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空调装置中,多采用基于换热翅片的换热器来实现换热功能。具体来说,将换热管穿设于间隔排布的多个换热翅片,以换热管作为换热介质的流动通道,并以换热翅片之间的间隙作为气流通道,使得风机产生的气流在该气流通道的流动过程中,与换热介质间进行换热。目前,应用于换热器上的换热管通常为圆形管,圆形管的背风侧易产生换热死区。而处于换热死区的翅片部分,其热交换效果变差。此外,相邻圆形换热管之间的管间距较窄,当空气气流流经较窄的通路时,会导致通风阻力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器,以减小换热死区,增强换热效果,并可以减小气流的流动阻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换热器,换热器包括换热翅片和换热管,换热翅片上设置有管孔;换热管穿设于管孔内,且在由换热翅片的主表面所在平面形成的参考截面上,换热管的外形与管孔的形状一致;管孔具有一长轴方向和一短轴方向,管孔沿长轴方向的长轴尺寸大于沿短轴方向的短轴尺寸;其中,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n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翅片上设置有管孔;和/n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穿设于所述管孔内,且在由所述换热翅片的主表面所在平面形成的参考截面上,所述换热管的形状与所述管孔的形状一致,所述管孔具有一长轴方向和一短轴方向,所述管孔沿所述长轴方向的长轴尺寸大于沿所述短轴方向的短轴尺寸;/n其中,所述换热翅片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迎风侧轮廓线和背风侧轮廓线,各所述管孔的所述长轴方向与所述迎风侧轮廓线形成一交点,所述交点的切线方向与所述长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70-110度。/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
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翅片上设置有管孔;和
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穿设于所述管孔内,且在由所述换热翅片的主表面所在平面形成的参考截面上,所述换热管的形状与所述管孔的形状一致,所述管孔具有一长轴方向和一短轴方向,所述管孔沿所述长轴方向的长轴尺寸大于沿所述短轴方向的短轴尺寸;
其中,所述换热翅片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迎风侧轮廓线和背风侧轮廓线,各所述管孔的所述长轴方向与所述迎风侧轮廓线形成一交点,所述交点的切线方向与所述长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70-11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侧轮廓线向朝向所述背风侧轮廓线的方向弯曲设置,所述背风侧轮廓线向背离所述迎风侧轮廓线的方向弯曲设置,且所述换热翅片的翅片宽度在从所述换热翅片的中部区域到所述中部区域两侧的端部区域的方向上逐渐变小,在从所述中部区域到所述端部区域的方向上,所述管孔的所述长轴方向与所述换热翅片的峰值宽度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区域内的至少部分所述管孔的长轴尺寸大于所述端部区域内的至少部分所述管孔的长轴尺寸,并且/或者所述中部区域内的至少部分所述管孔的短轴尺寸大于所述端部区域内的至少部分所述管孔的短轴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背风侧轮廓线的至少部分所述管孔的长轴尺寸大于靠近所述迎风侧轮廓线的至少部分所述管孔的长轴尺寸,并且/或者靠近所述背风侧轮廓线一侧的至少部分所述管孔的短轴尺寸大于靠近所述迎风侧轮廓线的至少部分所述管孔的短轴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翅片上设置有至少两排所述管孔,所述至少两排管孔沿所述迎风侧轮廓线和背风侧轮廓线的间隔方向彼此间隔设置,每排所述管孔沿所述迎风侧轮廓线或所述背风侧轮廓线经平移后形成的排列曲线间隔排列,不同排的所述管孔进一步沿与所述换热翅片的峰值宽度所在直线平行的排列直线间隔设置。
技术研发人员:李丰,周柏松,罗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