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80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器,包括壳体和电路板组件,电路板组件设置于壳体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电路板组件包括彼此电性连接的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第三电路板,其中,第一电路板和第三电路板均与第二电路板垂直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第二电路板同一侧的不同边上,第一电路板与第三电路板相互平行,能够通过合理布局电路板组件,有效地利用充电器的空间,提高了充电器的空间利用率,解决现有充电器无法兼顾体积小和功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充电
,特别涉及一种充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普及,大众对充电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市面上的充电器也不断朝着小巧便携、高功率、发热量低的方向发展,但是现有的充电器为了更高的功率和散热,往往采用单电路板设计,这样一来,插件和其引脚就占用了大部分面积,空间利用率不高,使最终充电器的尺寸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充电器无法兼顾体积小和功率大,空间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器。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充电器,包括壳体和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彼此电性连接的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第三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三电路板均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垂直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同一侧的不同边上;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三电路板相互平行。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三电路板上垂直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边的尺寸相等;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两者相互连接的边的尺寸相等。优选地,所述充电器至少包括变压器组件、电源主控组件和输出整流滤波组件,所述变压器组件、所述电源主控组件和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组件分设置在不同的电路板上。优选地,所述变压器组件至少包括一变压器,所述变压器输出至少3种不同的电压,并且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电气隔离。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至少包括EMC组件,所述EMC组件至少包括共模电感LF1。优选地,所述第二电路板进一步包括电源主控组件,所述电源主控组件至少包括一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型号为lNN3265C、lNN3266C或SC1548。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进一步包括输出控制组件,所述输出控制组件至少包括一输出控制芯片;所述输出控制芯片型号为SC2011、SC2002、HUB339、HUB350、WT6615或WT6636。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的边的尺寸为24.5mm-25.5mm,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垂直的边的尺寸为21.5mm-22.5mm,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三电路板间隔为22.8mm-23.8mm。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上与所述第三电路板的相对侧上设有绝缘罩。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贴近所述壳体的一侧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散热材料;和/或第二电路板贴近所述壳体的一侧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散热材料;和/或第三电路板贴近所述壳体的一侧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散热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充电器,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器的电路板组件包括彼此电性连接的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第三电路板,其中,第一电路板和第三电路板均与第二电路板垂直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第二电路板同一侧的不同边上,第一电路板与第三电路板相互平行,通过合理布局电路板组件,有效地利用充电器的空间,提高了充电器的空间利用率,解决现有充电器无法兼顾体积小和功率大的问题。此外,第一电路板、第三电路板上垂直于第二电路板的边的尺寸相等,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两者相互连接的边的尺寸相等,通过对壳体内部的电路板的尺寸进行限定,使得充电器的空间利用率最大化,完美地在最小空间内实现大功率充电的功能。2、充电器进一步包括变压器组件、电源主控组件和输出整流滤波组件,通过将这三个组件分别设置与不同电路板上,将这三个组件进行分散散热,大大提高充电器的散热效率,保证充电器的使用安全性。3、变压器组件至少包括一变压器,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设置了电气隔离,能够使得充电器在最小体积的情况下,满足充电器安规的电气间隔,保证充电器的使用安全性。4、第一电路板进一步包括EMC组件,EMC组件至少包括共模电感LF1,能够保证充电器不因为其他设备的干扰而无法正常使用,同时也保证充电器不对其他设备产生影响工作的干扰,有效保证了充电器对电磁兼容性的要求。5、第一电路板进一步包括输出控制组件,第二电路板进一步包括电源主控组件,在电源主控组件、输出控制组件的配合下,变压器组件输出至少3种不同的电压,使得充电器能够根据充电对象的不同应用协议,适应性调整输出电压,进而使得充电器适用范围更广,充电效率更高。6、第一电路板上与第三电路板的相对侧上进一步设有绝缘罩,能够保证第一电路板和第三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的正常工作不受影响,同时对防电击提供基本保护,进一步提高了充电器的使用安全性。此外,绝缘罩的设置使得元器件分布更紧凑而不易受到撞击导致移动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充电器的使用寿命。7、电路板组件贴近壳体的一侧与壳体之间进一步设置有散热材料,进一步提高了充电器的散热性能,使得充电器的安全性与工作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的电路模块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之输入组件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之EMC组件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之输出整流滤波组件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之输出控制组件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之输出组件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之输入整流滤波组件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之电源主控组件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之变压器组件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充电器;11、壳体;12、电路板组件;121、第一电路板;122、第二电路板;123、第三电路板;1211、输出控制组件;1212、输出整流滤波组件;1213、EMC组件;1214、输入组件;1215、输出组件;1216、绝缘罩;1221、输入整流滤波组件;1222、电源主控组件;1231、变压器组件;12141、输入接口;12142、输入保险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包括壳体和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形成的容纳空间内;/n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彼此电性连接的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第三电路板;/n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三电路板均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垂直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同一侧的不同边上;/n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三电路板相互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包括壳体和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彼此电性连接的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第三电路板;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三电路板均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垂直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同一侧的不同边上;
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三电路板相互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三电路板上垂直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边的尺寸相等;
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两者相互连接的边的尺寸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至少包括变压器组件、电源主控组件和输出整流滤波组件,所述变压器组件、所述电源主控组件和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组件分设置在不同的电路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组件至少包括一变压器,所述变压器输出至少3种不同的电压,并且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电气隔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至少包括EMC组件,所述EMC组件至少包括共模电感LF1。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仁智冯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杰帅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