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植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58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种植箱,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种植箱,所述种植箱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顶部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放置有海绵,所述海绵的顶部放置有泥土,所述种植箱的右侧底部套接有出水管,所述种植箱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左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屏,所述支撑架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实现了水稻在种植箱内的种植,也有效的避免了泥土的流失,同时,能够全自动的实现了水稻的保湿,解决了人工喷洒水的麻烦而且多余的水能够储藏,也避免了多余的水弄的满地,且需要将多余的水放走也比较方便,此装置适合广泛推广。推广。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种植箱


[0001]本技术涉及水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种植箱。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按留种方式分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
[0003]现在的水稻种植箱大多都是采用一个普通的箱子进行种植,但是会存问题,洒水的时候泥土会流失,而且洒水需要人工去进行喷洒,而且人工需要经常去看一下湿度,太干旱很容易造成水稻旱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水稻种植箱,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实现了水稻在种植箱内的种植,也有效的避免了泥土的流失,同时,能够全自动的实现了水稻的保湿,解决了人工喷洒水的麻烦而且多余的水能够储藏,也避免了多余的水弄的满地,且需要将多余的水放走也比较方便,此装置适合广泛推广。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种植箱,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种植箱,所述种植箱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顶部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放置有海绵,所述海绵的顶部放置有泥土,所述种植箱的右侧底部套接有出水管,所述种植箱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左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屏,所述支撑架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支撑架的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顶端通过锥齿轮传送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外壁套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空心箱,所述空心箱的底部套接有喷头,所述空心箱的顶部套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外壁套接有电控阀。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为四个,且分别位于种植箱的底部四角,所述支撑条为两个,且以支撑柱的中心垂直线镜像对称。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右侧内壁与种植箱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的左端贯穿支撑架的右侧并延伸至支撑架的左侧,所述第一转杆的外壁与支撑架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的左端与支撑架的左侧转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外壁套接有水阀,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且呈等距阵列排布。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块顶部固定连接的滑块放置在支撑架顶部内壁开设的滑槽内。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位于支撑架内部的外壁设置有双向螺纹,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块一侧开设的通孔内壁设置有螺纹,且与第一转杆外壁设置的双向螺纹相匹配。
[0013]优选的,所述进水管顶部贯穿支撑块并延伸至支撑架的顶部外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进水管的外壁与支撑架顶部开设的通槽内壁滑动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屏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屏的输出端与电控阀、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1、该装置通过支撑板支撑海绵,并且在海绵的顶部放置的泥土,因此是实现了种植箱的水稻种植,并且通过海绵能够有效的避免了泥土的流失,而且支撑板与海绵并不会阻挡水往下流。
[0017]2、该装置通过湿度传感器感应湿度,并且通过控制屏控制驱动电机与电控阀,有效的实现了对种植箱中种植的水稻进行喷水,保持湿度,而且喷洒之后,多余的水会储存在种植箱的底部,也避免了多余的水弄的满地,同时当需要将水放走,只需要打开出水管外壁套接的水阀即可。
[0018]综上所述,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实现了水稻在种植箱内的种植,也有效的避免了泥土的流失,同时,能够全自动的实现了水稻的保湿,解决了人工喷洒水的麻烦而且多余的水能够储藏,也避免了多余的水弄的满地,且需要将多余的水放走也比较方便,此装置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稻种植箱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稻种植箱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稻种植箱的支撑块、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稻种植箱的支撑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支撑柱;2、种植箱;3、支撑板;4、海绵;5、泥土;6、控制屏;7、支撑架;8、第一转杆;9、第二转杆;10、驱动电机;11、湿度传感器;12、出水管;13、支撑条;14、支撑块;15、空心箱;16、喷头;17、进水管;18、电控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5]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稻种植箱,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种植箱2,种植箱2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条13,支撑条13的顶部放置有支撑板3,支撑条13是对支撑板3做支撑,支撑板3的顶部放置有海绵4,海绵4的顶部放置有泥土5,海绵4能够有效的防止泥土5的流失,种植箱2的右侧底部套接有出水管12,种植箱2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7,支撑架7的左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屏6,支撑架7的右侧内
壁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11,支撑架7的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9,第二转杆9的顶端通过锥齿轮传送连接有第一转杆8,第一转杆8的外壁套接有支撑块14,支撑块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空心箱15,空心箱15的底部套接有喷头16,空心箱15的顶部套接有进水管17,进水管17的外壁套接有电控阀18。
[0026]支撑柱1为四个,且分别位于种植箱2的底部四角,支撑条13为两个,且以支撑柱1的中心垂直线镜像对称,支撑架7的右侧内壁与种植箱2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第一转杆8的左端贯穿支撑架7的右侧并延伸至支撑架7的左侧,第一转杆8的外壁与支撑架7的右侧转动连接,第一转杆8的左端与支撑架7的左侧转动连接,出水管12的外壁套接有水阀,因此有效的将多余的水保留在种植箱2内,支撑柱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支撑板3的顶部开设有通孔,且呈等距阵列排布,支撑块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支撑架7的顶部内壁开设有滑槽,支撑块14顶部固定连接的滑块放置在支撑架7顶部内壁开设的滑槽内,第一转杆8位于支撑架7内部的外壁设置有双向螺纹,支撑块14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支撑块14一侧开设的通孔内壁设置有螺纹,且与第一转杆8外壁设置的双向螺纹相匹配,进水管17顶部贯穿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种植箱,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种植箱(2),所述种植箱(2)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条(13),所述支撑条(13)的顶部放置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放置有海绵(4),所述海绵(4)的顶部放置有泥土(5),所述种植箱(2)的右侧底部套接有出水管(12),所述种植箱(2)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的左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屏(6),所述支撑架(7)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11),所述支撑架(7)的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9),所述第二转杆(9)的顶端通过锥齿轮传送连接有第一转杆(8),所述第一转杆(8)的外壁套接有支撑块(14),所述支撑块(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空心箱(15),所述空心箱(15)的底部套接有喷头(16),所述空心箱(15)的顶部套接有进水管(17),所述进水管(17)的外壁套接有电控阀(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为四个,且分别位于种植箱(2)的底部四角,所述支撑条(13)为两个,且以支撑柱(1)的中心垂直线镜像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的右侧内壁与种植箱(2)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8)的左端贯穿支撑架(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全钟晓英张璞张红林刘海平汪雨萍谢建萍张家健蒋龙欧阳真程何胜章萍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