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养分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4313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稻田养分监测装置,涉及养分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顶板,所述外壳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玻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安装监测装置本体时,通过转动转动环使绞龙柱插入到土地中进行固定,使接地板与地面相接触,接着通过底板和接地板顶部的穿孔使监测装置本体底部的传送柱插入,并用力使传送柱底部的传感器插入到土地中,通过对监测装置本体套上外壳,使监测装置本体的顶部与顶板底部的防滑垫相接触,并且通过转动螺栓与外壳底部的螺纹槽进行连接固定即可,通过使用固定式土壤监测装置,大大降低农民的负担,减轻农民的劳累,并通过使用螺栓提高便于操作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田养分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养分
,尤其涉及一种稻田养分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养分是指有营养的物质或化合物;尤指被绿色植物摄取的和有机合成中应用的化学元素或无机化合物(如硝酸盐)。然而对于稻田,大多数使用土壤监测装置对稻田的养分进行监测。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土壤监测装置分为可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可携带便于移动的土壤监测装置,虽然使用方便,但是这种装置不能及时做到对种植有稻田的土壤进行有效的监测,农民不确定土壤养分是否受到破坏的时候,则需要原路返回取装置,然后再次回到稻田地中进行监测,若路途遥远则会导致农民劳累,大大降低了这种装置的实用性,而固定式的土壤监测装置则是固定在稻田地中的,可以使农民不用往返便可观察到土壤中的养分,但这种装置在遇到恶劣天气下容易受到损坏,没有良好的保护措施,大大降低了监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通过使用固定式的土壤监测装置,降低农民的负担,减轻劳累,通过对固定式的土壤监测装置加装外壳,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外壳具有便于安装拆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田养分监测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顶板(2),所述外壳(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玻璃(3),所述顶板(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监测装置本体(4),所述外壳(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板(5),所述底板(5)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柱(6),所述连接柱(6)的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环(7),所述连接柱(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接地板(8),所述转动环(7)的底部焊接有第一连接杆(9),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底部焊接有绞龙柱(10),所述监测装置本体(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传送柱(11),所述传送柱(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传感器(12),所述底板(5)的顶部粘设有承压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田养分监测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顶板(2),所述外壳(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玻璃(3),所述顶板(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监测装置本体(4),所述外壳(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板(5),所述底板(5)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柱(6),所述连接柱(6)的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环(7),所述连接柱(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接地板(8),所述转动环(7)的底部焊接有第一连接杆(9),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底部焊接有绞龙柱(10),所述监测装置本体(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传送柱(11),所述传送柱(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传感器(12),所述底板(5)的顶部粘设有承压垫(13),所述底板(5)底部靠近右侧的边缘处螺纹贯穿连接有螺栓(14),所述顶板(2)靠近右侧的边缘处滑动贯穿有第二连接杆(15),所述第二连接杆(15)的外壁套接有弹簧(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养分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左侧开设有与玻璃(3)相匹配的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右侧开设有与监测装置本体(4)相适配的放置槽。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珺刘小全连垚谢建萍席建才肖林长李云黎为兵张璞汪雨萍张家健谢芳腾蒋龙杨福权欧阳真程钟晓英李德悦章萍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