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热管网温度场监测标志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20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热管网温度场监测标志桩,其中所述的外壳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外壳内上部设有核心顶盖及核心壳体,核心顶盖螺纹连接在核心壳体顶部,且核心壳体外径大于核心顶盖外径,核心顶盖下端开口,且核心顶盖内设有RFID天线,核心壳体上端开口,且核心壳体内设有NB天线及GPS天线;核心壳体底部安装有探管A,探管A内穿有线路,且探管A下端通过线路连接有探头,探管A底部通过套丝连接有探管B,探管B底部安装有堵头,堵头处安装有探头;优点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探针式标志桩及无线监测系统探测供热管网的地表温度场,识别与分析故障点周围温度场变化,及时发现故障、定位故障点,及时处置,减少损失,降低次生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热管网温度场监测标志桩
本技术涉及供热管网温度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供热管网温度场监测标志桩。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供热事业的不断发展,城市区域供热管网规模的逐渐扩大,管网的结构日趋复杂,再加上使用年限的不断增长,很多的管道因为管道下沉、管道内、外的腐蚀、管道的泄漏、阀门、管道焊缝的开裂以及波纹补偿器的腐蚀性破损等诸多原因,经常会引发一些供热管网泄漏事故,从而造成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以及人员上的伤害事件。供热管网漏损控制已逐渐被重视起来,而城市供热管网具有长达数百公里的铺设距离、复杂的拓扑结构且大部分处于地下管线空间。目前,很多的热力公司一般都是采用群众报告和定期巡检的方式进行故障的排查维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针对一些直埋的管道,冬季降雪后可以通过观察地表上的积雪消融情况以及观察是否有冒汽的现象来判断,这样的情况下,发现故障都比较迟缓,通常都在三到五个工作日才能发现具体的故障,就会大大贻误整个故障排除和维修的最佳时机,易引发次生危害,为后期的维护和维修增加了不必要的危害和困难。对于供热管网的故障发现一般不会很及时,同时漏损快速定位也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从事故发生到发现、定位、抢修解决、恢复供热的整个故障周期,其时间的长短直接会影响到整个事故的损失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供热管网温度场监测标志桩。本技术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供热管网温度场监测标志桩,包括顶盖、外壳、核心壳体、核心顶盖、探管、探头、套丝及堵头,所述的外壳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所述的外壳内上部设有核心顶盖及核心壳体,所述的核心顶盖螺纹连接在核心壳体顶部,且核心壳体外径大于核心顶盖外径,所述的核心顶盖下端开口,且核心顶盖内设有RFID天线,所述的核心壳体上端开口,且核心壳体内设有电路板、NB天线及GPS天线;所述的核心壳体底部安装有探管A,所述的探管A内穿有线路,且探管A下端通过线路连接有探头,所述的探管A底部通过套丝连接有探管B,所述的探管B底部安装有堵头,所述的堵头处安装有探头。所述的外壳为120×120×1000mm。所述的探管A为20×500mm。所述的探管B为20×1000mm。所述的探管为316不锈钢或2205不锈钢。所述的套丝内径为20mm。所述的堵头内径为2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探针式标志桩及无线监测系统探测供热管网的地表温度场,识别与分析故障点周围温度场变化,及时发现故障、定位故障点,及时处置,减少损失,降低次生危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顶盖、2为核心顶盖、3为核心壳体、4为外壳、5为探管A、6为套丝、7为探管B、8为堵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供热管网温度场监测标志桩,包括顶盖1、外壳4、核心壳体3、核心顶盖2、探管、探头、套丝6及堵头8,所述的外壳4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1,所述的外壳4内上部设有核心顶盖2及核心壳体3,所述的核心顶盖2螺纹连接在核心壳体3顶部,且核心壳体3外径大于核心顶盖2外径,所述的核心顶盖2下端开口,且核心顶盖2内设有RFID天线,所述的核心壳体3上端开口,且核心壳体3内设有电路板、NB天线及GPS天线;所述的核心壳体3底部安装有探管A5,所述的探管A5内穿有线路,且探管A5下端通过线路连接有探头,所述的探管A5底部通过套丝6连接有探管B7,所述的探管B7底部安装有堵头8,所述的堵头8处安装有探头。所述的外壳4为120×120×1000mm。所述的探管A5为20×500mm。所述的探管B7为20×1000mm。所述的探管为316不锈钢或2205不锈钢。所述的套丝6内径为20mm。所述的堵头8内径为20mm。一种供热管网温度场监测标志桩,使用物联网技术NB-IoT,NB-IoT具有覆盖广、连接多、速率快、成本低、功耗低、架构优等特点,是万物互联时代的必备技术。主控芯片使用ARM体系内核架构超低功耗微处理器,满足边缘计算与存储功能的同时大幅降低功耗。具有GPS卫星定位功能,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部署完成,定位精度提高,逐步过渡使用北斗定位系统。超低功耗:休眠状态电流10ua以下。通过使用NB-IoT低功耗通讯方式、优选高精度低功耗元器件及深度休眠超低功耗优化控制算法,实现设备整机的超低功耗运行,达到可长至5年以上*的电池免维护运行。接口丰富:可扩展4路PT1000温度传感器,另外内部还集成一套温湿度传感器,可适应在不同场景下更加精细化的监测报警需求。配置完备:采集时间,上报时间,多阈值,多时区等参数都可设置,适应各种复杂温控场景。强大的电源管理:具备电池电压监测、报警功能;配有主备2路电池;主电池失效失压后能自动切换备用电池,并上报服务器及时维护;配备超级电容,同时配合胆电容等优质元器件强化室外低温、强磁干扰等恶劣工况下的供电能力,确保设备长期、稳定工作。探针式温度场监测标志桩设备具备多点温度、湿度监测、报警上传功能。同时具有卫星定位功能。超低功耗设计。无线温度监测设备因热力管线铺设范围广距离长等特点,供电条件具有局限性,设计使用内置电池供电。为延长有限容量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更换电池等维护成本,在各方面进行超低功耗设计,使用NB-IOT网络通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热管网温度场监测标志桩,包括顶盖(1)、外壳(4)、核心壳体(3)、核心顶盖(2)、探管、探头、套丝(6)及堵头(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4)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1),所述的外壳(4)内上部设有核心顶盖(2)及核心壳体(3),所述的核心顶盖(2)螺纹连接在核心壳体(3)顶部,且核心壳体(3)外径大于核心顶盖(2)外径,所述的核心顶盖(2)下端开口,且核心顶盖(2)内设有RFID天线,所述的核心壳体(3)上端开口,且核心壳体(3)内设有电路板、NB天线及GPS天线;所述的核心壳体(3)底部安装有探管A(5),所述的探管A(5)内穿有线路,且探管A(5)下端通过线路连接有探头,所述的探管A(5)底部通过套丝(6)连接有探管B(7),所述的探管B(7)底部安装有堵头(8),所述的堵头(8)处安装有探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热管网温度场监测标志桩,包括顶盖(1)、外壳(4)、核心壳体(3)、核心顶盖(2)、探管、探头、套丝(6)及堵头(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4)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1),所述的外壳(4)内上部设有核心顶盖(2)及核心壳体(3),所述的核心顶盖(2)螺纹连接在核心壳体(3)顶部,且核心壳体(3)外径大于核心顶盖(2)外径,所述的核心顶盖(2)下端开口,且核心顶盖(2)内设有RFID天线,所述的核心壳体(3)上端开口,且核心壳体(3)内设有电路板、NB天线及GPS天线;所述的核心壳体(3)底部安装有探管A(5),所述的探管A(5)内穿有线路,且探管A(5)下端通过线路连接有探头,所述的探管A(5)底部通过套丝(6)连接有探管B(7),所述的探管B(7)底部安装有堵头(8),所述的堵头(8)处安装有探头。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利波李峥李忠波蒋明达黄祖刚许爱忠李莹张大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热力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