆在所述芯丝外面的套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管植入物及医疗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血管植入物及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微创伤介入是血管动脉瘤的一种治疗手段,通常涉及将血管植入物,例如但不仅限于支架、弹簧圈、动脉瘤封堵装置等,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血管中的病变位置,随后,输送杆在实现血管植入物的释放的同时保持植入物设计结构,以起到扩张血管,封堵动脉瘤等治疗作用。自膨编织支架是血管植入物的一种形式,由于其良好的输送性能被广泛使用。在现有技术中,自膨编织支架由于编织丝较多,支架端部存在多根拥有尖锐端口的编织丝,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有损伤血管的风险。且松散的编织丝会影响支架结构稳定性,使支架在血管中容易出现变形,管腔坍塌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血管植入物,来解决至少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血管植入物支架结构,可以减少支架端部对血管的损伤,且有利于支架结构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血管植入物,包括管状的植入物主体,所述植入物主体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编织丝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植入物主体具有位于所述植入物主体轴向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包括多个回绕编织环,所述多个回绕编织环中的至少一个回绕编织环的圆周设置有显影标记;所述第二端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是由至少两根编织丝连接在一起形成的无创连接部;以及所述植入物主体在血管中的径向支撑力的数值范围在0.03-0.12N/mm之间,其具体数值符合下述公式:F=aNd2θ2其中,a为常数,N为所述编织丝的根数,d为所述编织丝的丝径,θ为所述植入物主体中段编织丝交错形成的夹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血管植入物,包括管状的植入物主体,所述植入物主体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编织丝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植入物主体具有位于所述植入物主体轴向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包括多个回绕编织环,所述多个回绕编织环中的至少一个回绕编织环的圆周设置有显影标记;所述第二端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是由至少两根编织丝连接在一起形成的无创连接部;以及所述两根或两根以上编织丝中的至少一根包括芯丝和包覆在所述芯丝外面的套管,其中,所述芯丝材料为铂、铱、金、银、钽和钨中的一种或其合金,所述套管的材料为镍钛合金、镍钛诺、不锈钢、钴铬合金、镍钴合金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芯丝的截面积占所述编织丝的总截面积的20%-3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了一种血管植入物,包括管状的植入物主体,所述植入物主体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编织丝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植入物主体具有位于所述植入物主体轴向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包括多个回绕编织环;所述第二端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是由至少两根编织丝连接在一起形成的无创连接部;以及所述两根或两根以上编织丝中的至少一根包括芯丝和包覆在所述芯丝外面的套管,其中,所述芯丝材料为铂、铱、金、银、钽和钨中的一种或其合金,所述套管的材料为镍钛合金、镍钛诺、不锈钢、钴铬合金、镍钴合金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包括多个第一回绕编织环和多个第二回绕编织环,所述第一回绕编织环和所述第二回绕编织环径向间隔排布。可选地,所述第一回绕编织环和所述第二回绕编织环沿所述管状植入物主体轴向的长度相等,所述多个第一回绕编织环或所述多个第二回绕编织环的圆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显影标记。可选地,所述第一回绕编织环沿所述管状植入物主体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回绕编织环沿所述管状植入物主体轴向的长度,所述多个第一回绕编织环的圆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显影标记。可选地,所述第二端还包括多个第三回绕编织环,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回绕编织环径向间隔排布。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管状植入物主体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回绕编织环沿所述管状植入物主体轴向的长度。可选地,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多个第一回绕编织环对称的分布在所述血管植入物的两端;和/或,所述多个第三回绕编织环和所述多个第二回绕编织环对称的分布在所述血管植入物的两端。可选地,所述回绕编织环为一根编织丝回编而成的圆弧,所述圆弧为半圆形、半椭圆形或类半圆形。可选地,所述回绕编织环为一根编织丝回编后和另一根编织丝粘结或焊接在一起。可选地,所述回绕编织环为一根编织丝回编后通过显影标记和另一根编织丝粘结或焊接在一起,其中,所述显影标记为显影弹簧或显影套管。可选地,所述回绕编织环为一根编织丝端部绕制成弹簧状的显影标记后通过粘结或焊接的形式与另一根编织丝连接在一起。可选地,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根编织丝相互并接或缠绕连接在一起后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为圆滑的焊点。可选地,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根编织丝相互并接或缠绕连接在一起后通过弹簧管状体或圆柱管状体粘结或焊接在一起,其中,所述弹簧管状体或圆柱管状体的端部粘结或焊接有圆滑的球帽。可选地,所述植入物主体由12-32根编织丝交错编织成菱形网状结构,所述编织丝在轴向形成的交点个数为每英寸10-75个。可选地,所述植入物主体由16-24根编织丝交错编织成菱形网状结构,所述编织丝在轴向形成的交点个数为每英寸30-55个。可选地,所述植入物主体的金属覆盖率范围为8%-25%。可选地,所述芯丝的截面积占所述编织丝的总截面积的15%-40%。可选地,所述芯丝的截面积占所述编织丝的总截面积的20%-3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医疗设备,包括:上述血管植入物;以及输送杆,所述输送杆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血管植入物的第一连接部可分离地卡合连接。可选地,该医疗设备还包括腔室,用于容纳所述输送杆和所述血管植入物的第二端,其中,当所述血管植入物的第二端和所述输送杆容纳于所述腔室时,所述血管植入物的第二端受到所述腔室的约束力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保持卡合的状态,以实现所述血管植入物与所述输送杆间的轴向锁定;当所述血管植入物的第二端脱离所述腔室时,所述血管植入物的第二端被解除所述腔室的约束力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可分离的状态,以实现所述血管植入物与所述输送杆间的轴向解锁。综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血管植入物以及医疗设备具有如下优点:第一、上述血管植入物的结构设计,使其端部结构为具有圆滑端部的封闭端口,降低了编织丝散乱的端部由于尖锐或接触面积小带来的血管内壁损伤问题,减少由于血管内部损伤带来的植入物炎症反应,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第二、上述血管植入物封闭的端部结构能够提高支架的稳定性,使其在血管中可以具有更好的支撑性。由于其管腔保持力强、不易变形或塌陷,能够支撑病变血管,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第三、上述血管植入物采用显影材料作为编织丝,使得支架的显影性更好,提高手术操作安全性。同时,多根编织丝构成的支架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织材料和/或不同尺寸的编织丝,可以调节支架的径向支撑力和柔软度,扩大了支架的使用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管植入物,包括管状的植入物主体,其特征在于:/n所述植入物主体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编织丝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植入物主体具有位于所述植入物主体轴向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n所述第一端包括多个回绕编织环,所述多个回绕编织环中的至少一个回绕编织环的圆周设置有显影标记;/n所述第二端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是由至少两根编织丝连接在一起形成的无创连接部;以及/n所述植入物主体在血管中的径向支撑力的数值范围在0.03-0.12N/mm之间,其具体数值符合下述公式:/nF=aN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植入物,包括管状的植入物主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入物主体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编织丝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植入物主体具有位于所述植入物主体轴向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一端包括多个回绕编织环,所述多个回绕编织环中的至少一个回绕编织环的圆周设置有显影标记;
所述第二端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是由至少两根编织丝连接在一起形成的无创连接部;以及
所述植入物主体在血管中的径向支撑力的数值范围在0.03-0.12N/mm之间,其具体数值符合下述公式:
F=aNd2θ2
其中,a为常数,N为所述编织丝的根数,d为所述编织丝的丝径,θ为所述植入物主体中段编织丝交错形成的夹角。


2.一种血管植入物,包括管状的植入物主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入物主体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编织丝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植入物主体具有位于所述植入物主体轴向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一端包括多个回绕编织环,所述多个回绕编织环中的至少一个回绕编织环的圆周设置有显影标记;
所述第二端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是由至少两根编织丝连接在一起形成的无创连接部;以及
所述两根或两根以上编织丝中的至少一根包括芯丝和包覆在所述芯丝外面的套管,其中,所述芯丝材料为铂、铱、金、银、钽和钨中的一种或其合金,所述套管的材料为镍钛合金、镍钛诺、不锈钢、钴铬合金、镍钴合金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芯丝的截面积占所述编织丝的总截面积的20%-35%。


3.一种血管植入物,包括管状的植入物主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入物主体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编织丝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植入物主体具有位于所述植入物主体轴向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一端包括多个回绕编织环;
所述第二端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是由至少两根编织丝连接在一起形成的无创连接部;以及
所述两根或两根以上编织丝中的至少一根包括芯丝和包覆在所述芯丝外面的套管,其中,所述芯丝材料为铂、铱、金、银、钽和钨中的一种或其合金,所述套管的材料为镍钛合金、镍钛诺、不锈钢、钴铬合金、镍钴合金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血管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包括多个第一回绕编织环和多个第二回绕编织环,所述第一回绕编织环和所述第二回绕编织环径向间隔排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绕编织环和所述第二回绕编织环沿所述管状植入物主体轴向的长度相等,所述多个第一回绕编织环或所述多个第二回绕编织环的圆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显影标记。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绕编织环沿所述管状植入物主体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回绕编织环沿所述管状植入物主体轴向的长度,所述多个第一回绕编织环的圆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显影标记。


7.如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血管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还包括多个第三回绕编织环,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回绕编织环沿径向间隔排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管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管状植入物主体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回绕编织环沿所述管状植入物主体轴向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涵饴张淼田浩刘子昂田芹芬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