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光结构及具有其的舞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016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光结构,包括设有通光孔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至少两组调光组件,调光组件包括设于安装板上的第一驱动电机以及调光板,调光板设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调光板靠近通光孔的边缘处设置有锯齿状结构,两个调光板上的锯齿状结构相匹配,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遮蔽通光孔的遮光板。在关闭通光孔的过程中,当两个调光板的锯齿状结构相对配合在一起时完全闭合,由于闭合时会出现失步现象,即会有间隙产生,在背向光源一侧能看到从通光孔处锯齿状结构中照射过来的光。第二驱动电机带动遮光板旋转至通光孔的上方,能够遮挡住锯齿状结构缝隙处的漏光,从而保证了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光结构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本技术涉及舞台灯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调光结构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技术介绍
传统舞台灯光结构中调光板设有锯齿状结构,电机运转时带动两个调光板转动,当两块调光板重合时电机停止运转,即可实现锯齿重叠挡住通光孔处光束的作用。但在实际生产安装过程中,由于电机有加工误差、调光板有转动惯性等因素,往往两块调光板在闭合时会出现失步现象,即会有间隙产生,在背向光源一侧能看到从通光孔处锯齿状结构中照射过来的光,既出现漏光现象,进而影响光效。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208418538U公开了一种调光雾化结构,包括依光线射出方向依次设置的雾化组件及减光组件,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固定板、第一雾化片以及摆转驱动装置,雾化固定板上开设有出光孔,摆转驱动装置用于带动第一雾化片摆转,以使得第一雾化片打开或关闭出光孔;减光组件包括减光固定板、两个相对配合的减光机构,减光固定板上开设有透光孔,减光机构包括减光片及安装于减光片上的第二雾化片,减光片上靠近透光孔的边缘呈锯齿状,减光片可摆转地安装于减光固定板上,使得减光片能逐渐关闭或打开透光孔,两个减光机构的减光片的锯齿状边缘彼此互补,当两个减光片相对配合在一起时能完全闭合。该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在调光过程中,两块调光板闭合时,也存在着上述所说的漏光现象,从而影响光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两块调光板在闭合时产生的间隙,导致漏光,影响光效的问题,提供一种调光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光结构,包括设有通光孔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至少两组调光组件,所述调光组件包括设于安装板上的第一驱动电机以及调光板,所述调光板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调光板靠近所述通光孔的边缘处设置有锯齿状结构,两个所述调光板上的锯齿状结构相匹配,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遮蔽所述通光孔的遮光板。在本技术方案中,调光过程中,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调光板向着通光孔或远离通光孔方向旋转运动,使得调光板能逐渐关闭或打开通光孔。在关闭通光孔的过程中,当两个调光板的锯齿状结构相对配合在一起时完全闭合,由于闭合时会出现失步现象,即会有间隙产生,在背向光源一侧能看到从通光孔处锯齿状结构中照射过来的光,既出现漏光现象。第二驱动电机带动遮光板旋转至通光孔的上方,能够遮挡住锯齿状结构缝隙处的漏光,从而保证了光效。优选地,所述遮光板与所述调光板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两侧。优选地,所述遮光板为铝板。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优选地,所述遮光板上设置有开槽结构,所述开槽结构与靠近所述遮光板的安装柱相抵接。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遮光板位于所述安装板的同一侧。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遮光板位于所述安装板的同一侧。优选地,所述调光板通过法兰固定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优选地,所述遮光板为扇形结构。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舞台灯,包括如上所述的调光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中,调光过程中,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调光板向着通光孔或远离通光孔方向旋转运动,使得调光板能逐渐关闭或打开通光孔。在关闭通光孔的过程中,当两个调光板的锯齿状结构相对配合在一起时完全闭合,由于闭合时会出现失步现象,即会有间隙产生,在背向光源一侧能看到从通光孔处锯齿状结构中照射过来的光。第二驱动电机带动遮光板旋转至通光孔的上方,能够遮挡住锯齿状结构缝隙处的漏光,从而保证了光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调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I;图2是本技术调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II;图3是本技术调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III。附图中:1-通光孔、2-安装板、31-第一驱动电机、32-调光板、33-锯齿状结构、34-法兰、4-第二驱动电机、5-遮光板、6-安装柱、7-固定板、8-开槽结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调光结构,包括设有通光孔1的安装板2,安装板2上设置有至少两组调光组件,调光组件包括设于安装板2上的第一驱动电机31以及调光板32,调光板32设于第一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上,调光板32靠近通光孔1的边缘处设置有锯齿状结构33,两个调光板32上的锯齿状结构33相匹配,安装板2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4,第二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遮蔽通光孔1的遮光板5。需要说明的是,遮光板5可以与别的零件、组件安装在一起,比如色片盘、CMY圆盘等。在本实施例中,调光过程中,第一驱动电机31带动调光板32向着通光孔1或远离通光孔1方向旋转运动,使得调光板32能逐渐关闭或打开通光孔1。在关闭通光孔1的过程中,当两个调光板32的锯齿状结构33相对配合在一起时完全闭合,由于闭合时会出现失步现象,即会有间隙产生,在背向光源一侧能看到从通光孔1处锯齿状结构33结构中照射过来的光,既出现漏光现象。第二驱动电机4带动遮光板5旋转至通光孔1的上方,能够遮挡住锯齿状结构33缝隙处的漏光,从而保证了光效。其中,遮光板5与调光板32位于安装板2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遮光板5与调光板32位于安装板2的两侧,这样可以避免遮光板5的运动对调光板32的运动造成干扰,另一方面有利于遮光板5、调光板32的空间合理布置。另外,遮光板5为铝板。在本实施例中,遮光板5为铝板,一方面是由于铝板的重量轻;另一方面,铝板可以将从锯齿状结构33处的漏光反射回去。其中,安装板2上设置有若干安装柱6,安装柱6上安装有固定板7,第二驱动电机4安装在固定板7上。另外,遮光板5上设置有开槽结构8,开槽结构8与靠近遮光板5的安装柱6相抵接。具体地,遮光板5位于初始位置时,安装柱6与开槽结构8相低接,安装柱6可以对遮光板5起到限位的作用,处于该位置处的遮光板5,在两块调光板32快要闭合时,遮光板5能够快速地旋转至通光孔1的上方并遮盖住通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光结构,包括设有通光孔(1)的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上设置有两组调光组件,所述调光组件包括设于安装板(2)上的第一驱动电机(31)以及调光板(32),所述调光板(32)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上,所述调光板(32)靠近所述通光孔(1)的边缘处设置有锯齿状结构(33),两个所述调光板(32)上的锯齿状结构相匹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4),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遮蔽所述通光孔(1)的遮光板(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光结构,包括设有通光孔(1)的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上设置有两组调光组件,所述调光组件包括设于安装板(2)上的第一驱动电机(31)以及调光板(32),所述调光板(32)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上,所述调光板(32)靠近所述通光孔(1)的边缘处设置有锯齿状结构(33),两个所述调光板(32)上的锯齿状结构相匹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4),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遮蔽所述通光孔(1)的遮光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5)与所述调光板(32)位于所述安装板(2)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5)为铝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上设置有若干安装柱(6),所述安装柱(6)上安装有固定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丽秦振学詹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明道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