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制冷异响噪声的EVI热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07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制冷异响噪声的EVI热泵,属于热泵系统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存在制冷模式下压缩机补气口反向脉冲引起的异响噪声的问题。本降低制冷异响噪声的EVI热泵包括由冷媒管连接压缩机、第一换热器、主节流器、第二换热器,还包括补气装置,补气装置分别与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主节流器密封连通,其特征在于:补气装置包括冷媒补气管,该冷媒补气管的一端与第一换热器连通、另一端与压缩机的补气口连通等。本降低制冷异响噪声的EVI热泵的优点在于:解决了在制冷模式下补气口反向脉冲引起的异响噪声,而且实现简单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制冷异响噪声的EVI热泵
本技术属于热泵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降低制冷异响噪声的EVI热泵。
技术介绍
现有的如图1所示的EVI(补气增焓)热泵在低环境温度制热时打开热泵上的补气装置(包括电磁阀1′、辅节流阀2′等)以为压缩机3′补充能量,在环境温度高时,一般关闭补气装置,另外在制冷模式下一般也关闭补气装置。如图1所示,补气装置在热泵制热模式下处于高压侧,其压力高于补气压力,气流脉冲对制热模式下补气装置影响小,不存在问题,但是,如图2所示,当热泵处于制冷模式,补气装置处于低压侧,补气压力高于补气装置处压力,形成压差,压缩机内部气体通过补气口以脉冲形式反冲电磁阀和节流阀,造成阀内部泄露产生异响噪声,影响热泵运行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的降低制冷异响噪声的EVI热泵。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降低制冷异响噪声的EVI热泵,包括由冷媒管连接压缩机、第一换热器、主节流器、第二换热器,还包括补气装置,补气装置分别与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主节流器密封连通,其特征在于:补气装置包括冷媒补气管,该冷媒补气管的一端与第一换热器连通、另一端与压缩机的补气口连通,所述冷媒补气管上自该一端至另一端方向依次设有控制阀、辅节流器和防止来自压缩机上的补气口处的冷媒逆流向控制阀的阻逆装置,补气装置还包括将经过辅节流器降温后的低温液态冷媒转变成气态冷媒的冷媒液气转换装置。在上述的降低制冷异响噪声的EVI热泵中,阻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单向阀。在上述的降低制冷异响噪声的EVI热泵中,冷媒液气转换装置包括经济器,冷媒补气管包括冷媒第一补气分管和冷媒第二补气分管,冷媒第一补气分管和冷媒第二补气分管上的各一端分别与第一换热器、压缩机的补气口一一连通,控制阀和辅节流器设于冷媒第一补气分管上,经济器上的一对连通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与第一换热器和主节流器一一连通,冷媒第一补气分管和冷媒第二补气分管之间通过经济器上的另一对连通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相连通。在上述的降低制冷异响噪声的EVI热泵中,阻逆装置设于冷媒第一补气分管上。在上述的降低制冷异响噪声的EVI热泵中,阻逆装置设于冷媒第二补气分管上。在上述的降低制冷异响噪声的EVI热泵中,控制阀为电磁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降低制冷异响噪声的EVI热泵的优点在于:通过控制阀、阻逆装置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制冷模式下补气口反向脉冲引起的异响噪声,而且该装置简单容易实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提供了现有的EVI热泵在制热时的工作原理图。图2提供了现有的EVI热泵在制冷时的工作原理图。图3提供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EVI热泵在制热时的工作原理图。图4提供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EVI热泵在制冷或除霜时的工作原理图。图中,电磁阀1′、辅节流阀2′、压缩机3′、冷媒管101、压缩机102、吸气口103、主节流阀104、冷媒第一补气分管106、冷媒第二补气分管107、单向阀108、辅节流阀109、补气口110、经济器111、第一端口112、第二端口113、第三端口114、第四端口115、电磁阀116、排气口1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3和4所示,本降低制冷异响噪声的EVI热泵,包括由冷媒管101连接压缩机102、第一换热器、主节流器、第二换热器,还包括补气装置,补气装置分别与压缩机102、第一换热器和主节流器密封连通,其特征在于:补气装置包括冷媒补气管,该冷媒补气管的一端与第一换热器连通、另一端与压缩机102的补气口110连通,所述冷媒补气管上自该一端至另一端方向依次设有控制阀、辅节流器和防止来自压缩机102上的补气口110处的冷媒逆流向控制阀的阻逆装置,补气装置还包括将经过辅节流器降温后的低温液态冷媒转变成气态冷媒的冷媒液气转换装置。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主节流器和辅节流器可以是节流管,也可以是节流阀(如图3所示中的主节流器为主节流阀104,辅节流器为辅节流阀109),且数量可根据需要设定,当然也可以两者一起使用。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通常这里的阻逆装置由单向阀108组成,为一个或多个,当然根据需要这里的阻逆装置还可以是其它器件。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通常这里的冷媒液气转换装置为经济器111,当然根据需要这里的冷媒液气转换装置还可以包括其它器件(如电加热件),或者只由其它器件组成。另外地,通常的控制阀由电磁阀116,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当然根据需要还可以是其它器件。具体地,如图3和4所示,这里的冷媒液气转换装置为经济器111,这里的冷媒补气管包括冷媒第一补气分管106和冷媒第二补气分管107,冷媒第一补气分管106和冷媒第二补气分管107上的各一端分别与第一换热器、压缩机102的补气口110一一连通,电磁阀103和辅节流阀109设于冷媒第一补气分管106上,经济器111上的一对连通的第一端口112和第二端口113分别与第一换热器和主节流阀104一一连通,冷媒第一补气分管106和冷媒第二补气分管107之间通过经济器111上的另一对连通的第三端口114和第四端口115相连通。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阻逆装置可根据需要或者设于冷媒第一补气分管106上,或者设于冷媒第二补气分管107上。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制热模式时,第一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此时,与之相对的第二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此时打开冷媒补气管上的电磁阀103,让从第一换热器流出的高温液体冷媒中的一部分通过冷媒补气管上的处于打开状态的辅节流阀109后再进入经济器111上的第三端口114、并从第四端口115出来后通过冷媒第二补气分管107压缩机102上的补气口110侧,补气用的气态冷媒在经济器111中与主要的另一部分从冷凝器出来的流经经济器111中第一端口112和第二端口113的高温液态冷媒进行换热,从第二端口113出来的主要部分的冷媒则依次通过打开的主节流阀104、作为蒸发器的第二换热器后进入压缩机102上的吸气口103,从第四端口115出来的补气冷媒输入至压缩机102上的补气口110,以给压缩机102补气增焓,不仅为补气冷媒提多的热量,同时有利于将低高温液态冷媒的温度,减小其节流损失,从而增加热泵制热量和能效,此时的补气装置相对于压缩机102上的补气口110侧处于相对高压侧;如图4所示,而在制冷或除霜模式时,第一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此时,与之相对的第二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此时补气装置相对于压缩机102上的补气口110侧处于相对低压侧,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制冷异响噪声的EVI热泵,包括由冷媒管(101)连接压缩机(102)、第一换热器、主节流器、第二换热器,还包括补气装置,所述的补气装置分别与压缩机(102)、第一换热器和主节流器密封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气装置包括冷媒补气管,该冷媒补气管的一端与第一换热器连通、另一端与压缩机(102)的补气口(110)连通,所述冷媒补气管上自该一端至另一端方向依次设有控制阀、辅节流器和防止来自压缩机(102)上的补气口(110)处的冷媒逆流向控制阀的阻逆装置,所述的补气装置还包括将经过辅节流器降温后的低温液态冷媒转变成气态冷媒的冷媒液气转换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制冷异响噪声的EVI热泵,包括由冷媒管(101)连接压缩机(102)、第一换热器、主节流器、第二换热器,还包括补气装置,所述的补气装置分别与压缩机(102)、第一换热器和主节流器密封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气装置包括冷媒补气管,该冷媒补气管的一端与第一换热器连通、另一端与压缩机(102)的补气口(110)连通,所述冷媒补气管上自该一端至另一端方向依次设有控制阀、辅节流器和防止来自压缩机(102)上的补气口(110)处的冷媒逆流向控制阀的阻逆装置,所述的补气装置还包括将经过辅节流器降温后的低温液态冷媒转变成气态冷媒的冷媒液气转换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制冷异响噪声的EVI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单向阀(1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制冷异响噪声的EVI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媒液气转换装置包括经济器(111),所述的冷媒补气管包括冷媒第一补气分管(106)和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伯永王磊朱建军袁晓军董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