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折叠收纳软管的挂脖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79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便于折叠收纳软管的挂脖风扇,所述挂脖风扇包括有手柄、风扇,所述手柄与风扇通过软管连接在一起,所述手柄内具有一凹腔,所述凹腔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有连接软管的衔接部,所述软管可以折叠后收纳于该容纳腔内。所述软管能够将风扇和手柄连接在一起,且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软管将风扇挂在脖子上,手柄起到配重作用,便于风扇为人们提供风力,从而实现吹风降温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折叠收纳软管的挂脖风扇
本技术属于日常用品的
,特别涉及一种日常挂脖子使用的风扇。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风扇的应用极其广泛,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于自身舒适度的关注,便携式风扇已经称为城市中人们日常使用的产品。而且,更多的手持式风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欢迎。如专利申请201821255688.8公开了一种手持风扇,包括本体、与本体固定连接的手持部及硅胶底座,所述硅胶底座包括连接部和吸盘,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吸盘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部具有与所述手持部适配的容置腔,所述手持部插入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吸盘用于对外固定所述手持风扇。该风扇通过吸盘吸附桌面等平面,使得手持风扇可以稳固立在桌面上使用,增加使用的范围,且操作简单方便。又如专利申请201920454196.X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手持风扇,包括手持风扇本体和底座,所述手持风扇本体可通过手柄插接在底座上。本技术,在底座上设置有座套,手持风扇本体通过插装于座套上实现与底座插拔式连接,座套底部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可以在主动齿轮的传动下驱动座套沿轴心转动,同时,座套底面上设置有磁控开关,磁控开关运动轨迹下方设置有触发磁铁,通过磁控开关与触发磁铁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座套往返转动,从而间接的带动手持风扇本体在底座上左右摆动,起到风扇摇头换向的作用,此结构稳定耐用,且具有校位功能,能有效的保障风扇正常工作。然而,手持风扇虽然便于携带及随身使用,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手持需要至少一只手来持有风扇,占用一只手的资源,在需要手拿其它物品的时候不方便。特别是现代生活中,人们随身携带及使用智能手机及其它智能终端设备,如果持有风扇,就不能很好地使用智能手机等其它的智能终端设备,影响风扇的使用便利性。为此,人们又设计了挂脖风扇,将风扇挂在脖子上使用,以彻底解放人们的双手。如专利申请202020223531.8所公开的挂脖风扇,包括用于穿戴在人体脖颈上的弧形支架和设置在弧形支架内的风扇,弧形支架内设有风道,风扇用于向风道内提供气流,弧形支架包括弧形部和位于弧形部两端的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弧形部上设有多个第一出风口,第一延伸段和/或第二延伸段上设有多个第二出风口,各第一出风口、各第二出风口与风道连通,从第一出风口出来的气流吹向颈部,从第二出风口出来的气流吹向面部。该挂脖风扇可以为人体多个部位提供风力,能满足用户需求,方便用户使用。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由于需要对多个部位提供风,导致这种风扇的体积大,又不能收拢,因此携带又不方便,为此,亟需设计一种既能提供足够的风力,又便于携带的风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折叠收纳软管的挂脖风扇,该挂脖风扇能够将风扇及其配件进行收拢,有效减小风扇的占用体积,便于人们携带及使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折叠收纳软管的挂脖风扇,该挂脖风扇通过软管将风扇和手柄进行连接,不仅便于挂在脖子上使用,而且能够将软管进行最大限度地收拢,便于减小该挂脖风扇的体积。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折叠收纳软管的挂脖风扇,该挂脖风扇的结构设置简单,成本低,方便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折叠收纳软管的挂脖风扇,所述挂脖风扇包括有手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与风扇通过软管连接在一起,所述手柄内具有一凹腔,所述凹腔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能够被滑动打开,同时,所述容纳腔设置有连接软管的衔接部,所述软管可以折叠后收纳于该容纳腔内。所述软管能够将风扇和手柄连接在一起,且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软管将风扇挂在脖子上,手柄起到配重作用,便于风扇为人们提供风力,从而实现吹风降温的作用。所述风扇,为扇叶风扇、涡轮风扇的任意一种。所述软管,插接固定或嵌入固定在风扇上,软管相对于风扇和手柄具有很小的体积,将其收卷或者盘绕后,可以收拢到手柄内,不占用外部的空间,从而有效地减小风扇的占用体积,便于人们携带及使用。更进一步地,所述软管内设置有定型管,定型管通常为金属管,贯穿或者埋设在软管内,以使软管具有适当的硬度,又能保持一定的弯折性能。更进一步地,给风扇供电的电池可以与电池设置在一起,也可以设置在手柄内,当电池设置于手柄内时,所述电连接风扇和电池的导线穿过定型管进行电连接。所述风扇,其底部或侧边设置有衔接部,所述衔接部用以插接软管。进一步,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滑动壁,所述滑动壁能够滑动打开,所述滑动壁上设置有插接部,所述软管固定于所述插接部上。更进一步,所述手柄包括有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合围成手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侧壁上具有滑轨,以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滑动配合。更进一步,所述上壳体局部上设置有电池腔,电池腔用以放置电池和安装PCB板,电池腔的外壁上设置有突出的轨道;下壳体的主体部分具有一个前端开口的环状侧壁,环状侧壁上向内突出有轨道,该轨道与上壳体上的轨道交错设置,可以使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之间能够滑动,从而滑动打开容纳腔。更进一步,电池腔的一端突出设置有用以插接软管的衔接部,软管插接并固定在该衔接部上。进一步,所述风扇中,包括有风扇面壳和风扇底壳,风扇面壳的侧壁上开有一个软管孔,风扇底壳的内侧设置有软管插接部,软管孔的位置对应于软管插接部,使软管能够被风扇面壳和风扇底壳所保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软管能够将风扇和手柄连接在一起,且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软管将风扇挂在脖子上,手柄起到配重作用,便于风扇为人们提供风力,从而实现吹风降温的作用,在携带及运输时,可以通过软管将手柄和风扇收拢在一起,有效减小风扇的占用体积,便于人们携带及使用。特别是通过软管将风扇和手柄进行连接,不仅便于挂在脖子上使用,而且能够将软管进行最大限度地收拢,便于减小该挂脖风扇的体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实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实现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实现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所实现无上壳体时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所实现无下壳体时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所实现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所实现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所实现的爆炸图。图9是本技术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8所示,为本技术实现挂脖风扇,如图所示,所述挂脖风扇包括有手柄3、风扇1和软管2,其中,软管2将风扇1和手柄3连接在一起,具体地说,软管2一端伸入到风扇1中固定在风扇1上,另一端则伸入到手柄3中并固定在手柄3内,由此,手柄3与风扇1通过软管2连接在一起,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软管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折叠收纳软管的挂脖风扇,所述挂脖风扇包括有手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与风扇通过软管连接在一起,所述手柄内具有一凹腔,所述凹腔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能够被滑动打开,同时,所述容纳腔设置有连接软管的衔接部,所述软管可以折叠后收纳于该容纳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折叠收纳软管的挂脖风扇,所述挂脖风扇包括有手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与风扇通过软管连接在一起,所述手柄内具有一凹腔,所述凹腔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能够被滑动打开,同时,所述容纳腔设置有连接软管的衔接部,所述软管可以折叠后收纳于该容纳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折叠收纳软管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插接固定或嵌入固定在风扇或者手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折叠收纳软管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内设置有定型管,定型管为金属管,贯穿或者埋设在软管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折叠收纳软管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其底部或侧边设置有衔接部,所述衔接部用以插接软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折叠收纳软管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滑动壁,所述滑动壁能够滑动打开,所述滑动壁上设置有插接部,所述软管固定于所述插接部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胜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