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电压检测的三相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332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电压检测的三相电路,包括电压采样电路和输出电路,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相序检测电路和电压获取电路,输出电路与电压获取电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电压输入端连接,相序检测电路和电压获取电路均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通过设有电压采样电路,通过相序检测电路和电压获取电路,可以用来检测相序,以及用来获取各项之间的电压值;通过设有输出电路,可以方便控制压缩机的开启和关闭,使得压缩机在相序正常情况下才工作,利于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电压检测的三相电路
本技术属于一种检测与保护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相压缩机的具有电压检测的三相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相序检测板只能对相序的缺项,已经错项的情况具有检测能力,但无法检测到各相之间对零线的电压值。压缩机在使用过程中,电源的欠压会使压缩机无法正常启动,堵转的压缩机极其容易烧毁压缩机;过压又会使得压缩机超负荷工作,影响压缩机寿命;相间电压失衡又对压缩机运行时候产生抖动,同样影响到压缩机寿命。所以对于三相之间的电压检测变得极其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一种具有电压检测的三相电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具有电压检测的三相电路,包括电压采样电路和输出电路,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相序检测电路和电压获取电路,输出电路与电压获取电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电压输入端连接,相序检测电路和电压获取电路均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电压采样电路,通过相序检测电路和电压获取电路,可以用来检测相序,以及用来获取各项之间的电压值;通过设有输出电路,可以方便控制压缩机的开启和关闭,使得压缩机在相序正常情况下才工作,利于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压采样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相序检测电路和电压获取电路均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由此,通过第一电阻,可以实现对电流的限流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序检测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四电阻、钳位二极管和第一滤波电容,第四电阻、钳位二极管、第一滤波电容三者并联,且输入端与第二电阻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单片机的IO中断输入引脚连接,第二电阻的输入端与第一电阻的输出端连接。由此,第二电阻和第四电阻分压到单片机的IO中断输入引脚,用来检测过零点信号。钳位二极管就把进入单片机的电压信号控制在一定电压范围以内,防止芯片被高压击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压获取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五电阻和第二滤波电容,第五电阻与第二滤波电容并联,输入端与第三电阻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单片机的AD引脚连接,第三电阻的输入端与第一电阻的输出端连接。由此,第三电阻和第五电阻用来分压采样,联接到单片机的AD转换检测引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出电路包括电源输出电路和通断信号输出电路,通断信号输出电路与电源输出电路连接,电源输出电路和通断信号输出电路均与电压获取电路连接。由此,设有电源输出电路,可以为单片机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设有通断信号输出电路,便于控制压缩机的连通或断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源输出电路包括变压器、桥堆、第七续流电容、第八滤波电容、三段稳压管、第九续流电容和第十滤波电容,变压器与电压获取电路连接,桥堆与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七续流电容、第八滤波电容、第九续流电容和第十滤波电容并联,且两端分别与桥堆的正极和负极连接,三段稳压管的第一接口与第八滤波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三接口与第九续流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二接口与桥堆的负极连接。由此,通过电源输出电路的各元件,可以使得输出的电压为稳定的工作电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断信号输出电路包括继电器、第四二极管和三极管,继电器设有两个短接触点,第四二极管与继电器并联,且一端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桥堆的正极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压获取电路连接。由此,通过继电器的两个短接触点,可以对外提供通断信号,控制方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断信号输出电路还包括第十七电阻,第十七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十七电阻与单片机连接。由此,通过第十七电阻,为单片机引脚驱动三极管B级间的限流电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有电压检测的三相电路中电压采样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具有电压检测的三相电路中输出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3是三相电波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图3。具有电压检测的三相电路,包括电压采样电路1和输出电路2,电压采样电路1包括第一二极管D1、相序检测电路11和电压获取电路12,输出电路2与电压获取电路12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压输入端连接,相序检测电路11和电压获取电路12均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压采样电路1还包括第一电阻R1,相序检测电路11和电压获取电路12均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相序检测电路11包括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钳位二极管ZD1和第一滤波电容C1,第四电阻R4、钳位二极管ZD1、第一滤波电容C1三者并联,且输入端与第二电阻R2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单片机的IO中断输入引脚连接,第二电阻R2的输入端与第一电阻R1的输出端连接。电压获取电路12包括第三电阻R3、第五电阻R5和第二滤波电容C2,第五电阻R5与第二滤波电容C2并联,输入端与第三电阻R3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单片机的AD引脚连接,第三电阻R3的输入端与第一电阻R1的输出端连接。通过第三电阻和第五电阻用来分压采样,然后连接到单片机的AD转换检测引脚;第二滤波电容C2为输入信号滤波电容。电压采样电路1在使用过程中,电压经第一二极管D1处输入,相电经过第一二极管D1获取正半周的电压波形,再经过第一电阻R1限流后,分成相序检测电路11和电压获取电路12。其中,相序检测电路11与单片机的IO中断输入引脚连接,用来检测相序;钳位二极管ZD1为5.1V钳位管,保护了单片机引脚IO不被高电压击毁,以及过零点;电压获取电路12与单片机的AD引脚连接,用来获取波峰的电压值。输出电路2包括电源输出电路211和通断信号输出电路222,通断信号输出电路22与电源输出电路21连接,电源输出电路21和通断信号输出电路22均与电压获取电路12连接。电源输出电路21包括变压器T1、桥堆、第七续流电容C7、第八滤波电容C8、三段稳压管、第九续流电容C9和第十滤波电容C10,变压器T1与电压获取电路12连接,桥堆与变压器T1的输出端连接,第七续流电容C7、第八滤波电容C8、第九续流电容C9和第十滤波电容C10并联,且两端分别与桥堆的正极和负极连接,三段稳压管的第一接口与第八滤波电容C8的正极连接,第三接口与第九续流电容C9的正极连接,第二接口与桥堆的负极连接。通断信号输出电路22包括继电器RL1、第四二极管D4和三极管Q1,继电器RL1设有两个短接触点,第四二极管D4与继电器RL1并联,且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桥堆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压获取电路12连接。通断信号输出电路22还包括第十七电阻R17,第十七电阻R17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十七电阻R17与单片机连接,第十七电阻R17为单片机引脚驱动三极管B级间的限流电阻。该输出电路2在工作时,变压器T1为10V变压器,输出10V交流电,经过桥堆整流后变成直流电;第七续流电容C7和第八滤波电容C8分别起续流与滤波作用,为后面的三段稳压管7805提供可持续的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电压检测的三相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采样电路(1)和输出电路(2),所述电压采样电路(1)包括第一二极管(D1)、相序检测电路(11)和电压获取电路(12),所述输出电路(2)与电压获取电路(12)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相序检测电路(11)和电压获取电路(12)均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电压检测的三相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采样电路(1)和输出电路(2),所述电压采样电路(1)包括第一二极管(D1)、相序检测电路(11)和电压获取电路(12),所述输出电路(2)与电压获取电路(12)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相序检测电路(11)和电压获取电路(12)均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压检测的三相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采样电路(1)还包括第一电阻(R1),所述相序检测电路(11)和电压获取电路(12)均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电压检测的三相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序检测电路(11)包括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钳位二极管(ZD1)和第一滤波电容(C1),所述第四电阻(R4)、钳位二极管(ZD1)、第一滤波电容(C1)三者并联,且输入端与第二电阻(R2)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单片机的IO中断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输入端与第一电阻(R1)的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电压检测的三相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获取电路(12)包括第三电阻(R3)、第五电阻(R5)和第二滤波电容(C2),所述第五电阻(R5)与第二滤波电容(C2)并联,输入端与第三电阻(R3)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单片机的AD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输入端与第一电阻(R1)的输出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电压检测的三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业昊宣泽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申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