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储存自燃推进剂瞬间接触发生反应的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4290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储存自燃推进剂瞬间接触发生反应的试验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包括上容积部和下容积部,上容积部底部设有内部上封头,下容积部顶部设有内部下封头,上容积部上有氧化剂进料管穿过,氧化剂进料管外端连接有N12接头,下容积部连接有燃料进料管,燃料进料管外端连接有N10接头,内部上封头外壁焊接有两组第一导管,内部下封头外壁焊接有两组第二导管;设计方法简单,可应用于不同药量下的试验,采用导爆索切割,氧化剂和燃料之间隔板最大面积瞬间击穿,可以实现氧化剂与燃料最大参与反应量,切割部件与氧化剂和燃料无接触,无污染带入,提升安全性,采用远程操控方式,降低人员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储存自燃推进剂瞬间接触发生反应的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可储存自燃推进剂试验
,具体为一种可储存自燃推进剂瞬间接触发生反应的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可储存自燃推进剂为液体氧化剂和液体燃料可在常温常压下正常储存,且两种液体相互接触后能发生自燃的双组元推进剂。可储存自燃推进剂在生产、贮存、运输、加注以及发射过程中发生泄漏时,只要液体氧化剂和液体燃料发生接触均会发生自燃反应,甚至发生爆炸反应,其爆炸过程复杂,目前此类爆炸及冲击波传播规律、热辐射传播规律等研究较少,冲击波TNT当量、热辐射强度等基础参数测试难度大,导致在设计液体推进剂生产、使用、贮存、试验场所布局时面临的内外部距离确定无基础数据参照。因此,通过液体氧化剂和液体燃料发生接触研究其爆炸及冲击波传播规律、热辐射传播规律等,取得冲击波TNT当量、热辐射强度等基础参数,对指导相关液体推进剂生产企业、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射场地等设施的工程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可储存自燃推进剂的爆炸规律研究采用的装置主要采取破碎器击穿隔板的方式,使氧化剂与燃料接触发应。目前实验采用的模拟贮箱按实际运载火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储存自燃推进剂瞬间接触发生反应的试验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包括上容积部(6)和下容积部(9),所述上容积部(6)底部设有内部上封头(7),所述内部上封头(7)焊接于罐体(1)内壁,所述下容积部(9)顶部设有内部下封头(8),所述内部下封头(8)焊接于罐体(1)内壁,所述上容积部(6)上有氧化剂进料管(2)穿过,所述氧化剂进料管(2)外端连接有N12接头,所述上容积部(6)顶部开口处连接有N11接头,所述下容积部(9)连接有燃料进料管(4),所述燃料进料管(4)外端连接有N10接头,所述下容积部(9)顶部开口处连接有N9接头,所述内部上封头(7)外壁焊接有两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储存自燃推进剂瞬间接触发生反应的试验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包括上容积部(6)和下容积部(9),所述上容积部(6)底部设有内部上封头(7),所述内部上封头(7)焊接于罐体(1)内壁,所述下容积部(9)顶部设有内部下封头(8),所述内部下封头(8)焊接于罐体(1)内壁,所述上容积部(6)上有氧化剂进料管(2)穿过,所述氧化剂进料管(2)外端连接有N12接头,所述上容积部(6)顶部开口处连接有N11接头,所述下容积部(9)连接有燃料进料管(4),所述燃料进料管(4)外端连接有N10接头,所述下容积部(9)顶部开口处连接有N9接头,所述内部上封头(7)外壁焊接有两组第一导管(3),两组所述第一导管(3)成十字交叉分布,两组所述第一导管(3)的端部分别连接有N1接头、N2接头、N3接头和N4接头,所述内部下封头(8)外壁焊接有两组第二导管(10),两组所述第二导管(10)成十字交叉分布,两组所述第二导管(10)的端部分别连接有N5接头、N6接头、N7接头和N8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储存自燃推进剂瞬间接触发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海徐森胡景伟刘英崔宁姚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工业火炸药工程与安全技术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