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茶园培管用多角度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4911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茶园培管用多角度灌溉装置,包括底板、第一调节结构和第二调节结构;底板:上表面右侧设有储水箱,储水箱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架,储水箱右侧面中心处设置的搅拌电机输出轴与搅拌架的右端固定连接,底板的上表面右侧设有前后对称的扶手,两侧的扶手之间设有连接板,储水箱前侧面的进水口处设有进水管,底板的上表面左侧设有水泵,水泵右侧面的进水口与储水箱左侧面底端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该茶叶种植用多角度灌溉装置,可以对茶叶田进行多个角度的灌溉工作,减少人员往返茶叶田的次数,减轻了人员负担,设计更加智能化,可以避免茶叶田某个区域灌溉量过大影响茶叶苗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茶园培管用多角度灌溉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种植
,具体为一种有机茶园培管用多角度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茶园是有机茶生产的基础。茶树生长需要水分,幼龄茶园因茶树根系较浅,抗早能力弱,茶苗容易受早而死亡造成缺株断行;成龄采摘茶园在严重干旱时往往使茶树上的老叶脱落,影响光合作用,使茶芽萌发生长缓慢,芽叶细小,提前出现对夹叶,造成茶叶产量与品质下降,因此,进行茶园灌溉,增加土壤含水量,防止早害,对提高茶苗成活率,促进茶树生长,实现高产优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有的茶叶种植用灌溉装置,通常无法实现多个角度的灌溉工作,无法减少人员往返茶叶田的次数,增加了人员负担,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设计出了一种有机茶园培管用多角度灌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有机茶园培管用多角度灌溉装置,可以对茶叶田进行多个角度的灌溉工作,减少人员往返茶叶田的次数,减轻了人员负担,设计更加智能化,可以避免茶叶田某个区域灌溉量过大影响茶叶苗的存活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茶园培管用多角度灌溉装置,包括底板、第一调节结构和第二调节结构;底板:上表面右侧设有储水箱,储水箱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架,储水箱右侧面中心处设置的搅拌电机输出轴与搅拌架的右端固定连接,底板的上表面右侧设有前后对称的扶手,两侧的扶手之间设有连接板,储水箱前侧面的进水口处设有进水管,底板的上表面左侧设有水泵,水泵右侧面的进水口与储水箱左侧面底端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水泵上表面的出水口处设有三通管,三通管的上端出水口和左端出水口处均设有输水软管;第一调节结构: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左端,第一调节结构的进水口与左端的输水软管连通;第二调节结构:设置于储水箱的上表面,第二调节结构的进水口与上端的输水软管连通;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设置于连接板的上表面,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搅拌电机和水泵的输入端均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可以对茶叶田进行多个角度的灌溉工作,减少人员往返茶叶田的次数,减轻了人员负担,设计更加智能化,可以避免茶叶田某个区域灌溉量过大影响茶叶苗的存活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包括支撑板、螺杆、螺杆电机、导向块和第一喷头,所述支撑板前后对称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左端,两侧的支撑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杆,前侧的支撑板前侧面设置的螺杆电机输出轴与螺杆的前端固定连接,螺杆与导向块底部的螺孔螺纹连接,导向块底面的滑块与底板上表面左端的滑槽滑动连接,导向块上表面的进水口与左端的输水软管连通,导向块左侧面的出水口处设有第一喷头,螺杆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可以满足不同位置的灌溉工作。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结构包括U形架、齿轮电机、齿轮、圆形齿条板、支柱和第二喷头,所述U形架设置于储水箱的上表面中部,U形架的上表面设有齿轮电机,齿轮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U形架的横向架体转动连接并延伸至U形架的横向架体下侧,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下侧端头处设有齿轮,储水箱的上表面左侧通过平面轴承转动连接有圆形齿条板,齿轮与圆形齿条板啮合连接,圆形齿条板的上表面中心处设有支柱,支柱的左侧面顶端设有第二喷头,第二喷头底部的进水口与上端的输水软管连通,齿轮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可以对茶叶田进行多个角度的灌溉工作,减少人员往返茶叶田的次数,减轻了人员负担。进一步的,所述三通管的上端出水管和左端出水管内部均串联有独立的电磁阀,电磁阀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设计更加智能化,可以避免茶叶田某个区域灌溉量过大影响茶叶苗的存活率。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底面四角对称设有支腿,支腿的底端均设有万向轮,便于人员进行灌溉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茶叶种植用多角度灌溉装置,具有以下好处:1、通过万向轮可以将该装置移动至任意位置,便于人员进行灌溉工作,通过控制开关组的调控,搅拌电机运转,带动搅拌架旋转,可以对提前通过进水管送入储水箱内部的灌溉用水和营养液进行搅拌,使两者充分混合,人员通过扶手推动该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时,水泵运转,将储水箱内的混合灌溉用水通过三通管和输水软管输送至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对茶叶田进行灌溉,两个独立的电磁阀可以根据灌溉需求进行打开或闭合,设计更加智能化,避免茶叶田某个区域灌溉量过大影响茶叶苗的存活率。2、根据灌溉作业的需求,可以控制开关组的调控,螺杆电机运转,带动螺杆转动,由于螺杆与导向块底部的螺孔螺纹连接,导向块底面的滑块与底板上表面左端的滑槽滑动连接,可以使导向块纵向改变位置,从而对第一喷头的灌溉角度进行调节,满足不同位置的灌溉工作,齿轮电机运转,带动齿轮转动,由于齿轮与圆形齿条板啮合连接,可以带动圆形齿条板转动,从而使支柱带动第二喷头发生角度变化,满足不同角度的灌溉工作,可以对茶叶田进行多个角度的灌溉工作,减少人员往返茶叶田的次数,减轻了人员负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储水箱、3搅拌电机、4搅拌架、5第一调节结构、51支撑板、52螺杆、53螺杆电机、54导向块、55第一喷头、6第二调节结构、61U形架、62齿轮电机、63齿轮、64圆形齿条板、65支柱、66第二喷头、7扶手、8连接板、9控制开关组、10进水管、11水泵、12三通管、13输水软管、14电磁阀、15支腿、16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有机茶园培管用多角度灌溉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调节结构5和第二调节结构6;底板1:上表面右侧设有储水箱2,储水箱2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架4,储水箱2右侧面中心处设置的搅拌电机3输出轴与搅拌架4的右端固定连接,底板1的上表面右侧设有前后对称的扶手7,两侧的扶手7之间设有连接板8,储水箱2前侧面的进水口处设有进水管10,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设有水泵11,水泵11右侧面的进水口与储水箱2左侧面底端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水泵11上表面的出水口处设有三通管12,三通管12的上端出水口和左端出水口处均设有输水软管13,通过控制开关组9的调控,搅拌电机3运转,带动搅拌架4旋转,可以对提前通过进水管10送入储水箱2内部的灌溉用水和营养液进行搅拌,使两者充分混合,人员通过扶手7推动该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时,水泵11运转,将储水箱2内的混合灌溉用水通过三通管12和输水软管13输送至第一喷头55和第二喷头66对茶叶田进行灌溉;第一调节结构5:设置于底板1的上表面左端,第一调节结构5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茶园培管用多角度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第一调节结构(5)和第二调节结构(6);/n底板(1):上表面右侧设有储水箱(2),储水箱(2)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架(4),储水箱(2)右侧面中心处设置的搅拌电机(3)输出轴与搅拌架(4)的右端固定连接,底板(1)的上表面右侧设有前后对称的扶手(7),两侧的扶手(7)之间设有连接板(8),储水箱(2)前侧面的进水口处设有进水管(10),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设有水泵(11),水泵(11)右侧面的进水口与储水箱(2)左侧面底端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水泵(11)上表面的出水口处设有三通管(12),三通管(12)的上端出水口和左端出水口处均设有输水软管(13);/n第一调节结构(5):设置于底板(1)的上表面左端,第一调节结构(5)的进水口与左端的输水软管(13)连通;/n第二调节结构(6):设置于储水箱(2)的上表面,第二调节结构(6)的进水口与上端的输水软管(13)连通;/n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9),所述控制开关组(9)设置于连接板(8)的上表面,控制开关组(9)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搅拌电机(3)和水泵(11)的输入端均电连接控制开关组(9)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茶园培管用多角度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第一调节结构(5)和第二调节结构(6);
底板(1):上表面右侧设有储水箱(2),储水箱(2)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架(4),储水箱(2)右侧面中心处设置的搅拌电机(3)输出轴与搅拌架(4)的右端固定连接,底板(1)的上表面右侧设有前后对称的扶手(7),两侧的扶手(7)之间设有连接板(8),储水箱(2)前侧面的进水口处设有进水管(10),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设有水泵(11),水泵(11)右侧面的进水口与储水箱(2)左侧面底端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水泵(11)上表面的出水口处设有三通管(12),三通管(12)的上端出水口和左端出水口处均设有输水软管(13);
第一调节结构(5):设置于底板(1)的上表面左端,第一调节结构(5)的进水口与左端的输水软管(13)连通;
第二调节结构(6):设置于储水箱(2)的上表面,第二调节结构(6)的进水口与上端的输水软管(13)连通;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9),所述控制开关组(9)设置于连接板(8)的上表面,控制开关组(9)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搅拌电机(3)和水泵(11)的输入端均电连接控制开关组(9)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茶园培管用多角度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结构(5)包括支撑板(51)、螺杆(52)、螺杆电机(53)、导向块(54)和第一喷头(55),所述支撑板(51)前后对称设置于底板(1)的上表面左端,两侧的支撑板(51)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杆(52),前侧的支撑板(51)前侧面设置的螺杆电机(53)输出轴与螺杆(52)的前端固定连接,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维霞
申请(专利权)人:古丈县古阳河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